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思 有行 有味——一节探究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5270137 上传时间:2017-12-1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3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思  有行  有味——一节探究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有思  有行  有味——一节探究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有思  有行  有味——一节探究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有思  有行  有味——一节探究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思 有行 有味——一节探究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思 有行 有味——一节探究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期 潘龙生:有思有行有味 31 有思 有行 有昧 一节探究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潘龙生 (盐城市第一中学江苏盐城224005) 1探究课的背景 自江苏省盐城市高三模拟考试实现网上阅卷 以来,每次在阅卷前都要进行阅卷大组长培训,期 间命题组会就试卷的讲评举办专题讲座或课堂实 验教学笔者参加了南京、盐城2013届高三第一次 模拟试卷的命制,在阅卷培训期间应邀开设了一节 以其中第18题第(2)小题为载体的探究课之所 以选择该题,原因有这样几点:(1)该考题考查的 思想方法具有典型的江苏省数学高考解析几何的 特征,对高三复习有很好的导向作用;(2)本题的 思路解法看似单一,实质在研究的深人上可以得

2、到 更好的优化;(3)该题的推广、拓展、变式均有较大 的空间,是一个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好素材在整节 课中,笔者始终坚持从生成、引导、释惑、“让”“放” 等角度思考教学策略,落实课堂行动,从而提升了 探究品味,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将这节课的 探究实录及个人思考呈现如下,期待与同仁们共同 探讨 题目 如图1,在平面直 角坐标系,coy中,已知椭圆 c: + =l(nb0)经过 “0 点 (3 , ),椭圆的离心 一 国 乡 图1 率e= , , 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 (1)求椭圆C的方程 (2)过点 作2条直线与椭圆C分别交于相 异点A,B,若LAMB的平分线与Y轴平行,试探究 直线AB的斜率是

3、否为定值?若是,请给予证明; 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2013届江苏省盐城、南京第一次模拟考试第 18题) ,2 2 (第(1)小题答案: + =1,过程略) 1n 2初步猜想,课堂生成不放过 探索性问题是教育改革倡导的一类热点问题, 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而灵活的思维能力遵循希尔 伯特的解题指导思想“在讨论未知数学问题时,我 相信特殊化比一般化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笔者 决定先引导学生从特殊情形人手,降低难度,简化 问题,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 师:在用基本方法探索定值问题前,我们一般 会做哪些前期工作? 生1:从特殊情形人手,先将可能存在的定值 求出,这样就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师:很好,具体说说

4、你的步骤 生1:不妨取直线MA和MB的斜率分别为1 和一1时的特殊情形,它们的方程分别为Y= 一 2 _和Y=一 +4 ,与椭圆方程分别联立求得点 A, 的坐标,这样就可以得到直线AB斜率可能的 定值 生2(迫不及待地):如果从特殊情形思考,不 一定要联立方程解交点,想象一下,假如直线MA 和MB无限趋近于与 轴垂直,点A和点 就接近 重合,那么研究的直线斜率就是椭圆在重合点处的 切线斜率,用导数知识就可以很快解决 师(为之一振):利用极限思想,转化为切线斜 率,非常有思想,请同学们一起动手来解一解 巡视了一会,笔者将一解答比较完整的过程作 了投影展示 g -d+ =l得 Y 4一可 广: 由

5、Yb0)上一定点 作2条直线与椭 a 0 圆c分别交于相异点A, ,若LAMB的平分线与Y 1 轴平行,则直线AB的斜率为定值 -) 1 师:你确定一般情况也是吗7 ) 生(不好意思):不确定,猜的 师:给你一个建议,为了稳妥起见,我们可以将 2 2 结论改为:过椭圆c: +告=1(0b0)上一定 a O 点 作2条直线与椭圆C分别交于相异点A,日, 若LAMB的平分线与Y轴平行,则直线AB的斜率 34 中学教研(数学) 敢于拓展延伸 才有精彩纷呈 对一道数学联考题的探究 杨志芳 (新登中学浙江富阳311404) 虞关寿 (鲁迅中学浙江绍兴312000) 考题是命题者慎重考虑、精心打磨而成的结

6、 晶一道好的试题不仅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 度,更能考查学生的能力考题中蕴含的数学思想 和方法,对今后处理问题有广泛的辐射功能和很强 的示范作用因此重视对考题的研究,探索问题的 本质是习题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 1考题展示 例1 已知抛物线y =2px(P0)的焦点为 F,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点,且其纵坐标为4, I PFI=4 (1)求抛物线的方程; (2)设点A(x,Y ), ( :,),2)(其中Y 0,i= 1,2)是抛物线上的2个点,APB的角平分线与 轴垂直,求APAB的面积最大时直线AB的方程 (浙江省五校2013届高三下第二次联考文科 试题) 2基本解法 解 (1)易求得抛物线方程

7、为Y =8x(过程 略) (2)由第(1)小题知点P的坐标为P(2,4),因 为APB的角平分线与 轴垂直,所以PA,阳的 倾斜角互补,即PA,PB的斜率互为相反数设直线 PA的斜率为k,则PA的方程为 Y一4=k( 一2), 由题意知k#O,把 =等代入得 。一8),+3216k=0 (1) 设A(x。,Y ), ( ,Y ),则4,Y 是方程(1)的2个 根,故 yl+4=鲁, 即 y =詈_4, 同理可得 y =一鲁一4, 易知 = 一1 为定值这样也留给我们一个探究的悬念和 空间,怎样? 学生齐笑,鼓掌 师:能尝试通过改变条件或结论,写出它的一 个变式吗? 由于有了推广形式的参考,不久

8、,便有学生给 2 ,2 出了这样的变式:经过椭圆c: + 1上一点 (3 , )作2条直线与椭圆c分别交于相异点 A,B,若直线AB的斜率,则AMB的平分线与Y 轴平行 师:同样,这个形式目前也还是一个猜想著名 数学家波利亚在其论著数学与猜想中指出,在 你证明一个数学定理之前,必须猜到这个定理现 在你们已经迈出了猜想的一小步,相信你们也会走 上成功的一大步 学生群情激奋,跃跃欲试 教学思考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笔 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恰到好处地启发学生 主动学习,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要敢于 放手、舍得让位,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绝不包办 代替正如杨辉所言:“好学君子自相触类而考,何 必尽传”,相信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在这一“放”与一 “让”中被点燃 参考文献 1 胡炯涛数学教学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 版社。1996 2 刘丽群,石鸥课堂讲授策略M北京: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 王弟成高三数学教学中需改进的四种教学 行为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0 (9):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