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农村创建工作调研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272842 上传时间:2017-1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农村创建工作调研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区农村创建工作调研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区农村创建工作调研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区农村创建工作调研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区农村创建工作调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农村创建工作调研(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农村创建工作调研关于对我区农村创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xxxx 区历来非常重视农村环境创建工作,建区之初,通过三年多的集中整治,消灭了暴露垃圾、露天粪坑、河道漂浮物等农村环境顽症,使全区农村环境焕然一新,之后又实施了河长制、路长制、生活污水接管等一系列措施,使全区河容河貌、路容路貌、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年我区根据省委在全省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中提出的苏南地区要在2017年底前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目标要求,结合全区村庄环境实际,再度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区七个镇(街道)的重要窗口地带自然村墙面出新工作已经完成,累计出新 283.2295 万平方米,投入资金4413.7

2、25万元。村庄环境整治镇、村两级累计投入整治资金9043.744万元,共清理乱搭乱建4.6299万平方米,清理乱堆乱放 14293处,新增生活垃圾箱 1414 个,清运垃圾 12.7 万吨,道路新筑和修补 3.0668 万平方米,35个村开展生活污水处理,村庄绿化18.551 万平方米,河道清淤5.92万立方米,建筑物出新153.9 万平方米。 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客观分析,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乱堆、乱放、乱搭建仍然较普遍。尤其是房前屋后鸡棚、鸭棚、丝瓜棚等乱搭建,树枝、木头乱堆放作为历年农村整治过程中的老问题,虽有缓解,远没有根除。二是垃圾处理不及时。部分村庄长效管理制度未

3、得到有效落实,从而造成村(社区)的垃圾不能做到日产日清,特别是建筑垃圾乱倒乱堆得不到及时清理。三是村级农贸市场管理不规范。为方便村民买菜购物,村(社区)大都建有农贸市场,但由于村(社区)自主管理不到位,致使村级农贸市场在这次村庄整治中成为问题的集中点。四是公用设施管理存在缺位。由于部分村对长效管理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前几年农村创建中的村级景点、绿化养护在后续管理过程中不到位,缺株、死株、花坛变“菜坛”、“草坛”现象较多,文体设施、公厕、化粪池、垃圾箱等基础设施破损得不到及时修缮。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认识程度不足。毕竟村庄整治是阶段性工作,而日常管理是天长日

4、久长效性工作。在这次村庄整治过程中,我们明显感到部分村(社区)领导对农村创建工作艰巨性、长期性的认识存在偏差,重建设、轻管理,重突击、轻长效。二是发动群众不够。由于宣传发动不够,部分群众对搞好环境卫生的主体意识淡薄,认为环境整治是政府的事情,因此很少主动参与,甚至出现反感、阻碍、刁难的情况。尤其是我区外来人口日益增多,给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带来了诸多新的困难和复杂性。三是管理机制待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的好坏还是依赖于行政推动力,领导重视了、关注了,卫生秩序就好一些;忽视了,一段时间不抓了,卫生就回潮。管理靠整治、卫生靠突击的传统方式还没有根本扭转,管理的长效机制还有待于真正建立。四是资金保障不足。目

5、前大部分农村的集体经济薄弱,经济来源少,筹资途径较窄,从而导致正常的卫生保洁、垃圾清运、绿化养护、河道保洁、市政维护等经费难以足额有效保证。如目前我区垃圾箱的承包价格偏低,据初步统计,一个行政村平均有垃圾箱60只左右,每年每只垃圾箱年承包费全区平均 800多元,低的仅300 多元。据了解,目前滨湖区、新区已经实现村(社区)垃圾机械化收集全覆盖,锡山区也在全面推行中,其一个垃圾桶的年承包费用达到 1600 元左右,大大超出我区的承包价格。五是人员待遇偏低。我区村级环卫人员年收入一般在6000元左右,部分村级收入较低的村(社区),如开发区古庄村、堰桥街道新街社区、玉祁街道玉东村、洛社镇绿化村、阳山

6、镇普照村等村级环卫人员年收入仅20xx元左右。由于我区村级保洁人员普遍存在人数少、年龄大、待遇低等问题,导致我区大部分村(社区)保洁是一天一清扫,少数二、三天一清扫,工作时间基本为24 个小时,而遇到沿线有大量偷倒的生活垃圾或建筑垃圾时,村(社区)往往要等上级领导检查、重大活动、检查考核时才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突击清理。 要巩固和拓展村庄整治的成果,必须多管齐下,完善和发展长效管理的支撑体系。为此我们建议,在村庄整治工作中,应上下合力,做到“五个落实”:一是长效管理队伍的落实。每个村(社区)要配备 23名城管工作站管理人员,按1 个自然村 1-2名保洁员的比例配足环卫保洁员,并配备一定数量的绿化养护和河道保洁人员。在配足人员的同时,要培训提升人员素质,提高工资待遇,从而逐步建立一支人员稳定、作业规范的长效管理队伍。二是经费的落实。要做好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资金保障是首要因素。环卫经费要作为一项刚性支出,每个村年初就要列入支出预算。区、镇应适当给予补贴和支持。三是监督考核机制的落实。要彻底解决农村环境管理中存在的“整治回潮再整治 1 2 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