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大气和流域污染治理工作措施和实施计划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273346 上传时间:2017-1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大气和流域污染治理工作措施和实施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区大气和流域污染治理工作措施和实施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区大气和流域污染治理工作措施和实施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区大气和流域污染治理工作措施和实施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区大气和流域污染治理工作措施和实施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大气和流域污染治理工作措施和实施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大气和流域污染治理工作措施和实施计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大气和流域污染治理工作措施和实施计划区大气和流域污染治理工作措施和实施计划为全面加强*区大气和流域污染综合防治,落实国家、省和*市有关工作部署要求,依据*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纲要(20*-20*年)、*市河流污染综合治理规划(20*-20*年),着力治理灰霾污染,改善水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定我区 20*年大气和流域污染治理工作措施和实施计划如下: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保障市民健康为出发点,以防治细颗粒物(PM2.5)污染为重点,以“调结构、控燃煤、抑扬尘、治尾气”为着力点,加大监管力度、投资力度、政策力度,着力推动能源结构和产业布局调

2、整,深入开展污染源治理,提升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水平,着力构建大气污染防治责任体系,完善政府主导、企业施治、公众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机制,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科技手段,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流域污染治理工作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保护*、改善水环境质量为目标,以“统筹规划、完善设施、截污治污、恢复生态”为着力点,明确责任、加大投入、理顺机制、强化考核,深入推进流域污染综合治理,不断改善流域环境质量,努力建设美丽*。(二)基本原则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一统筹兼顾,防治并重。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目的,既要打好攻坚战,又要打好持久战。坚持源头预防与末端治理相结合,既要强化污

3、染治理,降低污染物排放存量,又要以环境空气质量倒逼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减少污染物排放增量。二突出重点,联防联控。既要突出抓好颗粒物的污染防治,也要注重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多项污染物实行协同控制;既要突出抓好燃煤污染控制,也要加强对扬尘、机动车尾气以及工业、服务业废气的污染治理;实施区域联动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三明确责任,完善机制。建立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施治、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协调,明确责任分工,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共同推进大气污染防

4、治工作。流域污染治理工作,一治河先治污。按照先截污、后清淤,先治污、后景观的顺序推进河道治理工程,消除污水直排现象。二辖区负责,跨界统筹。明确河流整治辖区负责制,对跨界河流实行全域统筹。三完善机制,强化监管。创新环境监管体系和工作制度,增强环境监管能力,扩大社会参与度,落实流域污染防治责任,保障工作成效。 (三)目标任务 20*年*区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在 20*年69微克/立方米、102微克/立方米的基础上分别降低6%、*%,力争分别降低至65微克/立方米、88 微克/立方米,遏制灰霾加重趋势,空气质量得到改善。20*年底前,全区范围内主要河流水质得到明显改

5、善,鱼类可稳定生长,实现“水清、河净、富有生机”的水生态景观; 20*年底前,各流域环境基础设施得到完善,污水收集与处理能力满足流域污染防治实际需要;重点河流水质达到年度改善目标。20*年底前,消除河道内污水排放现象,省控重点河流监控断面水质达到全省年度改善目标。全面实施河道截污整治,消除规划确定的21处污水直排口,配套建设市有关部门下达的排水管网建设任务。 二、大气污染治理(一)调整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总量1.不再审批新上传统燃煤项目,新上项目需要热源的,使用清洁能源或清洁燃料供热。责任单位:*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纲要(20*-20*年)、*市河流污染综合治理规划(20*-20*年),着力治

6、理灰霾污染,改善水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定我区20*年大气和流域污染治理工作措施和实施计划如下: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保障市民健康为出发点,以防治细颗粒物(PM2.5)污染为重点,以“调结构、控燃煤、抑扬尘、治尾气”为着力点,加大监管力度、投资力度、政策力度,着力推动能源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深入开展污染源治理,提升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水平,着力构建大气污染防治责任体系,完善政府主导、企业施治、公众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机制,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科技手段,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流域污染治理工作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保护*、改善水环

7、境质量为目标,以“统筹规划、完善设施、截污治污、恢复生态”为着力点,明确责任、加大投入、理顺机制、强化考核,深入推进流域污染综合治理,不断改善流域环境质量,努力建设美丽*。(二)基本原则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一统筹兼顾,防治并重。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目的,既要打好攻坚战,又要打好持久战。坚持源头预防与末端治理相结合,既要强化污染治理,降低污染物排放存量,又要以环境空气质量倒逼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减少污染物排放增量。二突出重点,联防联控。既要突出抓好颗粒物的污染防治,也要注重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多项污染物实行协同控制;

8、既要突出抓好燃煤污染控制,也要加强对扬尘、机动车尾气以及工业、服务业废气的污染治理;实施区域联动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三明确责任,完善机制。建立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施治、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协调,明确责任分工,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共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流域污染治理工作,一治河先治污。按照先截污、后清淤,先治污、后景观的顺序推进河道治理工程,消除污水直排现象。二辖区负责,跨界统筹。明确河流整治辖区负责制,对跨界河流实行全域统筹。三完善机制,强化监管。创新环境监管体系和工作制度,增强环境监管能力,

9、扩大社会参与度,落实流域污染防治责任,保障工作成效。 (三)目标任务 20*年*区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在 20*年69微克/立方米、102微克/立方米的基础上分别降低6%、*%,力争分别降低至65微克/立方米、88 微克/立方米,遏制灰霾加重趋势,空气质量得到改善。20*年底前,全区范围内主要河流水质得到明显改善,鱼类可稳定生长,实现“水清、河净、富有生机”的水生态景观; 20*年底前,各流域环境基础设施得到完善,污水收集与处理能力满足流域污染防治实际需要;重点河流水质达到年度改善目标。20*年底前,消除河道内污水排放现象,省控重点河流监控断面水质达到全省年度

10、改善目标。全面实施河道截污整治,消除规划确定的21处污水直排口,配套建设市有关部门下达的排水管网建设任务。 二、大气污染治理(一)调整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总量1.不再审批新上传统燃煤项目,新上项目需要热源的,使用清洁能源或清洁燃料供热。责任单位,增加洒水频次,提高保洁标准。更新使用“干湿两用”、“洗扫一体”等新型能源环保型扫路车,在作业中采取洗扫、先洒水后机扫等方式,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非结冰日作业时实行喷雾降尘。定时对城区主要道路进行洒水、高压冲洗,非结冰日主干道每天冲洗 2次,高压冲洗每周3 次,次干道每周冲洗1 次。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完成时限:20*年7 月底(四)继续

11、深化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1.定期组织成品油市场检查,对成品油经营企业经营行为和油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受上级业务部门委托,依法对辖区加油站销售的成品油实施检测。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对象的监管力度,对违规经营行为依法进行处罚。责任单位:区工商局完成时限:20*年 12 月底 2.加大对储油库、加油站、油罐车油气污染治理设施的监管力度,确保设施有效运行。责任单位:环保分局完成时限:20*年 12 月底 3.继续开展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工作。落实国 I黄标车提前淘汰补助政策,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机动车 2017 辆。加快淘汰财政供养单位的黄标车。研究出台国排放标准黄标车提前淘汰补助政策。落实*省机动车排气污

12、染防治规定(*省人民政府令第267 号)关于黄标车禁行的规定。责任单位:环保分局、区财政局完成时限:20*年12月底(五)加强重点行业废气污染治理1.加强工业扬尘、粉尘治理。督促燃煤企业建设封闭式煤场、渣场,督促工业企业物料、废渣堆场完善防尘措施,完成6 个工业扬尘治理项目,华电*发电有限公司开展煤场封闭改造工作。20*年石炭线煤场完成防风抑尘墙建设,20*年实施车辆出场冲洗轮胎、煤堆覆盖和喷淋。责任单位:环保局完成时限:20*年12月底2.加强服务业大气污染控制。开展餐饮业油烟污染专项治理,开展餐饮业环保审批改革试点,强化执法监管。20*年试点汽车4S店喷漆房有机废气治理;20*年在重庆路汽

13、车大道开展喷漆房有机废气治理工作。责任单位:环保分局完成时限:20*年 12 月底 (六)加强城乡绿化生态建设加强城市绿带屏障建设和城市裸露土地绿化工作。加快城乡结合部、道路、铁路两侧的防护林带建设;开展城市绿荫行动,推进城市绿道建设,通过道路绿带、滨水绿带、步行道等形式形成绿色生态走廊。加大城区裸露土地的绿化建设力度,全面排查现有闲置地、裸露地和边角地、以及人行道树木缺株死株,加快补绿添绿,恢复绿化,实施浮山、双山等山头绿化整治,有效解决“因裸致脏、由露扬尘”。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完成时限:20*年12月底 三、流域污染治理 (一)整治污染河流,消除污水直排1.按照全市河流污染治理规划,制

14、定河道综合整治工作计划和整治工程方案,优先安排截污治污整治任务,明确工作要求和时间进度,确保完成年度目标。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完成时限:20*年 4月底2.做好有关河道整治项目主体责任下放各项工作的接收。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完成时限:20*年 6月底3.组织实施河道截污工程,完成水清沟河等河道截污整治任务,沿河没有排污管网的,建设截污箱涵,使沿河污水得到全部收集与处理。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完成时限:20*年12月底4.整治规划已确定的21处污水直排口,组织开展河道环境日常巡查监管,对新发现的污水直排口及时整治。责任单位:环保分局、区城市管理局完成时限:20*年 12 月底 5.配合市有关

15、部门在*河、*河下游等重点河流实施垃圾清理、清淤、防洪、蓄水、绿化景观等一体化综合整治,改善重点区域环境面貌,突出生态效应和民生效益。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完成时限:20*年12月底(二)完善城市排水管网,提高污水收集能力按照市有关部门下达的排水管网建设计划,建设完善排水管网,解决管网不配套、不衔接、不贯通等突出问题;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完成时限:20*年 12 月底 (三)加强排水企业污染治理和监管,严格环境准入1.加强涉水建设项目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管,对污水管网不配套、不贯通、不衔接和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区域,不予审批新建涉及水污染排放的建设项目。责任

16、单位:环保分局完成时限:长期要求 2.强化重点涉水企业在线监控。推行重点涉水企业排污信息公开。监督指导排水企业实施清洁生产,鼓励企业实施尾水深度处理、中水循环利用,减少尾水排放。责任单位:环保分局完成时限:20*年12月底3.强化刚性执法监管。全面推行网格化执法监管模式,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每季开展“整治违法行为保障群众健康”专项执法行动。环保、公安部门联勤联动执法,坚决打击环境污染犯罪,对恶意倾倒污水、破坏污染防治设施等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追究刑事责任。责任单位:环保分局、公安分局完成时限:20*年 12 月底 4.加强河流断面水质监测,定期通报水质状况。实行断面水质达标交接,理清上下游污染责任。落实“超标即应急”制度,发现超标快速查清污染来源,限期整治达标。对没有按期整治达标的,实行挂牌督办、限批、约谈等措施。责任单位:环保分局完成时限:20*年12月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