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一些思考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5274044 上传时间:2017-12-13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一些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对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一些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对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一些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对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一些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对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一些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一些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一些思考(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一些思考,思考的问题: 什么是语篇? 什么是语篇教学? 语篇教学存在的误区问题; 语篇教学的阅读方式有哪些? 如何进行小学阶段的语篇教学? 教师对于语篇教学的认识问题; 学生学习语篇的兴趣问题。,一、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 (总体目标的三方面),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解与表达 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 法、功能、话题。 语言技能-听、说、读、写 语用与语感 学习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 思

2、维方式-思维意识、思维习惯 文化与情感 语言文化-文化理解、全球视野 , 语言自觉-学科情感、学习态度 。,二、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方向,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为主要任务以培养英语听说能力的形成为主要目标以培养学生有效阅读的能力为重要途径,小学、初中的英语教学应该强化学生的英语语感、素养、学习策略的培养。建立语篇为基础的英语教学理念。,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应改革以语言点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形态,转向以语篇为基础、能力为目标、思维与素养为导向的英语课堂教学新形态,建构以语篇教学为基础,发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理念,通过英语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鲁子问),英

3、语改革的大趋势:走向语用现在的外语教学要走出语法的困境,重视语篇,重视阅读能力。我们的英语要走向语用,走向能力。我们要从学习者成长过程研究语言教学规律,从外语教学到外语教育。 (张连仲),三、教学目标与内容,1、目标设计的依据 教学对象基于 课程标准 教材主体 单元内容,2、目标设计的基础以教材内容为语量基础以主题内容为语境基础以整体内容为语用基础,3、目标设计的策略摒弃习惯的:以词、句为基础带动语篇、语境的学习。倡导有效的:以语段、语境为主体带动词、句的学习。一句话:语篇、语境带动语言学习,四、教学设计与过程,教学设计思路(关注文本的解读) 关注:文本内容的理解 -文本内容说了什么关注:文本

4、语言的学用 -要我们做什么,学生学会什么关注:文本情感的体验 -带给大家什么样的情感,关注文本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关注文本语言的学用,发展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 关注文本情感的体验,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设计 文本内容 文本语言 文本情感 以语篇、语境带动语言学习(教学过程) 语用提升与情感体验(教学目标),新课程理念对教师提出的今后方向,给教师的话:没有对内容与目标的整体思考,就没有教学效益的提升。没有创设语境和语段教学能力,就没有学生能力的提升。,给教研员的话:没有教研主题或项目研究,就没有学科教师的发展。没有案例实证与比较分析,就没有教研文化的发展。没有区

5、域教研的实践推进,就没有区域学科的发展。(朱浦),五、义教课标语言技能中关于“读”的一、二级标准描述(P13-14),一级目标: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二级目标:,能认读所学词语。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和指令。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一至二级阅读技能的教学目的:乐于认读所学词语,阅读小故事和短文,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逐步形成语感。,一至二级阅读的基本技能根据图片等提示认读;基本理解大意;理解语篇主要内容;借助图片理解具体信息

6、;朗读。 (课标P169),六、语篇(discourse)和语篇教学,语篇是一个语言使用单位,是一个语义单位。它可长可短,可大可小;可以是口头形式出现,也可以是书面形式出现。(黄国文、葛达西)语篇是指有一系列连续性句子所构成的、形式上衔接、意义上连贯的语言整体。(金蒂),语篇是指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一次交际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它可以是对话,也可以是独白,它包括书面语,也包括口语。,什么是语篇教学(语篇教学的理解),语篇教学是指在具体的语境中教学单词和句型,主张把单词融入句子中教学,从整体入手,展现给学生完整的语言概念。(徐红)它倡导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从篇章的

7、角度理解和把握所学语言材料。,七、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误区,误区一:重字词轻语篇现象:导入学生听课文录音讲解生词或短语跟读生词或短语用所学词或短语造句或翻译或填空学生接着听下一段课文录音,误区二:重兴趣轻学习现象:只让孩子听一到两遍课文录音表演课文对话.误区三:重听说轻读写现象:写的活动很少、板书少、误区四:重朗读轻默读现象:多为全班跟读或集体朗读,鲜有默读,八、阅读教学的模式自上而下模式(top-down processing)自下而上模式(bottom-up processing) (Richard;Celce-Muria&Olshtain),自上而下模式的教学过程:整体部分整体 即:篇章(

8、语篇)句子词汇、语法点(语言知识)语篇的整体理解,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和初步理解学习材料;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水平,将学习材料中的语言知识点(如生词、新句型、新语法项目等)提取出来,重点讲解、操练和运用,直至学生基本掌握;之后再次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整体的学习材料,讲解的重点是语篇所表达的内容。,自下而上模式的教学过程:部分整体部分 即:单词语法句子语篇语言知识的掌握 信息是沿着一个线性序列传递, 字母-单词-词组-短语-句子-段落-语篇,先将学习材料中的语言知识点提取出来,教师重点讲解这些语言知识点;而后引领学生重点操练新学的语言知识项目;之后教师为学生讲解整体的学习材料,讲解的重点

9、仍是单个的生词、句型和语法点。,自下而上模式(bottom-up processing),对阅读教学的影响: 1.学生容易形成逐字逐句的阅读习惯。 2.注意力集中在字句的细节上,容易忽略 对文章的总体把握。 3.阅读速度慢导致阅读量有限。 “自下而上”的模式有碍于学生有效阅读策略的形成,有碍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九、小学阅读教学目的,Reading for fun Reading for information Reading for using,阅读教学的目的首先是应该理解文本,其次是运用文本中所学的语言于真实的语境中。 因此,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目标词句,更重要是培养学生运用阅

10、读策略理解文本,并了解目标词句在语境中的适时运用,即语言学习是为交际为运用。这才是真正体现语言教学的本质。,今后阅读教学的方向,以文本入手的整体教学应该成为今后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发展趋势,并提倡从语用入手,创设语境,设立语境式的语篇教学模式。(朱浦),十、阅读活动的形式:认读、朗读(跟读)、默读,认读主要是指认读单词,即学生看见词形知道词义,但是不一定要读出声。认读能力是阅读的重要基础,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朗读(有声阅读):主要目的是练习和提高学习者的语音能力,涉及发音、语调、节奏、重音等技能。一般情况下,它会分散注意力,干扰大脑思维,影响理解;另外,它会容易使人产生疲劳,严重制

11、约阅读速度。,朗读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能够准确发音并为语言的表达奠定基础。小学阶段比较强调跟读和朗读的活动,但是跟读或朗读一定要建立在学生已经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上。,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而阅读理解主要靠默读。 默读是为了理解的阅读,涉及浏览、寻读、抓要点、理解句子意义以及句子间、段落之间的联系、推理等重要的阅读理解策略。,朗读是强化活动,默读是理解活动。默读在先朗读在后 必要时跟录音读!,十一、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基本方式主要阅读教学活动举例(义教课标P170),读前活动 明确目的;熟悉话题,激发兴趣;布置任务。读中活动指图认读;根据所读内容选图、连线;回答语篇主要内容的简单问题

12、。,读后活动进一步理解与巩固所学语言;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根据所读内容进行角色扮演。,语篇教学的基本程序,Pre reading 激活兴趣、聚焦主题(或准备阶段,知识和文化背景的准备)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和经验;引出话题;布置任务,语篇呈现:教师通过真实语境或视听导入语篇, 可以用实物、课件、图片、录音、挂图、VCD等,整个过程要用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形式。,围绕课文主题可以设计并开展下列活动: 1.阅读前让学生根据课文题目、插图、重点词汇来预测阅读内容。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注意力引向课文主题。可以是师生间或生生间填补信息,也可是

13、教师提出一个中心话题或一项任务,然后学生进行思考讨论。,While-reading 信息提取、语言学习、培养技能,目的是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包括可以强化语言知识的学习),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策略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检查学生借助图片读懂文本的程度。关键是在读的过程中去获取关键信息,并理解关键信息。,The Reading Tasks,1. 初步感知文本,了解文章大意;(运用阅读技巧skimmingscanning prediction)2. 捕捉具体信息; a. 关键信息(生词)处用图表示。 b. 提取关键信息(生词、短语、语言点)记录主要内容(直观、形象地呈现在黑板上,掌握重点语言。),3

14、.回答事实性问题(就关键信息设问,When, Where, What, How, Why?)4.将信息图表化-完成表格(填写表格或选择答案填补关键信息);5. 将事件排序(正误语句判断或图片排序。)6. 将语篇分句打乱顺序,重新组合,帮助学生理解语篇。,有效的阅读策略Reading strategies,Skimming and scanningSkimming and scanning are two very useful speed-reading techniques that enable you to read through material quickly.,Skimming

15、is used to identify the main ideas of the texts and get a general overview of the content. It is done at a speed three or four times faster than normal reading.,Scanning is used when you are look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 In most cases you know what you are looking for. It involves moving your eyes quickly down the page to locate the specific words, numbers, or date you are looking fo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