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25360 上传时间:2016-1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现象知识点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光现象知识点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光现象知识点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光现象知识点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光现象知识点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光现象知识点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现象知识点归纳(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光现象知识梳理光源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传播特点、光速实例及应用色光颜料光的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面镜成像定义规律现象 基本知识凸透镜 对光的作用成像规律及应用透镜 凹透镜 基本知识红外线 对光的作用紫外线2011 考点及知识点讲解1、光源概念 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人造光源 如电灯、点燃的火把、油灯、燃烧的蜡烛等分类自然光源 太阳、水母、萤火虫、恒星说明 注意光源指的是自身能发光的物体,不包括反射光的情况。如月亮是靠反射太阳的光,自行车的尾灯、公路上的交通标志牌及放电影时的银幕是靠反射射向它们的光以引起路人或观众的注意,它们本身并不能发光,因此不是光源2、光的直线传播重点掌握

2、以下三点:(1)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同一种均匀介质。光只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能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不均匀,即使在同一种介质中,光的传播路线也会发生弯曲。如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太阳光进入大气层后,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弯曲,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它了。(2)光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的直线叫光线,一般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光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非作歹形象、直观的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方便研究光学现象而假设虚构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颜色光 现 象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看不见的光 (3)、常见的现象: 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

3、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如图:在月球后 1 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 2 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 3 的位置看到日环 食。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3、光速光是宇宙中最快的使者,在真空中的速度 C=3108m/s=3105km/s。光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 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 2/3 。规律总结:光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光的反射现象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

4、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概念:入射点: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入射光线:射向反射面的光线反射光线:从反射面反射出去的光线法线:经过入射点所做的反射面的垂线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误区警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是有方向的,当用字母表示时,应沿光线的传播方向叙述字母,如入射光线为 射光线为 法线是为了科学准确地描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而引入的一条“辅助线” ,本身并没有具体的物理意义。反射角与入射角都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是与反射面的夹角。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

5、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关于该定律的几点拓展:A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时,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即三线合一。此时,入射角、反射角均为 0 度。B光路可逆原理误区警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逻辑关系:因为先有入射光线,然后才有反射光线;同样的道理,先有入射角,然后才有反射角,也就是说,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入射角的大小决定反射角的大小,所以,在光的反射定律中,我们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1234、分类: 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 平滑。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漫反

6、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时,要注意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因果关系。回答问题时,不要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反射角由入射角决定,所以应该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图中 i 是入射角,r 是反射角,r=i。还要注意到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任何一条光线都遵守反射定律,即使在发生漫反射时,每一条光线还是遵守反射定律的。5、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 1、成像特点:物 体 在 平 面 镜 里 所 成 的 像 是 虚

7、 像 。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物 大小相等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2、“正立”“等大” “虚象” “像、物关于镜面 对 称3、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4、作 用:成像、 改变光路5、实像和虚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6、平面镜成像的作图问题一般分为两类:已知平面镜、物体和像的三者中的两者的位置关系,求剩余一项的位置。此种类型的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作图求可见范围,此种类型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作图。规律总结:作图的方法有两种: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规律,具体用哪种方法,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根据平面镜成

8、像规律作图,先要确定像的位置;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先要画出法线。6、光的折射现象(1)定义: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光线的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一部分光线返回原来的介质,发生反射现象,另一部分进入另一种介质中发生折射现象。因此光的折射现象就是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的现象。(2)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

9、射出) ,折射角=入射角= 0 度。(3)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4)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海市蜃楼(5)光的折射定律与光的反射定律的异同: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折射定律1 介质方面 反射学线和入射光线在同种介质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不同介质中(或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不同点 2 角度方面 反射角始终等于对应的入射角折射角与对应的入射角一般不相等1 三线共面 反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对应的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 分居于法线两侧 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都与对应的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测3 两角关系 反射角和折射角都随对应的入射角的变化

10、而变化相同点4 可逆性 光的反射光路和折射光路都是可逆的误区警示:因为先有入射光线、入射角决定折射光线、折射角,所以在叙述折射规律时,应注意两者的因果关系,先说折射光线(折射角) ,后说入射光线(入射角) ,折射角的大小随入射角的大小改变而改变。7、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现象:当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时,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复色光不同的单色光偏折的程度不同,红光最小,紫光最大。(2)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的其它颜色的光消失,只能留下红色,说明其它色光都被红玻璃吸收了

11、,只能让经光通过。如果放置一块蓝玻璃,则白屏上呈现蓝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不到彩色光带,只有被红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如果把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只有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规律总结:如果物体是不透明的,黑色的物体会吸收所有色光,白色物体会反射所有色光,其他颜色的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8、不可见光(1)红外线定义:在光谱的红光以外的部分叫做红外线特性:A 热作用强。一切物体都在不断的发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吸收红外线。B 穿透能力强:可穿透云雾。作用:加热物品、红外遥感技术、遥控装置(2)紫外线定义:光谱中紫外光以外的部分叫紫外线特性A 化学作用强:能使相机底片感光,能促进人体内维生素的吸收B 生理作用强:能杀死微生物,可用来杀菌荧光作用强: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用来验钞,进行防伪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