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之切脉方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25248 上传时间:2016-11-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入门之切脉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医入门之切脉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医入门之切脉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医入门之切脉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入门之切脉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入门之切脉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在临床中,基本上来个病人就把手脖伸到诊桌上让中医大夫号脉,但辩脉是很复杂的,脉学共有27 种,但作为非专业人员,掌握以下 10 种现象就足够了,也比较容易理解。 人体的五脏,就是说, 左手的寸、关、尺对应人体的心、肝、肾, 右手的寸、关、尺对应人体的肺、脾,命门 从这个角度入手比,沉浮滑容易多了。号脉时左手寸脉能摸到 代表心脉正常 摸不到说明心血不足 大多都有心悸接不上气的现象左手关脉 正常为不强不弱 太强说明肝气太盛,太弱也不行大多有胃炎一类的病左手尺脉太弱头上不是头晕就头痛或头脑不清醒,有时我分不清就说患者头有问题。 右手寸脉 太弱为肺虚 一般有咳嗽现象 太强也不行。 右手关脉 太弱为脾

2、弱 有便溏 腹痛一类 太强 左手关脉弱的话胃炎是跑不掉的。右手尺脉弱 大多腰痛 身上沉困。 以上是一点心得,希望为大家指点方向,请深资中医,老中医们不要把我批评的体完无肤。戏说脉诊 告诉你一个秘密,教你轻轻松松学中医,自自在在学脉诊,也许,你从这里起步,开始了你的学习中医的生涯,成为一名上好的中医大夫。一个好的中医大夫就是一座医院,带着三个手指头可以走遍天下,这是西医永远也做不到的。闲话少叙,书回正传: 学习脉诊首先从实用脉诊开始,从习以为常入门。实用脉诊分:大小,快慢,硬软,浮沉,匀乱。10 种,有人要问了,书上有几十种,你的才 10 种,有否搞错?错不了!这是脉学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点东西

3、,写出来供大家欣赏多了繁琐,少了不够,要明白看下去就知了。 1、脉大小。主管察气。脉大气旺,脉小气虚。(看,多简便呀!) 2、脉快慢。主管察精,脉快精虚,脉慢精足。(现在脉慢的人不多了,只有初中生,军人,运动员了。) 3、脉硬软。主管察火,脉硬火多,脉软火少。(太简便了吧?) 4、脉浮沉。主管表里。(亦可说阴阳)脉浮表症,脉沉里症。(一目了然,简单得不可思义呀!) 5、脉匀乱。主管察安危。脉匀则生命及心脏平安,脉乱则生命及心脏危险。(太直观了!) 例如:肝硬化的脉,是快、小、硬、沉,(两关独居中)。套入脉理,则为精亏,气虚,火多,里即病在内脏,两关微浮一些,为气火位于肝胃,(我又把它戏为黄豆脉,一切癌症艾滋病白血病均为黄豆脉),你叫我看病,不用你出声,我一看脉就能说出你有什么病,好玩吧 ? 比如感冒的脉: 大,浮,硬,快,套入脉理,为气旺,病表(表即躯体感冒属表症)火多,精亏,看到这样的脉,你说你肚疼,那你在说谎,一摸你的脉,你体内隐藏的病,便无处躲藏,现形毕露,好玩吧?只要你到了这种水平,心情就愉快了。 当你学习实用脉诊学好之后,你再继续学习经典,学习李时珍的李频湖脉诀,王叔和的脉诀,大学教材中医诊断学难经等,到那时你就是一个诊脉高手,诊病断病如举手之劳,爽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中医/养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