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启动工作会上的讲话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301370 上传时间:2017-1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启动工作会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在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启动工作会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在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启动工作会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在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启动工作会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在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启动工作会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启动工作会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启动工作会上的讲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启动工作会上的讲话在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启动工作会上的讲话今天,我们召开甘肃省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建设启动暨中医药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部署今年重点中医药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出台的各项中医药优惠政策,以创建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和示范市县为切入点,将有甘肃特色的医改之路推向深入,促进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建设工作全面展开。稍后,王部长、咸省长将从全国和全省的角度就试点示范省建设工作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做好贯彻。下面,我先就试点示范省建设内涵,创建先进示范市县和抓好今年重点中医药工作作一简要安排。一、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建设综合改革

2、试点示范省的内涵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启动后,我省结合省情提出了以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基本的医疗卫生问题,用较低的费用维护城乡居民健康,走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甘肃医改之路。两年多来,省委、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医药的政策措施,有效推动了中医药的全面发展,在控制单病种医疗费用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方面成效显著,有效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贵和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了国家医改办和中医药局的充分肯定,省卫生厅先后几次在全国中医药相关会议和全国医改会上做了交流发言。去年4 月,王国强副部长亲临全省中医药进基层现场会指导工作,指出甘肃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中医药参与医改在全国独具特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3、要和甘肃省一道,把这种经验作为深化医改的有益探索,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去年9 月,国家中医药局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了关于支持甘肃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国中医药办发41号),明确提出要把甘肃作为全国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进行建设。一会儿,省政府将和国家中医药局签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协议。协议是建设试点示范省的纲领性文件,紧紧围绕“十二五”期间我省中医药的主要工作,确定了六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了关于支持甘肃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国中医药办发41

4、号),明确提出要把甘肃作为全国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进行建设。一会儿,省政府将和国家中医药局签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协议。协议是建设试点示范省的纲领性文件,紧紧围绕“十二五”期间我省中医药的主要工作,确定了六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对创建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第一,要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中医药服务覆盖所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市州、县市区中医医院基础建设,配备必要的中医药诊疗设备和现代医学设备。支持 10 万人以上的县市区设置非营利性中医医院。县级以上综合医院门诊设立中医科和中药房,设置不少于总床位数 5的中医病床。建立西医临床科室中医药业务考核评价

5、机制和工作促进激励机制。第二,要推动中医药服务进基层。在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标准化中医科和中药房,建设有中医药特色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引导并扶持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服务。第三,要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展“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活动,做好中医药五级师承教育工作。加强各级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药人员配备,合理补充基层中医药人员。不断强化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第四,要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市级中医医院通过二级甲等以上评审。建设重点中医药专科(专病),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调剂符合条件的中

6、药院内制剂在全省统一使用。鼓励乡村利用地产中药材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农村常见病、多 1 2 下一页在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启动工作会上的讲话第2 页发病。第五,要加强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在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机构成立中医科,在卫生监督所成立中医监督科。大力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科学制定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内容,推动中医药健康教育与科普宣传。第六,要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陇药产业发展的意见(甘发8 号),开展地产中药材资源调查,积极开展中药材人工种植和加工研究。支持有关企业和机构开发院内中药制剂,研发中医诊疗新设备和中药新药、保健产品。建设中医药生态旅

7、游区和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这些都是创建中医药先进示范市县的基本要求,必须做实做细。按照省政府建设先进示范市县方案的要求,最近,省卫生厅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和建设标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做好工作。今天的会议之后,省卫生厅将按方案要求,开始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和示范市县建设申报工作,希望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多汇报、多沟通,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各地可以根据当地中医药的工作基础、近年发展情况与建设标准进行对照自评,若达到标准,可直接申请评审。若达不到要求和标准,市县要按方案要求制订规划积极创建。省卫生厅组织专家评审验收合格者,将以省政府名义命名并给予经费补助。三、突出重点,统筹做好全年

8、其他中医药工作在积极开展中医药工作先进和示范市县创建活的同时,要切实抓好今年的重点中医药工作。一是要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是近一个时期指导全省中医药的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要认真贯彻落实。部分市州已经出台了当地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实施意见,希望没有出台的市州卫生行政部门积极争取尽快出台。要抓好省政府实施意见中一些刚性扶持政策的落实,建立健全内部中医管理机构,设立发展中医专项经费,财政补偿向中医机构倾斜,使公立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的床位补助达到同级综合医院床位补助标准的1.5倍,并适时合理调整中医诊疗服务收费标准。二是要认真落实省卫生厅、省人社厅关于加强定点

9、医疗机构运用中药材和中医药适宜技术诊疗疾病工作的通知。各级卫生部门要积极主动协调医保部门,将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和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要落实好符合条件的中成药、中药饮片、全省统一调剂使用的院内中药制剂以及中医药适宜技术全额报销政策。要依托当地医学院校建立市级培训基地,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达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至少有5 名中医执业医师,乡村和社区卫生机构至少有 1名中医全科医师。三是要开展好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要按照省委组织部和省卫生厅、财政厅、人社厅关于开展省、市、县、乡、村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指导老师和继承人的日常监管,严格量化考核,确保教育质量。

10、各地要继续办好“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培训班,择优推荐一批优秀学员参加省上“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培养一批高级中医药人才。四是继续认真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7月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进行中医医院管理年督导,各市州要指导中医医院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尤其是要抓好中医护理和中医治未病工作,保证管理年活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以管理年活动为契机,狠抓重点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目前我省已建成国家重点专科12个,省级重点专科56个。今年,省卫生厅将修订甘肃省重点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标准,将重点专科建设范围扩大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并建立动态准入与退出机制。5月份,省卫生厅已对原有和建

11、设期满的国家和省级重点中医药专科(专病)进行了考核,合格者重新命名,不达标予以撤销。五是是要不断提升中医药科研水平。要抓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和国家二、三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建设。实施好近两年立项的甘肃省重点中医药科研课题。做好今年中医药科研课题申报、审核和立项工作。认真实施甘肃省扩大艾滋病中医药治疗项目实施方案,积极探索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的新途径。要加强藏医药、蒙医药挖掘、继承和科研工作,支持藏医药、蒙医药文献的校勘、注释和出版,开展藏医药、蒙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单验方等整理研究,筛选推广藏医药、蒙医药适宜技术。要抓好中医药文化建设。按照国家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中医医院中医药

12、文化建设指南加强建设工作,加强岐伯圣景、皇甫谧陵园等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开展幼儿和小学中医传统文化教育试点工作。要大力宣传历代名医廉洁行医轶事,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医德医风考核,引导中医药人员恪守医德,勇于奉献。要做好中医药信息宣传工作。挖掘我省中医药文化资源。宣传“名院、名科、名医”,宣传各地在医改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宣传中医药防病治病科普常识等,不断提高群众对中医药的知晓率。营造全社会重视中医药的良好氛围。同志们,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中医药的发展,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了许多促进中医事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全省上下狠抓落实,中医药发展形势喜人。今天的会议标志着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希望各地卫生部门和单位站在全局的高度,统一思想、抢抓机遇,务实进取,真抓实干,为开创我省中医药工作的新局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