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油盘受力分析与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5228689 上传时间:2017-12-12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58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油盘受力分析与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配油盘受力分析与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配油盘受力分析与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配油盘受力分析与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配油盘受力分析与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配油盘受力分析与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油盘受力分析与设计(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攀枝花学院毕业设计 8 斜盘力矩设计目 录前言一 制造技术毕业设计的目的 4二 制造技术毕业设计的基本任务与要求42.1设计任务42.2毕业设计基本要求 4三 毕业设计说明书的编写4四 工件的结构分析.5五 工艺工序安排.7六 切削用量的确定9七 夹具体的设计.105 配油盘受力分析与设计 135.1配油盘受力分析 145.1.1压紧力 yp 165.1.2分离力 fp 175.2配油盘设计 175.2.1过渡区设计175.2.2配油盘主要尺寸确定175.2.3验算比压p比功pv 176缸体受力分析与设计176.1缸体的稳定性176.2缸体主要结构尺寸的确定186.2.1通油孔分布圆半径 fR

2、 和面积F 186.2.2缸体内外直径 1D 2D 的确定 186.2.3缸体高度H 187 柱塞回程机构设计1 98斜盘力矩分析 198.1柱塞液压力矩 1M 198.2过渡区闭死液压力矩198.2.1具有对称正重迭型配油盘208.2.2零重迭型配油盘218.2.3带卸荷槽非对称正重迭型配油盘218.3回程盘中心预压弹簧力矩 3M 228.4滑靴偏转时的摩擦力矩 4M 22攀枝花学院毕业设计 8 斜盘力矩设计8.5柱塞惯性力矩 5M 228.6柱塞与柱塞腔的摩擦力矩 6M 238.7斜盘支承摩擦力矩 7M 238.8斜盘与回程盘回转的转动惯性力矩 8M 248.9斜盘自重力矩 9M 249

3、变量机构269.1手动变量机构269.2手动伺服变量机构279.3恒功率变量机构279.4恒流量变量机构27结论 29参考文献30致谢 31前 言用以控制流体(液体、气体、气液或固液混合体)流量、压强和流向的装置。简称阀。通常由阀体、阀盖、阀座、启闭件、驱动机构、密封和紧固件等组成。阀门的控制功能是依靠驱动机构或流体驱使启闭件升降、滑移、旋摆或回转以改变流道面积的大小来实现的。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器具中。阀门的基本参数是工作压力、工作温度和口径。工业管道的各种阀门,常用公称压力pN(在规定温度下允许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和公称通径DN(阀体与管子联接端部的名义内径)作为基本参数。阀门主要

4、有密封、强度、调节、流通、启闭等性能,其中前二者是一切阀门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能。为了保证阀门的密封和强度,除了必须遵守有关标准规定合理地进行结构设计、确保工艺质量外,还必须正确地选用材料。Abstract:This designcomponentsareabeamholder.SelectstheQT40-10 steel.Accordingtothecomponentsshape,thesizeprecision,theproductioneconomicefficiencyandsoonvariousaspectsmultianalysis itsprocessingcraft,usesth

5、especialpurposemachineprocessing much.Throughtothecomponentsanalysis,thisaxisrequiredaccuracyishigh,the workingproceduresuitablecentralism,therequestissmooth,thereforeselectsthetoolandthesizewants.Finallycarries ontheexaminationtothecomponents.Inordertoachievethecomponentsprecisiontherequest.攀枝花学院毕业

6、设计 8 斜盘力矩设计Key word:Jig,examination,technologicaldesign1制造技术毕业设计的目的机械制造技术毕业设计是培养机械工程类专业学生应职应岗能力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它要求学声能全面综合的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时间知识,进行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的设计。其基本目的是:(1)培养工程意识。(2)训练基本技能。(3)培养质量意识。(4)培养规范意识。2 制造技术毕业设计的基本任务与要求2 .1、设计任务(1)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的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2)设计一个专用夹具;(3)编写设计说明书。2 .2、毕业设计基本要求(1)内容完整,步骤齐全。(2)设

7、计内容与说明书的数据和结论应一致,内容表达清楚,图纸准确规范,简图应简洁明了,正确易懂。(3)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4)正确使用标准和规范。(5)尽量采用先进设计手段。3 毕业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说明书要求系统性好、条理清楚、语言简练、文字通顺、字迹工整、图例清晰、图文并茂,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力求避免抄书。五、工艺工序安排攀枝花学院毕业设计 8 斜盘力矩设计1、以下我们对些零件进行工艺安排:下料车削车削钻孔铣削钻孔去毛刺检验油封下料:96x62车削:车左端面及外圆90。粗台阶、80。车削:粗车右端面至56。钻孔:钻孔3个6深8孔。铣削;铣外形的6个分布均匀的肋板及顶面。钻削:钻37.5、扩

8、孔37.85、铰孔38H9。钳工:去毛刺。检:检验。油封:清理、油封、入库。 六、切削用量的确定正确地确定切削用量,对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率、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确定切削用量时,应综合考虑零件的生产纲领、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材料、刀具的材料及耐用度等方面因素。单件小批量生产时,为了简化工艺文件,常不具体规定切削用量,而由操作者根据实际情况,凭经验确定合理的切用量。成批及大量生产时,特别是组合机床、自动机床及多刀加工工序的切削用量,应科学地、严格地确定,确定的一般原则为:粗加工时,由于要求的加工精度较低、表面粗糙度较大,切削用量的确定应该尽可能保证较高的金属切除北和必要

9、的刀具耐用度,以达到较高的生产率。提高切削速度、增大进给量和切削深度,都能提高金属切除率,但在这三个要素中,切削速度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其次是进给量,影响最小的是切削深度。所以在确定粗加工切削用量时,应优先考虑采用大的切削深度,其次考虑采用较大的进给量,最后根据刀具的耐用度要求,确定合理的切削速度。具体数据的确定可攀枝花学院毕业设计 8 斜盘力矩设计参阅有关手册。半精加工、精加工时,确定切削用量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同时也要兼顾必要的刀具耐用度和生产率。半精加工、精加工时的切削深度一般根据粗加工后留下的加工余量来确定,而进给量主要根据表面粗糙度来确定。为了减少工艺系统的弹性

10、变形和已加工表面的残留面积高度,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一般多采用较小的切削深度和进给量。在切削深度和进给量确定之后,再确定合理的切削速度。在采用组合机床、自动机床等多刀具同时加工的工序时,其加工精度、生产率和刀具的寿命与切削用量的关系很大,为保证机床正常工作,不经常换刀,其切削用量要比采用一般机床加工时低一些。以下是38H9切削加工:曲面挖槽粗加工生成一系列平面铣削,是一种最常用的曲面粗加工方法。它还可以使刀具从零件毛坯外开始加工,防止刀具直接埋入工件材料。调出图形文件:曲面挖槽粗加工、图六。七、夹具体的设计为了保证工件的加工要求,必须使工件在机床上处于准确的位置,夹具就是用来实现这一要求的。1、

11、定位方式的选择根基准统一的原则,我们采用设计基准来作为我们的定位基准,即采取一面二孔的形式进行定位。2、夹紧方式的选择夹紧方式的确定,起初我考虑各种各样的方案,但是都没有成形,最后我考虑用3个螺纹孔来夹紧。5 配油盘受力分析与设计配油盘是轴向柱塞泵主要零件之一,用以隔离和分配吸排油油液以及承受由高速旋转的缸体传来的轴向载荷。它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泵的效率和寿命。5.1配油盘受力分析不同类型的轴向柱塞泵使用的配油盘是有差别的,但是功用和基本构造则相同。图5.1是常用的配油盘简图。攀枝花学院毕业设计 8 斜盘力矩设计液压泵工作时,高速旋转的缸体与配油盘之间作用有一对方向相反的力;即缸体因柱塞腔中高压

12、油液作用而产生的压紧力 yp ;配油窗口和封油带油膜对缸体的分离力 fp 。1吸油窗 2排油窗 3过度区 4减振槽5内封油带 6外封油带 7辅助支承面图5.1 配油盘基本构造5.1.1压紧力 yp压紧力是由于处在排油区是柱塞腔中高压油液作用在柱塞腔底部台阶上,使缸体受到轴向作用力,并通过缸体作用到配油盘上。对于奇数柱塞泵,当有1( 1)2 Z 个柱塞处于排油区时,压紧力 1yp 为2 2 61 max1 9 1. 39 10 12560 24150( )2 4 2 4y z b yZp d p p N 当有1( 1)2 Z 个柱塞处于排油区时,压紧力 2yp 为2 2 62 min1 9 1. 39 10 12560 19320( )2 4 2 4y z b yZp d p p N 平均压紧力 yp 为 1 21 1( ) (24150 19320) 21735( )2 2y y yp p p N 攀枝花学院毕业设计 8 斜盘力矩设计5.1.2分离力 fp分离力由三部分组成。即外封油带分离力 1fp ,内封油带分离力 2fp ,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