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演替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25333 上传时间:2016-11-10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4.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落的演替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群落的演替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群落的演替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群落的演替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群落的演替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群落的演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落的演替(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问题探讨 :1883, 8, 7 喀拉喀托火山爆发, 爆炸声是有史以来最响亮的声音 岩浆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成了一片祼地。几年后长出小草,出现一种蜘蛛再后来动、植物逐渐增多,形成小树林。一、群落演替的定义对群落的 “ 动态发展观 ”群落也是一个 动态的开放的 生命系统。由于气候变迁、洪水、火烧、山崩、动物的活动和迁移散布等自然原因,或者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使群落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二、演替的类型1、初生演替苔 藓北极地区的苔藓苔 藓 阶 段草本植物阶段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 是

2、 地衣?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3、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 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想一想:初生演替有哪些特征?过

3、程如何?在弃耕的农田上,能不能发生群落的演替呢?能。2、次生演替农 田弃 耕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树林 想一想: 次生演替有哪些特点?过程如何?是不是所有的弃耕农田都能演替成树林?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小灌木灌木丛乔木(森林) 在干旱的荒漠上很难形成类型内容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起点时间速度影响因素能否恢复没有植被的环境 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长 短缓慢 较快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不可能 可能群落演替总的趋势是物种多样性增加和群落稳定性提高。但是在环境条件变差的情况下,如乱砍滥伐森林,则森林群落会演变成稀疏的植被,使群落的层次减少,层次结构简单化。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过

4、度砍伐导致森林破坏污水排放破坏水域生物群落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生物入侵学名褐云玛瑙螺,也就是人们常说和常食用的东风螺、菜螺、花螺、法国螺。生物入侵美国白蛾生物入侵水葫芦(凤眼莲)( 1)人类活动往往是 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 控制 ,甚至可以 改造 或 重建 起新的关系;( 2)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四、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思考:旁栏思考题、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灌木繁殖能力较

5、强、草本植物寿命较短、草本植物较为低等、灌木较为高大,能或得更多的阳光、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3、在裸岩上发生演替的过程中,地衣被称作“拓荒者”,可通过它的活动使裸岩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进而进化形成较复杂的生物群落。其原因是 ( ) 化地位较高 合作用较强 其他生物安家提供优越条件 群落演替的一般过程是 ( ) 生物侵移、定居及繁殖 环境变化 物种竞争 群落稳定及平衡 裸地形成 生物侵移、定居及繁殖 物种竞争 群落稳定及平衡 生物侵移、定居及繁殖 物种竞争 环境变化 群落稳定及平衡 裸地形成 物种竞争 生物侵移、定居及繁殖 群落稳定及平衡群落演替中,木本植物能代替草本植物是由于什么主要因素影响 ( )度 列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趋势( )A. 生物种类越来越多B. 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C. 有些物种可能灭绝D. 生物种类越来越少弃耕农田植物种类 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表。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 B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C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生物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