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平:2015年考试说明解读:地理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5298114 上传时间:2017-12-13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5.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平:2015年考试说明解读:地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方平:2015年考试说明解读:地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方平:2015年考试说明解读:地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方平:2015年考试说明解读:地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方平:2015年考试说明解读:地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平:2015年考试说明解读:地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平:2015年考试说明解读:地理(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考试说明 谈地理复习 铜陵市第一中学 方 平,一、从考试说明的变化看高考内容趋势,总体来说:2015年的考试说明考试目标与要求基本没变。变化的主要在考试范围、题型示例。1.考试范围的变化:一删除、二调序、四后补、四新增。,2、题型示例的变化,3.变化的意义,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大纲,对高三教学和命题具有双导向作用。高考命题要求题目要新而不奇 ,以它为依据所命试题:要保留基础性,力求开放性和探索性,体现新颖性。地理学科应用能力的提出具有安徽特色,它强调地理与生产生活的结合,强调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考查学生综合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题型示例中全国文综示例大幅增加,由2014年的5题增加到2

2、015年的14题;考试范围的变化:我们看到一删除、二调序、四后补、四新增。这意味着:安徽省明年很可能采用全国卷。说实话,经历六年的自主命题,安徽地理自主命题风格逐渐成型成熟,试题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从选材、设问到答案,注重了对考生地理学科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查,突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删除了“乡土地理”(安徽自然地理总体特征和安徽省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这可能导致延续了六年的自主命题题组会发生变化,过去通常出现的以安徽为背景素材的第一题组将被其它题组替代。两个知识点顺序的调整-将“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调前。也将我省连续几年在气候部分的考查重点从高

3、压、低压等中小尺度天气系统转向对大尺度的全球气压带、风带等的关注。但是大尺度与中小尺度空间天气系统联系可能更重要!,四个后增加,在地球的圈层构造后增加“及其各圈层主要特点”,是为了呼应全国考试大纲要求;其余三个后增加内容均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更加突出和强调了人地关系这条主线。四个新增加内容主要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关内容(其中:三个在世界地理、一个在中国地理),突出以区域为载体,运用地理知识地理原理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彰显地理学科的应用价值。区域地理尤其是世界的典型区域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因此:联系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发展、关注区域

4、差异,尤其值得注意 新增中国交通干线分布格局。现代汉语词典把“格局”解释为结构和格式。因此不能陷入死记硬背交通干线名称的误区,要把重点放在交通干线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之上。,二、从历年安徽文综-看地理试题命题结构及组题规律 1、从考点分布来看,选择题一般分为五组: 安徽乡土背景一组, 世界地理背景一组, 中国地理背景一组, 地球运动背景一组, 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背景一组。但是2014年选择题改为六组,增加了一个单题组,取消了一拖三题组。,第一题组:安徽背景2009年第23、24题安徽土地利用2010年第23、24题安徽省平均气温及其对 安徽环境的影响2011年第23、24题安徽省主要外

5、贸及进出 口状况2012年第23、24、25题安徽省耕地面积 和粮食产量的变化 2013年第23、24、25题安徽省就业结构 和城镇人口比重2014年第23、24题安徽省主体功能区,(2009年)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安徽省土地总面积中,各类土地比重约为:平原49.6%,山地15.3%,丘陵27.0%,水面8.1%。完成2324题。 表1 土地利用类型结构(%)23.调查全省土地利用现状快捷、高效的手段是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24.表1中、项符合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的是表1 土地利用类型结构(%)A. B. C. D.,(2010年

6、)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12题。,1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降幅超过升幅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D波动上升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2011年)近年来安徽外贸不断增长,主要进口金属矿砂、特种机械、有色金属等,出口机电、高新技术产品、服装等,图8表示2009年安徽省主要外贸国家及相应贸易额。完成2324题。,23符合安徽省主要外贸商品

7、流向的是 A.向英国出口芯片、石油B.从智利进口汽车、铜矿砂 C.向美国出口冰箱、衬衫 D.从日本进口手机、铁矿砂24进出口贸易状况表明安徽省 A.工业化水平超过主要出口国家 B.外贸海运航线主要集中在太平洋 C.原料导向型工业最具竞争优势 D.航空运量在外贸运量中比例最大,(2012年) 图7 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8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完成2325题。,图7,图8232000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耕地面积增加政策支持 农业劳动力增加 科技支撑A B C D24与2000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播种面

8、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水源 B市场 C土壤 D. 机械化25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监测耕地变化调查作物分布估测粮食产量 跟踪产品流向 A B C D,(2013年)图7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2325题。,23. 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24.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5.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

9、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2014年)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图7)。完成2324题。,23.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A.、 B.、C.、 D.、24.三类区域中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区迁到区B.铁路建设成本区一般大于区 C.商业网点密度区一般大于区 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区,第二

10、题组 以世界地理为背景2009年29、30题北美港口结冰与解冻2010年27、28题我国铁矿的进口航线2011年25、26题南美河流水文特征2012年28、29题美国北水南调及其影 响因素2013年26、27题伏尔加河水文特征与 资源开发2014年25、26题欧洲鳗与洋流关系,(2009年)图7为某地区港口分布示意图。完成2930题。,29导致a港口解冻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经度 C纬度 D洋流30bcd三港口封冻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Acd.b Bdcb Ccbd Dbcd,(2010年)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完成5

11、6题。,17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 逆风顺水 D逆风逆水2图示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题要是A森林锐减 B土地沙漠化 C土地盐渍化 D物种灭绝,(2011年)图9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2526题。,25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A.11月至次年1月 B.2月至4月 C.5月至7月 D.8月至10月26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A.蒸发旺盛 B.河道弯曲 C.地势起伏 D.湿地调储,(2012年)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

12、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图10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 成2829题。,图1028.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北部地区湿润多雨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A B C D29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 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2013年)图8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2627题。,26.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 伏尔加河流域内部总体上蒸发旺盛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河

13、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 B. C. D. 27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2014年)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8,完成2526题。,25.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寒流 暖流A. B. C. D.26.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A.含沙量小、冰期短

14、 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C.水量丰富、落差小 D.液速缓慢、流量稳定,第三题组 以中国地理为背景2009年25、26题中心商务区昼夜人口变化 (中国区域背景不明显)2010年25、26题八水绕长安2011年27、28题辽西北地区土地利用2012年32、33题青藏高原降水与气温2013年30、31题秦岭1月气温及影响因素2014年27、28题我国气候带的分布,(2009年)图5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2526题。,25.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26.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