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汇报(多媒体文字稿)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272855 上传时间:2017-1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汇报(多媒体文字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区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汇报(多媒体文字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区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汇报(多媒体文字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区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汇报(多媒体文字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区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汇报(多媒体文字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汇报(多媒体文字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汇报(多媒体文字稿)区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汇报(多媒体文字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首先,我代表大港区委、区政府,对王局长率领的创建国家卫生区考核鉴定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大港区地处天津市东南部,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和石油化工基地,面积1113.83 平方公里,城区建成区面积 41.95 平方公里,其中区政府所在中心城区面积 19.03平方公里,人口 40 万。建区 25 年来,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持续发展,2017 年完成区域生产总值153.6 亿元,其中区属生产总值53.2亿元;实现三级税收 34 亿元,其中区级财政收入4.48亿元。“十五”期间,区属GDP 和财政收

2、入年均增幅都在20以上。社会全面进步,城市载体功能完备、生态环境优良,实现了由盐碱荒滩向滨海花园式城市的转变。相继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区等荣誉称号,2017 年被确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一、主要工作(一)创卫历程1989年全国爱卫会下发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的通知后,我区大力开展系列创建活动。1992年 12 月区政府批转了区创卫办制定的大港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达标区规划(1993 年-1995 年)。1994 年1 月被天津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领导小组命名为初验基本达标区,同年 12

3、 月被命名为复验达标区。2017年初我们提出创建国家卫生区的奋斗目标,并在 2017 年通过市爱卫会考核,被命名为天津市第一个市级卫生区。2017 年4 月上旬,全国爱卫办组织专家组对我区创卫工作给予了精心指导,创卫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根据专家组意见制定整改方案,逐项推动落实。(二)主要工作1、统一思想认识,始终把创卫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几届区委、区政府认识到,创卫符合区域发展的迫切需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创卫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和载体,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通过创卫塑造城市形象,改善区域卫生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维护群

4、众切身利益。全区各部门、各单位紧密结合各自职能,真正做到“三个结合”:创卫工作整体安排、分步实施,把年度重点工作、重点工程与实现创卫目标相结合;通过市场化运作,多渠道筹集创卫资金,把加大投入和创卫达标相结合;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的关系,把部门工作和创卫整体工作相结合,形成了全区齐动员、创卫一盘棋的思想共识。2、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创卫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区委、区政府多次在区委书记办公会、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和区长办公会上进行专题研究,把创卫工作确定为“一把手”工程,形成领导抓、抓领导的工作机制。五大机关区级领导全部参与指挥协调创卫工作。区委将创卫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

5、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实施过程监督。2017年初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区委、人大、政府、政协、纪检和驻区大企业有关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实体化办公室。2017年初我们根据工作需要作了进一步充实调整,由区领导任组长,成立了 8个推动组,副区长按工作分工负责分管工作的创卫。2017 年创卫进入攻坚阶段后,从区委、区政府及有关专业部门抽调骨干力量,成立了创卫指挥部,由常务副区长任总指挥,坚持每周一次例会制度,推动创卫工作不断向纵深开展。区属各单位、驻区大企业和驻区部队也都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为创卫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3、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城市载体

6、功能按照“财政拨、社会筹、市场运作”的思路,近几年累计投入近百亿元,大规模进行城市环境建设,做到年年有目标、年年有变化。建设方便快捷的道路网络。今年新建维修道路 30 条,城市交通形成了“三纵三横”为主干线,内部畅达、外部环绕的路网格局,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4.47 平方米。建设合理完备的配套设施。2017 年开始投入5300万元建设垃圾处理场;2017年采取 BOT方式建设日处理能力 10 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同年运用集合式信托投资方式募集资金 9000 万元进行城区雨、污排管网建设,现都投入使用。建设独具特色的绿化景观。累计投入 3亿多元,新建绿地300 余万平方米,植大树100 余万株;投入 8000 万元建设占地 1000 亩,绿化面积 46 的示范生活小区。目前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1 2 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