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水利扶贫工作三级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302669 上传时间:2017-12-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区水利扶贫工作三级干部大会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在全区水利扶贫工作三级干部大会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在全区水利扶贫工作三级干部大会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在全区水利扶贫工作三级干部大会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在全区水利扶贫工作三级干部大会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全区水利扶贫工作三级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区水利扶贫工作三级干部大会上的讲话(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全区水利扶贫工作三级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在全区水利扶贫工作三级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在全区水利扶贫工作三级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在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地委、行署决定召开这次水利扶贫工作大会,其主要目的是全面总结 2016-2017年度水利扶贫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和教训,统筹安排 2016-2017年度水利扶贫(含烟水配套)试点工作的各项任务,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把抓好水利扶贫试点工作当成解决民生问题的第一要务,当成为铜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打基础的重要工作,抢抓机遇,真抓实干,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实现水利建设跨越式发展,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刚才,思南县和松桃普觉镇的同志作

2、了非常好的发言,把他们过去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作了总结介绍,王磊副专员对全区过去一年的水利扶贫试点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今冬明春水利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下午,国勋书记还要从全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水利工作作重要指示,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本次会议精神,在实际工作中抓好落实。下面,根据地委、行署研究的意见,围绕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努力实现我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跨越发展的要求,我再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总结经验,正视不足,切实增强抓好水利扶贫试点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铜仁是农业大区,也是一个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人均占有水量和耕地亩均占有水量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同时也

3、是工程性缺水问题十分严重的地区,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特殊,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季节性干旱突出;二是我区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高谷深,水低田高,水资源利用难度大;三是有一半以上的土地是坡耕地,水土保持难度大,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问题严重。水利扶贫试点实施前,全区小(二)型以上水库有 355座,总库容 5.18 亿立方米,且大多数修建于上世纪60、70 年代,配套设施不完善,其中病险水库就有156 座;灌溉渠道总长 8739 公里,绝大多数干支渠流量只在 0.41个之间,且土渠占60%以上;大部分城镇和农田保护区没有防洪排涝设施,低洼地带基本无排涝措施;260 万亩耕地中,有150 万亩无水利设施依托,人均

4、有效灌溉面积仅0.36亩,人均保证灌溉面积仅 0.24 亩,有182.3 万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水土流失面积9479.22 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 52.56%。工程性缺水严重制约了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长期以来,地委、行署十分重视水利工作,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积极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17 年,地委、行署提出了“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鼓起农业学大寨的劲头,连续苦干十年,基本解决全区工程性缺水问题”,坚持“两条腿走路方针”和“两种基本灌溉方式”,利用 510 年的时间,实现全面解决我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和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到 0.5亩的目标。2017 年,水利部、省政府达成共识,

5、决定从2017年开始,利用5 年时间在我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利扶贫试点,给我区水利建设带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 水利扶贫试点实施以来,在党政领导强力推动、水利部门技术保障、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下,我区水利建设得到空前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目前,全区初步形成了以蓄为主、蓄引提相结合,小型为主、中小微相结合,灌溉为主、灌溉发电供水相结合的区域工程体系。拥有各类水利工程5571处,其中蓄水工程2670处,引水工程2488处,提水工程413 处;水库总容量增至5.41亿立方米;修建防洪排涝堤防 27 处,新建和恢复改造渠道218 公里;人均有效灌溉面积增至0.42亩,人均保

6、证灌溉面积增至0.3 亩,人均节水灌溉面积从0.19亩增至 0.24 亩;解决了49.32 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5 平方公里,新增小水电装机 6.67 万千瓦。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突出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水利基础不断夯实,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试点规划内的十大类项目,除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外,其他八类工程已全面启动实施。截止目前,两年共解决 49.3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道塘水库已全面完成面板浇筑,德江梅子坝水库已蓄水,新建小(二)型松桃甘沙坪水库已开工建设,石阡花山水库已完成三通一平;小(一)型病险水库治理已

7、启动18座;实施了铜仁、松桃、玉屏、德江四县市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启动了乌中、铜东两个灌区的改造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洼地排涝等工程进展顺利;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建设成效明显。通过水利扶贫试点,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使全区水利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水利基础不断夯实,较为有效地抵御了旱涝灾害,提高了农业生产综合能力,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水利扶贫项目投资,给地方经济注入了活力,改善了地方的投资环境和经济结构,拉动了地方经济快速增1 2 下一页在全区水利扶贫工作三级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第 2页长,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7 年,全区生产总值从2017年的128.

8、05亿元增加到 180.25 亿元,增长了 71%;财政收入从2017年的12.57 亿元增加到20.01 亿元,增长了 62.8%。 第二,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水利扶贫试点项目的实施,改善了我区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2017 年、2017 年,我区粮油产量连创历史新高。2017年,全区农业总产值从2017年的86.58 亿元增加到111.68亿元,增加 25.1 亿元;粮食总产量从2017年的135.67万吨增加到 153.17 万吨,增产17.5万吨,亩产平均增加了132 公斤。由于有效灌溉面积的增加,提高了粮食单位产量,使得农民有条

9、件在稳定保证基本口粮的基础上,调整和节约更多土地面向市场发展更有效益的商品农业、市场农业。试点实施两年来,通过节约耕地、经济结构调整,全区茶叶、经果林、烤烟、西瓜、大蒜、蔬菜等经济作物和草地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今年以来,全区新增果园7400余亩,新增茶园 5.6万亩,新增烤烟 3.2万亩。2017 年,全区生猪、羊、大牲畜存栏较2017年分别增加 19.29万头、23.94万只、5.52 万头,肉类总产量从2017年的28.52 万吨增加到34.55 万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2017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2109 元,较2017年的1700元增加 409元,农村

10、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了 7万人。 第三,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增强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实施水保“长治”工程和以电代燃料等项目,有效遏制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石漠化趋势得到进一步缓解。同时,由于粮食单产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退耕还林还草的积极性,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森林覆盖率一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的目标提供了保障。据统计,全区植被覆盖2017年较2017年增加 376.2平方公里,提高 2.09 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已达 44.47%;水土流失面积2017年较20xx减少105 平方公里,降低0.58个百分点;以电代燃料农户增加到33.6%,主要生活燃料为柴草类农户由20

11、17年的77.2%减少到66.4%,降低了 10.8 个百分点。 第四,减少农村矛盾隐患,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天旱时期,农村争水纠纷是我区农村主要矛盾纠纷之一,有时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通过水利扶贫,水资源利用和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受益群众喝上了干净安全的水,农田灌溉得到了基本保障,抢水、争水的事件明显减少,群众的利益得到维护,水利工程也得到较好的管理,有力推进了和谐农村的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区水利扶贫试点工作中还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

12、在:(一)水利发展总体滞后,工程性缺水还十分严重。一是我区饮水不安全人口182.3 万人中,近几年已下达投资计划的有 81.35 万人,完成了 69.34万人的饮水安全建设任务,还有100.95万人的饮水安全没有纳入投资计划,112.96万人没有喝上安全水。二是全区要达到人均0.5 亩基本口粮田,还需续建蓄水工程1336处,配套渠道6589.2公里,引水工程 1941 处,配套渠道 7133.5 公里,提水工程471 处,配套渠道 1532.1 公里;新建蓄水工程118 处,配套渠道 2277.9 公里,引水工程98处,配套渠道1403.1公里,蓄水工程 59处,配套渠道 264.78 公里。

13、我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十分脆弱,形势很不乐观。 (二)水利建设发展不平衡。一是工程建设发展不平衡,全区技术力量集中抓烟水配套工程,其它工程进度比较滞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06、07 年项目还有61处 16.2 万人未完成,其中松桃县7 处48939人未完成,思南县 13 处33714 人未完成;洼地排涝工程04年项目还有沿河县黄龙箐工程,05年项目还有思南县训家坝工程、松桃县黄板工程还未完成;病险水库07年项目还有 13 座未完成,乌中灌区、铜东灌区也还有7 个项目未完成。未完工程是什么原因,是政府的原因还是部门的原因?各自要认真查找清楚,限期完成建设任务。二是县与县之间发展不平衡,从20x

14、x2017 年度的水利扶贫试点工作考核情况来看,思南县、铜仁市和江口县完成目标任务较好,印江县、沿河县和德江县完成得较差,其中江口县从去年的倒数第一名上升到了第三名,德江县从去年的第三名降到了倒数第三名。印江还没有实现“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管理模式,万山特区财政只投入5.2 万元水利建设资金,玉屏、万山、松桃、印江、德江、沿河的水利建设基金都没有按渠道征收和设置专户(或专账)。 (三)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日趋突出。实现水利跨越式发展,人才是关键。全区共有水利干部职工173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730 人,占42%,高级职称12人,占专业技术人才的1.6%,中级职称224 人,占专业技术人才的

15、30.7%,专业技术人才比例太小,结构还很不合理,完成任务难度较大。 (四)部分干部存在畏难和厌倦情绪,组织群众效果不明显。水利扶贫实施了两年,由于检查督促工作不到位,组织发动群众的方法不恰当,力度不够,没有真正地把人民群众建设水利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加上农村青壮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在家的劳动力大部分是“38、61、99”部队,致使群众投劳效果不好,工程建设进展比较困难,部分干部(特别是乡镇干部)存在普遍的畏难和厌倦情绪,对水利扶贫试点工作热情减弱。存在的这些问题,有历史欠账多、基础条件差等客观原因,但依我看来,主要是主观原因,是因为个别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对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的问题

16、。在6 月10日地委扩大会议上,国勋书记提出了实现“六个跨越”的发展战略,其中把在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跨越作为最重要、最基础的一项内容提出了工作要求,这充分说明了水利建设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对此,全区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要充分认识到抓好水利扶贫试点工作,就是抓民生,就是抓发展,就是我们履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神圣职责的具体体现。特别是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生,史无前例加大水利建设投入的今天,如果仅仅是因为我们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工作措施不落实,丧失机遇,没有有效解决我区工程性缺水的问题,那我们无疑将成为铜仁 400万人民的历史罪人。为此,全区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勋书记提出的“六个新跨越”的要求,统一谋划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各项工作,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加大水利扶贫试点工作力度,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努力实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跨越,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提供有力保障。 二、把握机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