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人才强企工作意见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270247 上传时间:2017-12-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推进人才强企工作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加快推进人才强企工作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加快推进人才强企工作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加快推进人才强企工作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加快推进人才强企工作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快推进人才强企工作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推进人才强企工作意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快推进人才强企工作意见加快推进人才强企工作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72020年)精神,大力实施科教与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现就加快推进人才强企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主导相结合、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创新型人才开发与应用型人才相结合,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培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海外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科技型企业家、工程技术研发人才、职工技能人才”

2、等五种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大幅度提升企业人才素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引领企业做优做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主要目标。到 2017 年,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企业人才队伍,努力使*企业创新能力持续走在苏中前列,竞争优势更加明显,成为创新创业人才的主要集聚高地。全社会研发(r d)投入占gdp 的比重达到2.5%,全市人才总量达到 23.8 万人,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达到 1300 人,企业人才达到 16.5 万人,高层次人才达到 8000 人,高级工以上的技术人才达到技术工总量的 20%以上。高新技术产值达到1000 亿元,比重达到36%。二、

3、培养造就“五高”企业人才1.以创新团队为重点,着力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围绕发展创新型经济,组织实施“双创”人才工程,推进“双创计划”、特聘教授计划、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加快培养引进一批能够开展综合性科技攻关、攻克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开发战略性产品的企业科技创新团队和掌握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重视发挥企业引才用才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与高校、地方政府共建各类创新创业载体,通过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集聚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围绕经济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以中高级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开展知识更新培训,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根据“雉水英才

4、”工程对创新团队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给予奖励。2.以战略企业家为重点,加快培育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根据我市九大产业振兴规划和“千百亿企业”打造目标,全面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着力培育一支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且有较强引领辐射能力的“龙头” 型企业家。由市人才办牵头,积极组织实施企业家系列培训计划,重点建立三个平台,即:*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72020年)精神,大力实施科教与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现就加快推进人才强企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5、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主导相结合、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创新型人才开发与应用型人才相结合,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培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海外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科技型企业家、工程技术研发人才、职工技能人才”等五种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大幅度提升企业人才素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引领企业做优做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主要目标。到 2017 年,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企业人才队伍,努力使*企业创新能力持续走在苏中前列,竞争优势更加明显,成为创新创业人才的主要集聚高地。全

6、社会研发(r d)投入占gdp 的比重达到2.5%,全市人才总量达到 23.8 万人,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达到 1300 人,企业人才达到 16.5 万人,高层次人才达到 8000 人,高级工以上的技术人才达到技术工总量的 20%以上。高新技术产值达到1000 亿元,比重达到36%。二、培养造就“五高”企业人才1.以创新团队为重点,着力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围绕发展创新型经济,组织实施“双创”人才工程,推进“双创计划”、特聘教授计划、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加快培养引进一批能够开展综合性科技攻关、攻克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开发战略性产品的企业科技创新团队和掌握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层次创新

7、创业人才。重视发挥企业引才用才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与高校、地方政府共建各类创新创业载体,通过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集聚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围绕经济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以中高级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开展知识更新培训,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根据“雉水英才”工程对创新团队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给予奖励。2.以战略企业家为重点,加快培育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根据我市九大产业振兴规划和“千百亿企业”打造目标,全面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着力培育一支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且有较强引领辐射能力的“龙头” 型企业家。由市人才办牵头,积极组织实施企业家系

8、列培训计划,重点建立三个平台,即并配套出台*市技能大师(名师)带徒传艺奖励(试行)办法和*市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成果奖评选(试行)办法,鼓励高技能人才领办工作室,由政府给予一定启动资金,激励高技能人才工作室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和技术攻关。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鉴定补贴和表彰奖励制度。对高级工实行 80 元/人培训鉴定补助,对技师、高级技师分别补贴 1000 元、1500 元的培训鉴定评审费,对完成高技能培养任务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定期组织开展优秀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对*市有突出贡献的高级技师、技师、技术能手给予奖励。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每年安排专项费用支持行业和规模企业开展技能竞赛,

9、岗位练兵和技术创新活动,对于获得市级以上技能大赛冠军的,授予“*市技术能手”称号、参加南通市级大赛前 2名、获得省级一类大赛前 5名、国家级一类大赛前10名的,给予一定奖励;同时对该企业进行表彰,并给予高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每年组织一次评选活动,对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给予表彰奖励。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讲究实效的原则,支持部分具备条件的企业、技工学校和职校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逐步建立数控技术、汽车维修、船舶、机电、化工、电焊、服装等专业特色鲜明的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加快建设公共实训基地,立足我市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建设技能含量

10、高、体现科技发展前沿技术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面向社会提供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服务。设立企业高技能人才津贴制度,由企业对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每年分别给予 2400 元、1200 元和 600元津贴,税前列支。三、营造人才强企的良好环境1.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要优先用于支持企业人才引进开发,其比例不低于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总额的 50%。财政支持企业发展的其他专项资金中,要安排一定的比例用于企业人才培养。积极发挥财税政策导向作用,通过税收减免、贴息等手段,鼓励企业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开展企业人才发展资金使用效益评估,提高投入产出效益。2.强化企业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

11、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社会组织建立人才发展基金,多形式投资人才资源开发。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人才发展资金,用于企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开发。企业承担的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建设经费中,应安排专门比例用于人才培训。不断增加职工教育经费投入,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提足用好教育培训经费,并根据情况适当调高提取比例。3.引导人才向企业集聚。实施“企业博士集聚计划”,开展教授博士进企业活动,对到企业工作的博士研究生给予专项资助。依托国家“”、省“双创计划”引才计划和“雉水英才”计划,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到企业创新创业,提升企业人才国际化水平。鼓励企业以项目为纽带,采取咨询、兼职、项目聘用、技术合作

12、、人才租赁等“柔性”引才方式,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对企业招用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实施大学生创业计划,构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绿色通道”。4.扶持高层次人才创业。对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给予启动扶持资金,帮助协调解决相关落户、资金、土地、项目等问题,优先支持引进对象申报省级科技计划和人才计划项目,优先支持所在企业申报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和各类引导扶持资金。在政府建立“四个 1000 万元”基金的基础上,再建立2017万元的“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专项资金,其中1000万元用于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1000 万元用于建立科技创新种子资金,鼓励扶持创

13、新创业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加快发展各类创投机构,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业贷款等业务的规范发展,完善知识产权、技术等作为资本参股的措施,支持和鼓励高层次人才领办和创办科技型企业。对科技人才创业项目实行税收减免,将科技创新产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同等条件下优先获得政府采购合同。5.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建立政府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对企业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等人才培养和研发平台,给予专项资助,其中,院士工作站按文件规定足额匹配,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专项资助和奖励经费做到逐年递增,兑现到位。支持企业与

14、学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实行“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依托企业承担的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和省重点人才工程以及科研、工程、产业攻关等项目,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创新人才。对企业接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等实行财税优惠政策。申报一批科技企业家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6.激发创新活力。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鼓励人才创新创业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机制。健全企业人才产权激励机制,推行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办法,重点向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倾斜。引导企业对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形式,鼓励企业对高

15、端人才按国际标准支付报酬。完善企业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市委、市政府评选的各类优秀、先进获奖的人才项目中,企业人才要占一定的比例。7.完善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在企业退休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养老金。研究制定企业人才补充保险办法,支持企业为各类人才建立补充养老、医疗保险,设立人才社会保障基金,建立重要人才政府投保制度。加大人才公寓建设力度,完善人才公寓租售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企业人才开展研发、项目承包、创业、兼职、流动等活动的法律保护力度。依法保护承担国家重点工程、涉及国家秘密和企业核心技术或商业秘密的人才及其合法权益。四、加强人才强企工作的组织领导1.建立工作机制。建立由市委统一领导,市

16、人才办牵头总抓、统筹协调,发改、科技、人社、国资、财政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的领导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局面。各镇(区、园)、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人才强企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人才强企工作考评机制,制定与产业、企业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强企工作措施,分步实施,扎实推进。2.加强基础工作。完善企业人才资源统计、需求分析和信息发布制度。探索建立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人才服务便捷高效、政府管理职能规范有序的企业人才服务体系。建立优秀企业家人才库、职业经理人才库、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库、技师人才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作用,促进企业人才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合理流动。3.营造舆论氛围。注重发现和推广先进典型,广泛宣传各地行业先进企业引进、培养和使用人才的成功经验,宣传作出突出贡献企业人才的先进事迹,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编辑:露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