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京华烟云读后感范文三篇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295782 上传时间:2017-1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著京华烟云读后感范文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名著京华烟云读后感范文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名著京华烟云读后感范文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名著京华烟云读后感范文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名著京华烟云读后感范文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著京华烟云读后感范文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著京华烟云读后感范文三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著京华烟云读后感范文三篇(篇一)全书写罢泪涔涔,献予歼倭抗日人。不是英雄流热血,神州谁是自由民。林语堂先生对京华烟云的喜爱可见一般。这本书是 1938 至1939年间用英文写的长篇小说,时代周刊曾称其“极有可能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事实也果真如此。这本书称得上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该书主要讲述了姚家、曾家、牛家三大家族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运动三十年间的悲欢离合以及恩恩怨怨。在那一段特殊历史时期,政权不断交替,军阀割据与混战,北平城中每个人的性格演变、思想转换以及命运的抉择,社会各个阶层由盛到衰的过程,该书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风云变迁。姚木兰,一位出生在北京的千金小姐,

2、像是朝阳下的一朵牡丹花,高贵单纯;聪颖贤惠;没有金枝玉叶的傲慢,亦没有传统观念的迂腐。故事从她出生一直写到人生之秋,有她童年的趣事;有她生活的点点滴滴;有她深埋于心底的爱情;有她美满幸福的婚姻;有她的丧子之痛;也有她在逃难途中的善行。这本小说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有墨守成规的,有思想开放的,有情场得意的,有生活凄惨的,有老老实实本分过日子的,也有攻于心计老奸巨猾的。一个个鲜活生动,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姚思安,一位追求自由,崇尚自由的道家思想者,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中,这种想法虽未必独一无二却也难能可贵。尤其是他晚年放弃荣华富贵,云游四海,在游历生活中大彻大悟。孔立夫,一位极具才华、富有爱国思想

3、的人,让我们钦佩他报国的勇气,但是也并非完美。孙曼娘,气质优雅,符合“女人无才便是德”的封建审美。日寇侵华,曼娘自缢,我又被她那所谓的坚守所动容,她这一生都在信奉自己内心的信念。书中对人物的描述栩栩如生,读起来很有代入感。命运或许是天注定的,相对于整个社会,每个人都是渺小的,不论生死谁都不足以改变整个时代。时代赋予人特定的历史职责,20 世纪 30 年代,日寇侵我中华,人们就是要齐心协力,抗日保家。一个民族的人只要有觉醒意识,只要团结一致,什么样的敌人都能战胜。海明威说的好“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中华民族的儿女们,永远都是好样的。(篇二)京华烟云以历史背景为线索,展现了姚、曾、牛三个大

4、家族里的男男女女在动荡岁月里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完全再现了中国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家庭生活的真实面貌。在书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众多包括义和团真面目、五四运动与北京大学、日本侵华等等。也出现了许多真实的历史人物如名画家齐白石、翻译家林琴南、教育家傅增湘以及哲学家辜鸿铭等等。真实的历史事件和真实的历史人物与小说的情节融合成一体,给人一种亦幻亦真的感觉,现实感很强,带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力。林语堂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调侃式的描写中,不经意中流露了自己对于这些事件和人物的看法,从书中看出林语堂似乎很钦佩辜鸿铭的才华,对他的学识在书中有两次有生动的展现。林语堂对于新文化运动是持肯定的态度的,但对新文化运

5、动中有些人对中国文化全面的否定,唯西方优胜论的思想,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北京大学能成为新思想和新思潮宣传的中心,是因为蔡元培实行“自由主义”的原则,各种思想在学生中传播、交流,最终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正是因为“自由主义”的思想才使许多的中国知识分子拿起笔,写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才会产生众多的文学团体,才会出现许多有自己独特鲜明风格和艺术表现力的作家。林语堂的京华烟云让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学产生了许多新的认识,因为这本书我开始喜欢上了道家的思想,姚思安有深厚的道家的学问,他不待见儒家思想伦理纲常的那一套,没有让木兰和莫愁裹小脚,让她们上新式的学堂,既让她们学习中国的文化,也让她们学习西方的文

6、化。从这些例子中似乎感觉到姚思安肯定是一个接受过西方教育和西方思想的人物。但事实上姚思安奉行的只有道家的人生哲学,特别喜欢收藏文物。跟西方扯不上一丁点的关系。但姚思安却没有阻止西方先进文明的传播。我想林语堂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想表达并不是中国的所有的传统和文化对现代文明都是起阻碍作用的,不能因为儒家文化中的封建思想起了阻碍作用,便全盘否定了中国其它的传统思想文化。林语堂还把红楼梦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中,红玉让我想到了林黛玉,一位有才华,有个性却体弱多病的女子,最终为了成全自己心爱的人,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宝芬让我想到了薛宝钗,一位沉稳、冷静又有些城府的女子。阿非让我想到了贾宝玉,一个爱到处留情的

7、男子。中卷部分的庭院悲剧显然便是一出现代版的红楼梦。(篇三)“京华烟云是一本可以随时翻看的小说,并不是一定要有闲时才看,最好是夜阑人静时独自个看。困倦时,起来喝口清茶自问道:京华烟云的喜爱可见一般。这本书是1938至 1939 年间用英文写的长篇小说,时代周刊曾称其“极有可能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事实也果真如此。这本书称得上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该书主要讲述了姚家、曾家、牛家三大家族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运动三十年间的悲欢离合以及恩恩怨怨。在那一段特殊历史时期,政权不断交替,军阀割据与混战,北平城中每个人的性格演变、思想转换以及命运的抉择,社会各个阶层由盛到衰的过程,该书也从侧面反映

8、出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风云变迁。姚木兰,一位出生在北京的千金小姐,像是朝阳下的一朵牡丹花,高贵单纯;聪颖贤惠;没有金枝玉叶的傲慢,亦没有传统观念的迂腐。故事从她出生一直写到人生之秋,有她童年的趣事;有她生活的点点滴滴;有她深埋于心底的爱情;有她美满幸福的婚姻;有她的丧子之痛;也有她在逃难途中的善行。这本小说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有墨守成规的,有思想开放的,有情场得意的,有生活凄惨的,有老老实实本分过日子的,也有攻于心计老奸巨猾的。一个个鲜活生动,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姚思安,一位追求自由,崇尚自由的道家思想者,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中,这种想法虽未必独一无二却也难能可贵。尤其是他晚年放弃荣华富贵,云

9、游四海,在游历生活中大彻大悟。孔立夫,一位极具才华、富有爱国思想的人,让我们钦佩他报国的勇气,但是也并非完美。孙曼娘,气质优雅,符合“女人无才便是德”的封建审美。日寇侵华,曼娘自缢,我又被她那所谓的坚守所动容,她这一生都在信奉自己内心的信念。书中对人物的描述栩栩如生,读起来很有代入感。命运或许是天注定的,相对于整个社会,每个人都是渺小的,不论生死谁都不足以改变整个时代。时代赋予人特定的历史职责,20世纪30年代,日寇侵我中华,人们就是要齐心协力,抗日保家。一个民族的人只要有觉醒意识,只要团结一致,什么样的敌人都能战胜。海明威说的好“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中华民族的儿女们,永远都是好样的

10、。(篇二)京华烟云以历史背景为线索,展现了姚、曾、牛三个大家族里的男男女女在动荡岁月里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完全再现了中国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家庭生活的真实面貌。在书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众多包括义和团真面目、五四运动与北京大学、日本侵华等等。也出现了许多真实的历史人物如名画家齐白石、翻译家林琴南、教育家傅增湘以及哲学家辜鸿铭等等。真实的历史事件和真实的历史人物与小说的情节融合成一体,给人一种亦幻亦真的感觉,现实感很强,带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力。林语堂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调侃式的描写中,不经意中流露了自己对于这些事件和人物的看法,从书中看出林语堂似乎很钦佩辜鸿铭的才华,对他的学识在书中有两次有生动

11、的展现。林语堂对于新文化运动是持肯定的态度的,但对新文化运动中有些人对中国文化全面的否定,唯西方优胜论的思想,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北京大学能成为新思想和新思潮宣传的中心,是因为蔡元培实行“自由主义”的原则,各种思想在学生中传播、交流,最终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正是因为“自由主义”的思想才使许多的中国知识分子拿起笔,写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才会产生众多的文学团体,才会出现许多有自己独特鲜明风格和艺术表现力的作家。林语堂的京华烟云让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学产生了许多新的认识,因为这本书我开始喜欢上了道家的思想,姚思安有深厚的道家的学问,他不待见儒家思想伦理纲常的那一套,没有让木兰和莫愁裹小脚,让她们

12、上新式的学堂,既让她们学习中国的文化,也让她们学习西方的文化。从这些例子中似乎感觉到姚思安肯定是一个接受过西方教育和西方思想的人物。但事实上姚思安奉行的只有道家的人生哲学,特别喜欢收藏文物。跟西方扯不上一丁点的关系。但姚思安却没有阻止西方先进文明的传播。我想林语堂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想表达并不是中国的所有的传统和文化对现代文明都是起阻碍作用的,不能因为儒家文化中的封建思想起了阻碍作用,便全盘否定了中国其它的传统思想文化。林语堂还把红楼梦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中,红玉让我想到了林黛玉,一位有才华,有个性却体弱多病的女子,最终为了成全自己心爱的人,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宝芬让我想到了薛宝钗,一位沉稳、冷

13、静又有些城府的女子。阿非让我想到了贾宝玉,一个爱到处留情的男子。中卷部分的庭院悲剧显然便是一出现代版的红楼梦。(篇三)“京华烟云是一本可以随时翻看的小说,并不是一定要有闲时才看,最好是夜阑人静时独自个看。困倦时,起来喝口清茶自问道相提并论,事实上这本书也确实是林语堂先生仿照红楼梦的结构所写成的。也许书中人物多少带有红楼梦中人物的影子,但我以为这本书所蕴含的东西与红楼梦是大不相同的。如果读者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京华烟云这部小说全书蕴含着到家精神,小说的开篇即为“道家女儿”。何为道?老子曰:红楼梦的结构所写成的。也许书中人物多少带有红楼梦中人物的影子,但我以为这本书所蕴含的东西与红楼梦是大不相同的

14、。如果读者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京华烟云这部小说全书蕴含着到家精神,小说的开篇即为“道家女儿”。何为道?老子曰里也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实,道家精神是一种哲学,而不是一种宗教。它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譬如小说中,木兰与荪亚订婚,傅先生主张男女婚配,用命型配合。他说木兰是金命,荪亚是水命,金入与水则金光闪烁。莫愁是土命,立夫是木命,土养木,木就滋长繁荣。这种理论正是道教中阴阳五行在自然界中的协调和统一。小说中,牛财神治罪抄家,素云遭休弃都暗含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或者干脆可以说,小说中所有的事情都符合道家思想,因为事情发生了,变成自然。关于书中人物,首先要说的必是姚木兰。林语

15、堂曾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可见木兰是他心中最完美的女性。木兰生于富贵之家,又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自然拥有优雅从容的气质。而且她才华横溢,思想自主。王国维有句诗,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然而不管在那个年龄阶段,作者对她外貌的溢美之词都是毫不吝啬的。她不仅上得厅堂,更能入得厨房,洗衣、下厨、刺绣、治家,这些传统女性具备的特质,她照样样样精通。她有“心底无私天地宽”的胸怀,有“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胆略,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有“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强,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自信。她坦率真诚,尤其是看见美好的东西时会不自觉地流下眼泪,她完美得简直如误入人间的精灵!在这里不得不说的是她与

16、立夫之间的感情。木兰在少女时期掷铜钱时与立夫结缘,后来又一起看洪水,在泰山观日出和无字碑,这些事件中的种种细节都表明了她深爱着立夫。然而她却以超乎常人的隐忍和克制来处理这份感情。在与荪亚订婚后,她对妹妹莫愁说:妹妹,你比我有福。看似平淡随意的一句话却包含了多少无奈和伤感!让人看了心酸不已。因为无可奈何,所以顺其自然。毕竟她也爱着妹妹莫愁。然而木兰是个至情至性的真性情之人,在立夫受诬陷入狱有生命危险之时,她不顾一切,身入险境到司令家说情。凭借着她的聪明和机智救出了立夫。“爱像水墨青花,何惧刹那芳华”,虽然木兰此举有些失态和鲁莽并因此受到了荪亚的质疑。却让我们看到了她勇敢地真性情的流露,令读者深深佩服,肃然起敬。至于立夫对木兰的感情,书中没有明确说明,但从种种细节表明,立夫对木兰也有好感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最难能可贵的是,两人至始至终都保持着纯洁的“柏拉图”式的情感。一个身在杭州,一个身在苏州,平淡的日子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