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质监系统依法行政调研分析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356434 上传时间:2017-12-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质监系统依法行政调研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质监系统依法行政调研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质监系统依法行政调研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质监系统依法行政调研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质监系统依法行政调研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质监系统依法行政调研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质监系统依法行政调研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质监系统依法行政调研分析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质监系统依法行政调研分析根据“践行科学发展观、扎实保增长、全面达小康”的目标要求,针对我局影响科学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我处围绕我局系统如何加强依法行政开展了调研活动。近期,在分管局长带领下,法规处走访了有关县(市)局、直属技术机构。根据有关调研情况及近几年我局系统依法行政工作分析,提出调研报告如下:一、近几年来质监系统依法行政工作取得的成效 依法行政就是行政机关按照法律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在质监部门,涉及到除财务、人事、党委、监察等内部事务以外的所有业务工作,一般分为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确认四大类。推进依法行政,简单说就是

2、行政机关要全面履行职能,不得不作为,又要按照法定权限、程序办事,不得乱作为。对照以上要求,近几年来,我局质监系统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效。 (一)行政执法领域不断扩大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健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的领域不断扩大。一是从多年前单一的标准、计量监督管理扩展到质量管理、认证管理、特种设备管理、生产许可证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等。二是行政管理突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强化了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行政执法和综合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技术保障体系。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对质量安全监管提出了新要求,胡总书记对质

3、量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温家宝总理亲自部署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以及“质量安全年”活动,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高全市产品质量的总体水平和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行政执法力度不断强化 全市质监系统充分发挥了打假主力军的作用。一是立案查处的行政案件数量逐年迅速增加,案件类型涉及产品质量各个领域。如2017年全市共立案查处792 件,罚没款金额1115.37万元,2017年立案 875件,罚没款 1407.4 万元,2017年立案数已达到980件,罚没款金额 1662.65万元;二是每年依法从重从严查处一批大案要案,06-08年共查处大要案

4、件188 件。如查处芭蕾米拉假冒化妆品案,查处特大假酒生产窝点案,查处某谷物蛋白有限公司使用不合格原料生产食品案等,有力的打击了制假售假违法行为,树立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的权威;三是坚持不懈开展农资、建筑工地建筑材料、食品、3c 认证产品、工业许可证产品、特种设备使用专项打假。在全国迎奥运的特殊时期,开展“保奥运、迎国庆”百日专项执法检查,确保供奥食品万无一失,在涉及全社会的一些焦点问题、热点问题中,质监部门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办案质量不断提高 质监部门虽然成立较迟,但全系统坚持以“高标准、严要求”为起点,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如积极推行“开门审案”,增加办案透明度,广泛接受社会监

5、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落实执法责任;推行说理式执法和推广使用说理式执法文书,增强行政执法的有效性,塑造和谐质监新形象;推行执法全程监督,强化法制监督效能,提高办案水平和执法效率等。在此基础上,质监部门的办案质量提高较快,近几年来,全市行政处罚结案率达到 98%,罚没款到账率 90%以上,行政处罚保持行政复议无撤销、行政诉讼无败诉的记录。 (四)执法监督机制不断健全 全系统执法监督特别是对行政处罚的监督抓得很紧,已初步形成一套较健全的运行机制。一是组织健全,法制机构积极履行监督职责,与稽查机构密切配合,成立行政案件审理委员会、行政复议案件审理委员会等组织,严把案件审理关,强化

6、责任追究。二是年度执法监督检查制度化,并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三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管理制度,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做到用制度来约束人,用制度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市局制定了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度、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行政案件办理工作规则、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办法等 20 多个制度,各县(市)局也结合当地行政执法的实际情况,作了相应的补充。四是加强执法指导工作。 (五)有关依法行政基础工作不断强化 一是强化法律知识培训。如组织对新法律、法规的学习,08 年执法人员大换证,组织全系统执法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培训,市局还实施每周学法制度。二是大力开展法制宣传,为依法行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充分利用“3.15”

7、、质量月、重大节假日,运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如市局与电视台合作的每周质量周报节目,与电台合作的103 质量热线节目等。三是积极协调与法制办、法院、检察院、公安等部门的关系,争取理解和支持。市局与市检察院联合下发了关于在查处和预防渎职等职务犯罪工作中1 2 下一页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质监系统依法行政调研分析第 2页加强联系协作的意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的就工作中需研究和协调的事项进行沟通、协商,对规范行政执法水平,提高依法行政意识,有效预防渎职犯罪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当前质监系统依法行政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过去相比,质监系统依法行政工作进展是非常

8、快的。但是目前,依法治国和建设政治文明进程更快,对照最新的依法行政要求和先进的行政管理思想,质监系统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我们认为还存在以下问题:(一)具体行政行为方面的问题 行政处罚类工作突出的问题是:执法理念存在偏差,部分地区只注重对违法相对人罚款,“只罚不纠,罚款放行”,片面追求罚款数量,忽视办案质量,不讲求行政执法的社会效果,对违法行为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去纠正重视程度不够;一些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养不高,不能完全适应行政执法工作的需要,导致执法不够规范、严谨,适用法律随意性大;执法过程中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还有所存在,部分执法人员长期凭经验办事,不能正确认识实体法与程序法

9、的关系,忽视了程序上的完备,认为程序问题只是工作上的步骤和方法的问题,即使程序错了,也不影响案件的定性和处罚等等。 行政许可类工作主要涉及综合管理业务,对照行政许可法规定和依法行政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问题有:行政许可法规定和依法行政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问题有的学习和培训。每个从事综合管理的工作人员都至少要经过一轮培训。二是按照“立、改、废”相结合的原则,做好质监行政审批依据的清理工作,取消的行政许可项目要加强后续监督。三是要建立健全审批许可配套规章制度,如告知听证制度、重大行政许可集体审议及备案制度、审批责任追究制度等,将行政许可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四是继续推行行政许可案卷制

10、度、文书制度,规范行政许可行为。五是行政确认工作要进行清理,可以做的应参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的法定程序等要求进行。六是法制机构要在行政许可、行政确认工作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与相关业务部门密切配合,共建法制管理体系。 (四)突出重点,督查到位,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制度 一是要针对薄弱环节,完善和贯彻执行行政检查的相关制度,避免重复检查。二是加大对罚款、检查的监督检查,法制、稽查、财务密切配合,重点检查罚没款入账、罚没物资管理、技术机构开展行政检查等。三是深化完善说理式执法和执法文书,深层次推行和谐执法,在执法过程中充分体现法理结合,文明执法,和谐执法,不断提高文明执法的程度,提升质监形象。四是创新执法机

11、制,力促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开展“如何实现执法社会效果最优化”的研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执法后处理工作新思路,不断健全和完善执法工作机制,放大行政执法的社会效果。五是强化责任追究,完善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并落实实施。 (五)建章立制,强化监督,有效保障依法行政工作机制 加强依法行政监督是保证依法行政的重要措施。要从注重对稽查办案的监督,扩展到对全面依法行政的监督。将审批许可、授牌发证等行为纳入监督范围。要重点抓好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重大行政执法事项请示报告制度、行政执法结果通报制度、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对执法人员的管理和约束。在抓好内

12、部监督的同时,要引入、健全外部监督机制,把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有机结合,自觉接受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上级政府和社会团体、人民群众的监督。要强化责任追究,对于执法监督中发现的问题,绝不能姑息迁就。 (六)注重考核,加强培训,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首先,要高度重视提高执法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端正行政执法的指导思想。第二,要提高执法队伍的业务素质。每一个执法人员,不仅要学法、知法、懂法,而且要弄懂、弄透,正确加以运用。今后,要作出严格规定,未经法律知识培训的人员不得从事质监行政工作。在岗工作人员实行学法用法备案制度、考核制度,严格列入考核机制。第三,要增强县(市)局法制机构人员配备力量,专职法制

13、员要经过培训考核才能担任法制工作。 (七)政务公开,权力透明,全方位接受社会监督 政务公开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形式,依法将有关行政事务的事项向社会公众或特定的私人公开,对行使权实行监督的原则或制度。2017 年5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要按照“凡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只要不涉及国家机密都要向群众公开”的原则,规范政务公开制度,深化政务公开内容,创新政务公开形式,突出政务公开重点,提高政务公开水平。首先,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构,强化部门责任,紧紧围绕质监职能,不断创新公开的新方式、新途径;其次,要不断建立健全政务公开的各项制度,在原有的制度基础上,再增加审议听证制度、社情民意分析反映制度等新的内容,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扩大公开的范围和层次,明确办事纪律,着重规范制度的贯彻落实。第三,进一步推行权力阳光运行,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将法律依据、执法程序、许可项目、收费标准、服务承诺,进一步清理和公示,加快建立健全行政权力与公开透明运行的配套制度,逐步形成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依法行政的透明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