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局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总结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298787 上传时间:2017-1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0.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土局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土局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土局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土局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土局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土局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土局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总结(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土局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总结国土局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总结国土局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总结历时两年多的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即将落下帏幕,在省调查办的精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二调办的精心组织下,在各县(市)区的大力实施下,在技术协作单位的紧密配合下,我市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按部、省要求全面完成了各项调查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农村土地调查及建库、基本农田调查上图、城镇地籍调查外业测量和权属调查全部完成,城镇数据库正在建设之中。现将二次土地调查开展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工作回顾(一)农村土地调查,摸清了家底,“一张图”工程初具雏形。经历了两年多的艰辛努力,无数外业调查工作者风餐露宿,

2、跋山涉水,走遍了全市13个县区,完成外业调查总面积 10196平方公里。以arcgis为作业平台,将外业采集数据分类、筛查、整合入库,形成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 13 套。外业和数据库成果先后经过市级复查、省级预检和国家抽检,成果质量符合国家和第二次土地调查规程的要求,现全部成果已上交全国调查办进行审核。1、通过农村土地调查摸清了家底,掌握了我市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为今后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第二次土地调查为我们描绘出了近二十年我市土地利用变化的轨迹和全貌,根据调查结果来看,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总面积为15287138.1亩,变更调查面积为 15294526.8 亩,相

3、差 7388.65亩,近二十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近二十年测绘水平的提高,近二十年测量手段的更新,两次调查面积相差无几,从而相互印证了两次调查成果的真实、可靠,第一次详查为我市经济发展服务了近二十年,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将为我市今后十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2、通过标准时点统一更新,土地管理数据逐步完成部门间接轨和共享。历年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时点均在10月 31 日,这与林业、农业等其他行业、部门之间的数据缺乏统一性,难以实现调查数据的横向对比和分析,通过第二次土地调查标准时点更新,将国土资源管理数据统一到12月 31 日标准时点,这将使我们的调查数据更有利于体现完整年度的土地利用变化

4、,更有利于进行年度土地管理各项考核,更有利于推进土地管理数据成果的应用,更有利于与其他行业、部门之间数据的对接和共享。3、通过第二次土地调查,新土地分类体系得到全面应用。长期以来,土地分类体系经过时代变迁和土地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先后出台了全国土地分类(试行)、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一直没有出台一套适合长期应用、符合土地利用客观现状的分类体系,在此之前,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一直沿用过渡期间适用的土地分类体系,造成行业内各类数据口径不统一,通过第二次土地调查,新土地分类体系得到了全面应用,统一了口径,我市的地籍管理将在这一国家统一标准下健康运行。4、通过农村土地调查进一步推进了成果转化应用

5、和共享。本次调查形成的数据库是本底数据库,是土地管理要素最基础的平台,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今后要将矿产资源管理、土地执法监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后备资源开发等土地行政管理信息叠加其上,实现“一张图”管理。目前,基本农田调查成果已与数据库整合,“一张图”工程已初具雏形。(二)城镇地籍调查,独立坐标系的建立构筑了全市测量工作的新框架。全市控制测量、细部测量和权属调查工作已全部完成,城镇地籍调查控制测量共埋设控制点 672个,其中b 级点 15 个,c级点20个,d 级点 513个,e 级点 124个。细部测量共完成约275 平方公里的调查任务,其中市区完成调查面积约120 平方公里。市

6、区权属调查共调查完成宗地约7.8 万宗。市二调办组织了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和西安中勘公司对各县(市)、区城镇控制测量、细部测量和权属调查进行了监理,通过监理核查,确保了初始调查成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城镇数据库建设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建库资料,全市城镇数据库正在建设之中。1、通过城镇地籍调查摸清了城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清了专项用地和房地产用地,为推进我市城市和城镇化建设发展提供了依据。我们以尊重历史、立足现状为调查原则,在调查现状的同时,积极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确保了权属调查工作的顺利完成。权属调查进一步明确了土地权属性质和归属,从根源上缓解了土地权属纠纷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维护了群众全

7、法权益,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物权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通过城镇地籍调查更新了测量手段和工具。控制网的建立为今后全市的测量工作构筑了统一平台,市区及各县(市)的细部测量正是在此平台上顺利完成。建立了 1980 坐标系、wgs坐标系和咸阳独立坐标系,新坐标系统的建立大幅提高了我市今后城镇调查和测量的质量和精度。cors 基站的建立,扩大了作业范围,提高了生产效率,数据传输控制半径达50公里1 2 下一页国土局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总结第2 页,显著降低了测量的系统误差,大幅提高了市区地籍测量的精度。3、通过城镇土地调查更新了地籍管理手段,逐步实现地籍数字化管理。长久以来,限于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制约,

8、我市地籍管理以传统的纸质为载体,信息量大、不易保存、不便查询,使地籍管理水平长期停滞不前,无形中增加了管理成本,同时难以做到便民服务。第二次土地调查是我市地籍管理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将先进的卫星遥感、计算机应用等高科技手段引入土地调查和管理中,大幅提高了全市的地籍管理科技含量。今后,我市的地籍管理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载体,以苍穹软件为管理平台,逐步实现数字化、科学化,进一点突出便民服务这一主旋律,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形象。(三)基本农田调查上图,保护资源和经济发展更趋平衡。基本农田调查上图是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到粮食安全,关系到民生问题,关系到全市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基

9、本农田保护涉及地区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矛盾,基本农田管的好不好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管理综合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全市以长远发展为着眼点,以保护粮食安全为出发点,充分平衡基本农田保护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次基本农田调查上图,全市共下达基本农田保护指标 522万亩,通过与上一轮基本农田保护情况对比,实地踏勘,掌握发生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充分论证,将新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落实到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中,各县(市)区均按下达的指标完成了外业调查和上图入库,共完成上图面积523 万亩,形成县区级基本农田保护图13幅、基本农田调查成果数据库 13 套。为确保本次基本农田调查上图成果的质量,综合考虑与其他相

10、关行业之间的联系和矛盾,市二调办组织了市国土资源局、市发改委、市林业局、市农业局、市水利局等相关部门召开了基本农田调查上图评审会,根据全市经济发展规划、水利设施保护、农业结构发展、粮食安全以及林业保护等方面,对基本农田调查成果逐县进行了综合论证,经过论证一致认为我市基本农田调查上图成果真实、客观,确保了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不减少,质量有提高。二、主要工作措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自正式启动以来,市二调办精心组织,认真安排部署,广泛宣传,充分营造二次调查良好氛围,大力落实工作经费,不等不靠,积极克服经费不足、气候恶劣、影像延迟等各种客观因素,主动性地开展工作,按照省调查办的要求,先后开展外业调查“百日会

11、战”、决战年攻坚战,在调查过程中,将农村土地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相结合,将省级预检和国家抽查相结合,将农村土地调查与基本农田调查上图相结合,将二次土地调查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相结合,统筹兼顾,稳步推进,主要通过以下措施确保了成果质量真实、可靠,确保了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一)广泛宣传动员,为调查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二次调查开展以来,全市大力宣传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以多种形式和渠道使二次调查深入人心,通过报刊、网络、电视、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共宣传 400余次,举办各类涉及二调的培训班 200余次,参加培训人数近4000人次。通过“土地日”、“地球日”等大型广场式宣传5 次,发放

12、宣传资料近万余份。同时每一个外业调查人员都是二次调查宣传的播种机,他们调查到哪,二次调查就宣传到哪,所到之处,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力配合和支持。(二)先行试点,以点带面,确保调查工作全面推进。调查工作启动以后,面对近二十年土地利用变化的复杂情况,面对调查规程的新要求,我们并没有贸然全面推开工作,而是经过先行试点,摸清情况,树立样板,继而全面推开。城镇地籍调查工作以市区为样板,组织全市各县(市)在秦都区和渭城区召开了城镇地籍调查现场会,进行相互交流和推广。农村土地调查率先在三原县西阳镇开展试点工作,旨在摸清情况、吃透政策、理解规程、统一口径,在试点结束后,组织了各县市区调查办和技术单位在三原县召开

13、现场会,邀请省调查办领导和专家亲临调查一线指导工作,通过实地的检查和讨论,面对面的对全市农村土地调查工作进行了培训和学习。现场会后全市调查工作全面推开,进展顺利。(三)落实工作经费,强化资金管理,为调查工作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强有力的资金保证是确保调查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自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启动以来,全市为确保调查工作顺利进行,大力保障资金落实,先后落实调查资金 1850 多万元,实际使用 1600 多万元,部分县区在经费不能保障的情况下,不等不靠,自行垫资,主动性地开展工作,在全部的调查资金中,部分县区垫资近 50 多万元。在资金管理上,严格按照专项资金专项管理的要求,开

14、立第二次土地调查专户,凡涉及第二次土地调查的资金,均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避免了截留、挤占、挪用资金现象的发生,确保了二调资金全部用于调查工作中。在日常管理中,每个月对下一个月的资金支付作出计划,由专管人员负责按计划安排各月资金使用。对于工程资金,严格按照合同规定,按工程进度支付项目款,凡项目质量存在问题或未按工程进度完工的我们按合同规定不予支付进度款,确保了项目资金的安全使用和工程质量。(四)严格项目招投标管理,为调查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按国家要求,农村土地调查工作由省国土资源厅统一组织招投标确定技术协作单位,城镇地籍调查由市国土资源局组织确定技术协作单位。在全市城镇地籍调查中,我们

15、严格按照项目招投标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市区城镇地籍调查控制测量、细部测量的技术单位进行了招投标。在咸阳日报上刊登招标公告,明确项目任务、资质标准,通过召开招投标会确定具备相应资质的技术单位,邀请了市监察局有关人员参加招标会,同时市局纪检室全程进行监督。每一个项目我们都通过签订合同对工程进行管理,在合同中对于项目资金管理和工程质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于各县(市)区的二次调查工作,要求严格按照规定开展招投标工作,确保项目管理公开、公正、公平。通过项目招投标共确定了21支作业单位,其中具有乙级以上资质的 16 家。正是这些作业单位凭借多年的经验和过硬的技术实力配合完成了全市的城镇地籍调查和农村土地调查。

16、(五)严格三级检查制度,强化项目质量管理,为调查工作提供了坚实的质量保障第二次土地调查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工程,为确保二次调查工作质量,我们严把质量关口,在工作中建立并实行了三级成果质量检查制度。为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各项工作成果质量有保障,严格按照土地调查有关技术要求,建立健全技术单位自查、县级全面自查、市级检查的三级成果质量检查制度,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成果真实准确。同时,在订立合同时也对项目质量进行了规定,将工程质量与项目款挂钩,按工程进度支付项目款,从而在确保项目资金管理安全的同时加强了工程质量的管理。对于部分县技术力量薄弱的情况,将市级复查与县级检查相结合,在节省时间(来源:文秘 114 :/.91wenmi.)的同时,加强了质量控制。在市级复查过程中,市二调办组织相关专家、技术人员对全市外业工作进行了全面复查,其中外业复查涉及乡镇 152个,占全市总乡镇的 84%,抽查图幅 202幅,图斑2923个,线状地物942 条。同时加强对农村土地调查的监理,每个县抽取疑问图斑不低于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