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考察学习心得体会三篇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349389 上传时间:2017-1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考察学习心得体会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校考察学习心得体会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校考察学习心得体会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校考察学习心得体会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校考察学习心得体会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考察学习心得体会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考察学习心得体会三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考察学习心得体会三篇学校考察学习心得体会三篇(篇一)*印象与启示 *年5 月25日-29日,*市教育局直属单位新课改合格学校代表一行 16 人在基教科*科长的带领下,千里迢迢来到*省*市*中学考察学习。短短的五天行程中,我们呆在*中学整整两天,我听了 4节语文课,2节数学课,听了该校曹伟林副校长、刁勇副校长、教导处高正国主任、政教处俊主任的经验介绍,*中学教学质量一流,*教师一流,*的管理一流。(一)*印象一、浓郁的文化氛围真善美走进*的校园,犹如在文化长廊中穿行,校训“真善美”巨石矗立在北大门内,“雄鹰展翅”石雕耸立于实验楼前,“拓荒牛”石雕挺立于食堂门前,这些雕塑激励着全体师生奋进拼博

2、向上。*教学楼中央过道的横梁上写着数千个英语单词、数百首古诗词,教学楼走廊横梁上写着“带着深深的感恩倾听老师的教诲,带着无限的激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带着伟大的使命感来学校,带着强烈的责任感进教室”。宣传橱窗丰富多彩,既有师生生活剪影,又有班级学习、卫生、纪律评比,还有光荣榜、优秀作文展、书画展等。这一个个景观、一座座雕塑、一条条标语,静静地激励着师生,感化着师生,真正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二、坚定不移的核心价值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是*中学的办学理念,这八个刚劲有力的大字镌在刻*中学的教学楼上,也深深地烙在*人的心坎上。*的学生基础差,从2017 年以来,每年三千

3、多名学生中有一半的学生来自*市外,最北来自黑龙江,最南来自海南岛,他们都是一些在当地学校读不下去的所谓“问题学生”,*人没有轻易放弃对学生的信心,提出好的标准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步了,好的内涵是思想品德好与学业成绩好,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已内化为*人的核心价值、核心文化、发展的原动力。三、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先学”是在教学指导下自学,首先提出学习目标,并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习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的练习。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并记下来,但不辅导,不干扰学生自学。“后教”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解决问

4、题的过程中总结,归纳,提高,由特别到一般,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当堂训练”是在学教之后进行的,数学课的训练内容有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着重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深堂上所学的重点、难点。“先学后教”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遵循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教育规律,“当堂训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扎实高效,是*人成功的法宝。四、扎扎实实的课外辅导三清“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最早是*中学提出来的,“三清”的对象是中下等生(小徒弟),即每班每门学科后十五名同学,“三清”的内容:基本知识点,如语文“清”生字新词的听写、优秀诗文的背诵,数学“清”基本概念、定律、公式的背诵,英语“

5、清”单词的听写、课文的朗读与背诵。怎么清?任课教师为第一责任人,每名小徒弟都有一名小师傅,小师傅坐在小徒弟的旁边(每堂课调换座位),任课教师提出每天“清”的内容,小师傅负责“清”小徒弟。周四晚自习为周周清的时间,班级小师傅在任科教师的带领下跨班检查,并在书上作标志,“三清”不合格的同学周五下午留下来补习,小师傅、任课教师也留下来陪同辅导。小徒弟与小师傅同奖同罚,且为评优评先的条件,小徒弟们给“三清”管住了。“三清”成为补差的手段,成为学生提高成绩的重要保障。五、狠抓落实的管理年级承包每年 8月份,*中学把学生、教师按年级打乱分成三块,同一年级重新分班,由年级负责人承包管理,包年级的教学质量、学

6、生管理,由年级组对本年级教师进行绩效考评,发放绩效工资。年级组抓住六个重点:重点学科(起始学科:初一英语、初二物理、初三化学)、重点班级(新班主任管理的班级)、重点教师(有差距、有管理漏洞的教师)、重点学生(每班每门学科前、后十五名学生,爱出风头的学生)、重点时段(早自习、做操集会进退场时、中晚餐时、洗澡、就寝时)、重点区域(运动场、餐厅、宿舍)。开好四个会议:每天晨会(7:15,小结前一天的工作,布置当天的工作)、每周例会(周四下午,交流听课情况)、每月总结(月底,小结班级卫生、纪律、学习,评优,教师工作总结,月月清验收)、每期绩效评定(期末,人均8500 元/年)。年级承包使管理者能够及时

7、了解师生动态,靠前指挥,强化教师的责任感,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立了功有人“领”,出了错有人“顶”,管理落到了实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二)*启示一、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其程序是(一)展示学习目标;(二)先学(学生在课堂上看书、练习);(三)后教(兵教兵,学生讨论,教师点评);(四)当堂训练(限时交作业)。我的思考:1、我们的每一节课都有学习目标吗?这一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教材的实际,新课标的实际?我们的课堂是否仍然在“满堂灌”、“满堂问”、亦或“满堂跑”?是否真正在帮助学困生?二、学校管理的真谛坚守*省*市*中学创办于1980年,当时只有5 个班,12名教师,200 多个学生来自五个自

8、然村,仅26间矮小的平房。2017 年整体搬迁到*市新城区,现有65个教学班,240名教师,3500多名学生,占地面积 207亩,固定资产近 3亿。从 2017 年起,每年参加*市中考,合格率 100%,升学率 100%,巩固率 100%,人人每门功课达到90分,优秀率列全市第一。现在每天都有来宾到校考察学习,每天都有公开课,成为*市的一张名片,全国的课改名校。为什么*中学能如此辉煌?这源自于他们的坚守。*人坚守自己的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是一种自信,相信学生能被教好,相信自己能教好学生。“差生智商不低,情商更高”,凌俊主任的话令人深思。*人坚守教育教学的本质求真务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9、的课堂教学模式及“三清”做法,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可操作,管用。*人坚守一种精神无私奉献。2017年之前,*中学的体制是国有民助,教师每年可凭业绩获得一笔可观的教学奖励。2017 年后改为公办学校,体制改变,教师收入减半,但丝毫没有影响教学质量,靠的是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不由扪心自问:这么些年来,我们坚守了什么?信念?梦想?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课改之路任重道远。愿*的课改之风吹绿我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天空,吹绿雁城的每一个校园,吹绿蒸湘大地。(篇二)在*中学参观学习期间,我尽量走遍该学校所有场所,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去了解,现将所见所闻,结合自己的分析汇报如下。一、课堂教学

10、课改的成功是*中学最大的亮点,真正实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变教学过程为学生的探索活动和展示过程。从教室布局看,把纵横并列的课桌以小组为单位分几个区域相对合拢,去掉了讲台,三面墙壁镶嵌着黑板,这样学生分小组合作,老师走在学生中间,学生有了充足、方便的活动空间。根据介绍,课堂教学主要有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三个模式。预习课由老师提供预习提纲,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展示课主要是各组学生把预习的成果展示出来,交流、共享、提升;反馈课是对存在的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再次讨论解决。一般是先预习课,然后展示课,再反馈课,如果预习课完成了目标,就不再进行展示课、反馈课,也可以一节课内完成预习、展示、反馈。该

11、校把预习单独安排为一节课,可见预习部分是*课改的关键。去之前交流时,就分析过课堂变成学生展示的场所,预习很必要,是保证。没有观摩到完整的预习课和反馈课,据观察和分析,预习课老师提供的预习提纲可能是概括了全课知识和训练的系统的框架结构,还会提供一些相关资料,学生分小组合作进行,每组承担其中的一部分任务,在此基础上艺术加工,以在展示课上表演。我听的一节公开课是语文展示课,课堂过程是这样的:预习交流各组内交流预习成果;明确目标老师明确指出本节任务;分组合作小组交流,确定要展示的内容和方式;展示提升学生把预习的成果以多样的形式表演,期间有老师点评、学生互评,达到共享交流提升的效果;穿插交流学生间跨组交

12、流,对学困生的帮扶;达标测评学生对本课的概括总结,有名学生用“打油诗”来概括。还串教室观看了初三几个班的复习展示课。过程大致是:老师指出复习的内容,学生预习,同时每组出一名学生把老师给的纸条上的内容抄写到自己组的黑板上,然后各组学生到自己的黑板前讨论交流,最后,各组逐次展示讲解,老师适当点评。几点认识:1、这样的课堂模式少了规规矩矩坐姿等硬性统一的要求,给了学生适当自由的活动空间,符合学生好动、喜欢参与的年龄特点,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被有效地调动起来,课堂氛围、学习效果、知识的巩固程度都比较好。2、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学习中每个小组作为一个考核单位,为

13、了小组的得分,组内成员分工合作,互相帮助,优生帮扶学困生,使每名学生都参与,每个人都有了展示的机会,学生整体得到提高。3、学生学到的不只是本课的知识,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对知识的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粉笔书写能力、合作精神、用来展示的艺术(如快板、三句半、故事表演等)。4、老师在课前要准备大量资料,做精心的策划,课堂上交给学生去表演,老师置身学生中间,给予适当的引导、点评,要敏锐发现问题,组织协调课堂。学生是要经过培训和锻炼逐渐适应的。5、教改的成功经历一段时间的摸索,先形式后内容,对课堂做了一些硬性的规定,比如三不准(不站讲台、不抄黑板、纯知识性的不讲)、0+40 分钟等。观察了展示的

14、优秀教案,对其中一篇层次清楚的教案仔细看了一遍,该教案分三维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两部分,教学过程又分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六部分,展示提升是篇幅最长的部分,其它部分比较简单,有的一句话带过。教学过程被竖线分隔成两部分,多的那面是教学过程及知识内容,包括注明的关口设计和预见性问题,少的一面是对相应阶段学生活动的说明。有的教案还有附页,是补充的内容等。个人认为,该教案简明实用,对课堂内容和活动过程策划细致,对课堂的指导作用大,预见性问题体现了对学生分析的侧重,附页充实了课堂知识容量。听介绍是在集体备课基础上个人加工。从观察看,没有备课本,教案用一张八开纸,更象是

15、一份讲义。从电脑调出的一份原始教案上没有做细致分解看,估计他们是从网络或光盘找的教案,再进行加工的。二、学校文化进校门可以看到几块显眼的展板,展示了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思想、教学特点等,院内各处有提示牌,橱窗内是按科目分类的手抄报。楼道文化牌有教师的语录和部分学生语录、学生作品等。教室内墙壁上有光荣榜、学习园地、班旗、个性班名、各任课教师的寄语、学生口号等。但*中学的文化不是看这些形式,其文化核心渗透在学校管理、教学活动中。*中学推行无制度化管理,办公室和教室都看不到管理制度,没有制度并不是说不管理,学校实行细致化分工,落实到人,每样事情都有大家公认的标准,依靠大家自觉执行。各项工作也有专人督查

16、,我跟着看了对一个教师宿舍的督查,两个人拿着一张表格,记录的比较详细。可以说,*中学管理靠的不是制度而是文化。展示文化: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结果在公示栏展示,各种工作的督查、评估结果随时展示。展示这种形式对相互学习交流、对工作促进作用很明显。反思文化:楼道里摆放着许多小黑板,标题是工作反思,每个教师一块,反思一周教学中优点和不足的地方。自罚文化:有几块张贴的纸上写着,某某老师认为自己哪点做的不好,自己罚 20 元或 30 元交财务。这个也会影响到学生自己约束自己。务实认真:在课间观看到一个评课过程,几个教师站在车棚旁围一圈,一个人组织记录,主讲者先自我评价,听课的逐个评价。课间操有个班站队不齐,别的学生解散后,该班留下当场改正。就是说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拖拉。在*中学参观学习,刚开始印象是这就是个形式,仔细观察分析发现,该校的革新是符合教育规律的。由于时间短,看的不全面,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