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5274001 上传时间:2017-12-13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主讲人:阳 平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一、知识产权的称谓,知识产权是我国引进的一个外来词。其在英文中相应的概念是18世纪30年代开始使用的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知识产权”这一称谓在国际上的首次正式使用始于其法文表述“Proprit intellectuelle”,它来自“保护知识产权联合国际局(BIRPI)”的法文全称。,一、知识产权的称谓,我国“知识产权”一词的最早使用始于1973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代表团首次出席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简称WI

2、PO)的领导机构会议,回国后所写的报告。其他不同的表述方法:香港“智力产权” ,台湾“智慧财产权”,民间“智力成果权、无形财产权、知识财产权、利用垄断权、智慧权、智能权”等等。“知识产权”一词的合理性:对保护对象的逻辑归纳,约定俗成的影响。,二、知识产权的概念和对象,通行的知识产权概念: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独立的保护对象,决定着知识产权在民事权利中的独立价值。知识产权保护对象的二分:创造性智力成果、工商业标记。就如何统一界定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我国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信息?知识产品?知识?比较统一的一点则在于:知识产权“只保护形式,不保护内容”。形式

3、不具实体性,无法以物理方式感知;形式的被人感知,需要借助载体得以表现形式与质料的相对统一性。,三、知识产权的民事权利属性,财富即可以用形式和载体的这种自然属性作为分类的标准:有形有体的财富为“物”,有形无体的财富为“知识”,无形无体的财富是“行为”。由此,简单地说,财产权的三大支柱,在保护对象上相互区别: 保护有形无体者,是知识产权; 保护有形有体者,是物权; 保护无形无体者,是债权。无论对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作怎么样的归纳,知识产权的属性恒定统一,即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一种民事权利,并至少主要的是一种财产权。,四、知识产权的一种分类方式,按照对知识的消费方式,可以把知识产权分:,著作权保护用于

4、精神消费的知识,即“作品”;工业产权保护用于物质消费的知识,即“专利”、“商标”等。相应的,传统工业产权的主要类型就是专利权和商标权。,著作权,工业产权,五、我国知识产权法的主要渊源,著作权法1990年颁布,2001年修订专利法1984年颁布,1992年、2000年修订商标法1982年颁布,1993年、2001年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1993年颁布。,五、我国知识产权法的主要渊源,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我国参加了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等。也参加了世界贸易组织的TRIPS协议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

5、tual Property Right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包括假冒商品贸易)协议(草案)。,程序性条件:法律意义的专利权、注册商标权的获得,以向国家行政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授权决定为必要条件。,六、我国知识产权法主要内容之一:权利的取得,实质性条件:创造出符合知识产权法要求的保护对象。,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应当具有独创性;专利权保护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要求(外观设计的区别性等要求);注册商标应当具有显著性。,依法获得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需要符合两个方面条件的要求:,七、我国知识产权法主要内容之二:权利的主体,知识产权,原则上归属于知识的创造者,即在创造知识的过程中作

6、出自己创造性贡献的人,如作者、发明人等。但创造者和知识产权人在很多情况下也会发生相互分离:创造者对知识产权法的选用、创造者的死亡、创造者实施的法律行为等都可以带来知识产权人并非创造者本人的局面。,七、我国知识产权法主要内容之二:权利的主体,如发明人、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之间的不一致;也如定作、职务创造、乃至于著作权中的视听作品等情形下,依据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知识产权人与创造者之间也可能发生原始的分离。,Bram Cohen,网络BitTorrent的发明者,(转自太平洋电脑网 ),八、我国知识产权法主要内容之三:权利的内容,知识产权是独占性、排他性、垄断性的权利。这种垄断性,是全方位全过

7、程的,及于各种类型各个环节的商业性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对象的的行为。其具体的行为方式会以时空条件无穷组合的可能性而同样具有不可穷尽的类型。,八、我国知识产权法主要内容之三:权利的内容,著作权人有权控制各种商业性使用作品的行为,如我国法律确认著作财产权的主要内容有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注释权与整理权等。,版权符号,八、我国知识产权法主要内容之三:权利的内容,专利权人有权控制整个专利技术的实施行为,及于整个流通过程的任何环节。如对于产品专利,涉及其制造、使用、销售、进口以及为销售目的的展示、占有、派送;对于方法专利,涉及

8、使用方法专利或者销售、使用、进口用专利方法获得的产品,以及为销售目的展示、派送、占有用专利方法获得的产品。注册商标权人不仅有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使用注册商标,更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九、我国知识产权法主要内容之四:权利的行使,知识产权人既可以自己行使权利,也可以通过许可他人利用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甚至通过转让知识产权、放弃知识产权等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权利。知识产权的转让:将知识产权中的一项或多项权能,从一个民事主体合法转移至另一民事主体支配的行为。,九、我国知识产权法主要内容之四:权利的行使,知识产权的许可使用

9、:授权他人以一定方式、在一定期间和一定地域范围内商业性使用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的行为。通常采用“许可使用合同”形式。知识产权的继承知识产权的其他利用:担保、信托、家庭或夫妻共有财产的分割、破产财产的组成、强制执行的对象等。,十、我国知识产权法主要内容之五:权利的限制,所有的法定权利,都受到来自法律的限制。法律对权利的一般限制:权利不得滥用。对于知识产权而言,法律还额外设定了许多特别的权利限制规则。其原因主要在于,新“知识”的获得既是某一个智力劳动者艰辛劳动的成果,同时又需以全社会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因此对于知识产权的限制,会比其他权利要多且具体。,十、我国知识产权法主要内容之五:权利的限制,知识

10、产权法为平衡单个权利人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而努力,一方面表现为我们对知识产权的有力保护,另一方面就表现为知识产权的行使也受到更多限制。如知识产权只能法律规定的存续期限内有效存续;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法定许可使用、强制许可使用,专利权的强制许可使用、计划许可使用、不视为侵权的行为等诸多类型的具体法律限制。,十一、我国知识产权法主要内容之六:权利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也就是它的权利救济。虽然在确定知识产权权利归属的过程中行政机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对作为民事权利的知识产权,确权纠纷都是“司法最终解决”:依据商标法,对驳回申请决定不服的,对异议裁定不服的,对维持或撤销注册商标的裁定不服的,对撤销注册商标的决定不服的,都可以向法院起诉;依据专利法,各种专利的专利申请人、专利无效请求人、专利权人等对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的,也都可以向法院起诉。,十一、我国知识产权法主要内容之六:权利的保护,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人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既有行政责任、民事责任,也有刑事责任的内容。其中法律为侵害知识产权所设定的民事责任主要有三类:停止侵害(甚至行为保全)、损害赔偿、不当得利的返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