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及策略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260077 上传时间:2017-1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及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村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及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村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及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村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及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及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及策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及策略农村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及策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的教学质量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家庭教育许多因素都影响着孩子的发展,有的明显一些,有的更隐性一些。因此,农村家庭教育也要着眼未来,积极创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教育氛围。一、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1、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庭教育空白或不全。近年来,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许多农村学生家长纷纷外出打工,这部分学生或与祖父母一起生活,或寄养在亲戚朋友家中,由他人代为照料。而这些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尚未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待掌握,自控能力还比较弱。此时,家庭教育的空白或不全成为影响孩子健康成

2、长的重要原因。2、部分家长的思想认识落后。随着改革开放,一些文化素养不高的小商人纷纷富了起来。一些短视的家长认识不到知识的重要性,认为不读书也有饭吃,甚至发财,加上近几年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认为读书没有出路。农村重男轻女的陈旧思想在部分家长身上依然存在,认为女孩子学习再好、知识再多也留不住,有的甚至干脆让女孩子中途辍学,省出钱来供男孩读书。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学生家庭中有 20.6%的家长偶尔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有52.1%的家长从未问过孩子的学习,经常过问孩子学习情况的仅占 12.3%。有些家长从来不到校或向老师了解子女在校学习情况,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个班级,对孩子学

3、习成绩就更不清楚了。3、家长的自身素质太低。因为历史原因、经济条件、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好多学生父母读书不多,文化程度较低。通过调查,在农村家庭教育主要承担者中,仅有7.1%是高中学历;有 53.6%是初中学历;35.7%是小学文化,文盲占3.6%。有相当一部分家庭教育承担者缺少进行家庭教育的能力;有些家长对子女教育束手无策,只能听自任之,全部推给学校。4、缺少科学的教育方法。通过调查发现,一部分家长溺爱孩子,只管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而对孩子的学习则很少过问,认为教育责任在学校,提供吃穿是家长本份。家长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分数代表一切的思想十分严重,见到达标测试等辅导资料统统买回,逼着

4、孩子去完成,给孩子造成精神压力和过重的学业负担,久而久之,孩子对学习再无兴趣,一见到作业就反感。二、创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教育的策略。1、不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调查了解到,在外打工的学生父母有相当一部分春节时都会回家探亲。学校可以及时召开家长会,通过他们去影响其他家庭成员。2、经常深入家访。针对农村忙时多、闲时少的特点,教师经常性的到学生家去,到田头去,到学生家长劳动的地方去,互通情况,主动争取学生家庭的配合。3、采用“家校联系卡”建立联系。用“家校联系卡”定期向学生家庭通报学生在校的学习表现,并请家长通过填写“联系卡”及时了解孩子在家表现。4、“家长学校”正常开展活动。学校开办“家长学校”

5、,定期开展家教方面的讲座、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承担者的素质。5、倡导构建“学习型”家庭。调查发现,在农村绝大多数家长文化层次不高,学习观念淡薄,所以家长要不断学习。家长文化素质提高了,对于孩子学习上的辅导质量也提高了,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6、家长合理进行教育投入。家长每天要做出合理的安排,把自己时间毫不吝惜的给孩子一些,和孩子一起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和孩子一起读书,共同讨论书中的情节;辅导孩子学习,或点拨、或鼓励,感受孩子的发展变化。合理地在孩子身上花点钱,让孩子买喜欢的图书,创造各种机会让孩子去游览,发展孩子的特长,让他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提高。

6、7、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为使孩子拥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在教育的方式上要统一,能提出适合孩子特点的正确到位的教育期望,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目标。家长要改变一些不良习惯,做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督促小孩的健康成长。8、关注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理问题特别严重,作为家长要慎重自己的婚姻,尽量给孩子以完整的家。如果成为单亲家庭,家长要理智、适度地爱孩子,不要因为心理愧疚而过分溺爱孩子。家长也应当明确,一个孩子既要有母爱,也要有父爱,二者缺一不可,要允许孩子定时到父亲或母亲那里去。也可以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孩子适当的影响,让其性别角色得到良好的发展,培养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作为教师要满腔热情地去关心这些学生,经常与其交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摆脱自卑,让他们体会到温暖、愉快和信任。9、重视教育合力的形成。家长要主动、积极地向老师了解各方面的情况,针对孩子表现,采取相应的措施。学校也要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优势。通过设立家长学校,印发家教知识,给家庭教育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通过家长会,密切同家长的联系和沟通,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拧成一股合力,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教育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