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动员讲话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177779 上传时间:2017-12-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动员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动员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动员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动员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动员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动员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动员讲话(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动员讲话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动员讲话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动员讲话 同志们: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是我县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件大事。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我县中小学教职工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刚才,同志宣读了县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明确了这次改革的任务、步骤和要求,希望大家会后按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如何搞好这次全县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我讲三点意见。一、统一思想,充分认清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历史必然性、现实紧迫性和未来长远性 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是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立

2、全新的、高效运转的人事管理机制,建设朝气蓬勃、勇于创新、开拓进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进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实行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是落实上级精神的具体体现。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日益提到议事日程,中央、省、市相继召开会议,对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进行了研究布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人事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省政府专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全省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省编办关于黑龙江省中小学机

3、构编制管理实施办法、转发了人事厅等 4部门关于全国中小学人员分流的意见;省教育厅还与有关部门联合下发了一系列有关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这些会议和文件,为我们进行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宏观的政策依据。现在,全省各地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都在陆续开展,形成了全面推进的“大气候”。因此,这次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我县的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从现在开始起动,到今年寒假结束前,全面完成改革的各项任务。 2、实行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是创新教师队伍管理机制的客观选择。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建设这样一支队伍,客观地需要有一个能最大

4、限度地激发和调动这支队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机制。我们这次中小学教职工人事制度改革,就是要把竞争机制引入教职工队伍,全面推行聘任制,在全县范围内合理配置人才资源,调整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建立起“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新的用人机制、“能高能低”的分配激励机制和“科学合理”的人才流转机制,加快我县基础教育的发展步伐。通过我们的考察,事实也表明,凡是改革步伐较大的市县,其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也必须下大的决心,花费大的气力,通过改革,创新教师队伍管理机制,提高我县的教育发展水平。 3、实行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我县的教

5、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深层次问题急待解决。一是用人机制不活。教职工仍然是终身制、铁饭碗、铁交椅,人员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待遇能高不能低,导致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严重。二是人员配置不均衡。部分乡村学校师资不足、教师年龄老化、教学水平低,而县城学校却超编,人员闲置浪费;有的学校从总体上看,虽然师资充足,但在一线教学的人员短缺,而教辅人员比重过大,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分配制度不合理。勤者不奖、懒者不罚;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干与不干都一样,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寥若晨星。四是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我县的教师队伍素质总体上是好的,但仍有个别教师

6、素质差,缺乏敬业奉献精神和相应的业务工作能力,又不肯于钻研,难以胜任教学工作。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着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只有通过改革,建立新的机制,才能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破除阻碍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壁垒。 二、突出重点,全面落实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各项任务 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是政策性强,涉及广大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突出重点,周密布署,稳步推进。具体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县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明确了这次改革的任务、步骤和要求,希望大家会后按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如何搞好这次全县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7、一、统一思想,充分认清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历史必然性、现实紧迫性和未来长远性 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是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立全新的、高效运转的人事管理机制,建设朝气蓬勃、勇于创新、开拓进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进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实行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是落实上级精神的具体体现。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日益提到议事日程,中央、省、市相继召开会议,对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进行了研究布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人事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深化中小学人

8、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省政府专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全省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省编办关于黑龙江省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实施办法、转发了人事厅等 4部门关于全国中小学人员分流的意见;省教育厅还与有关部门联合下发了一系列有关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这些会议和文件,为我们进行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宏观的政策依据。现在,全省各地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都在陆续开展,形成了全面推进的“大气候”。因此,这次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我县的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从现在开始起动,到今年寒假结束前,全面完成改革的各项任务。 2、实行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是创新

9、教师队伍管理机制的客观选择。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建设这样一支队伍,客观地需要有一个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这支队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机制。我们这次中小学教职工人事制度改革,就是要把竞争机制引入教职工队伍,全面推行聘任制,在全县范围内合理配置人才资源,调整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建立起“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新的用人机制、“能高能低”的分配激励机制和“科学合理”的人才流转机制,加快我县基础教育的发展步伐。通过我们的考察,事实也表明,凡是改革步伐较大的市县,其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也必须下大的决心,花费大的气力,通过改革,

10、创新教师队伍管理机制,提高我县的教育发展水平。 3、实行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我县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深层次问题急待解决。一是用人机制不活。教职工仍然是终身制、铁饭碗、铁交椅,人员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待遇能高不能低,导致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严重。二是人员配置不均衡。部分乡村学校师资不足、教师年龄老化、教学水平低,而县城学校却超编,人员闲置浪费;有的学校从总体上看,虽然师资充足,但在一线教学的人员短缺,而教辅人员比重过大,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分配制度不合理。勤者不奖、懒者不罚;干

11、多干少、干好干坏、干与不干都一样,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寥若晨星。四是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我县的教师队伍素质总体上是好的,但仍有个别教师素质差,缺乏敬业奉献精神和相应的业务工作能力,又不肯于钻研,难以胜任教学工作。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着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只有通过改革,建立新的机制,才能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破除阻碍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壁垒。 二、突出重点,全面落实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各项任务 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是政策性强,涉及广大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突出重点,周密布署,稳步推进。具体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并紧密结合我县实际,本着精简高效、因地

12、制宜、区别对待的原则,根据教育层次、区域、布局、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学生数、班额和教职工工作量等情况,提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草案,经批准后逐校落实人员编制。二要严格编制管理。通过定编、定岗、定员,精简和压缩非教学人员、代课人员,清理超编人员。中小学不得超编聘用人员,任1 2 下一页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动员讲话第 2页何单位和部门不得违反规定占用或变相占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借用中小学教职员工。同时,要从实际出发,保证学生入学、控制辍学、开满学时,把教职工满负荷工作量作为核定编制工作成效的重要检验标准。要充分考虑农村,特别是偏远贫困山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等特点,保证这些学校的编制需要,确保全面完成教

13、学任务。三要实行编制的动态管理。基础教育的发展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每年的学生入学数和毕业生数都在变化,学校规模也因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原因在相应变化。因此,编制管理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不能一成不变,一核到底。要根据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要,适时地调整编制,保证必要的教学工作。 2、要全面推行教职工聘用制度。推行教职工聘用制度,重在制度创新,机制重建,对事不对人,是整个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搞得好不好、公不公,不仅影响上岗人员的质量,还涉及到社会稳定问题。因此,我们要把握好关键环节,积极稳妥、扎实推进。一要将推行教师聘用制作为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聘用工作是这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

14、要依据政策,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集中解决“人才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等突出问题。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小学特点的,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用人新机制。二要将科学设岗与中小学编制核定工作相结合。核编、设岗和定员工作要统筹考虑,各校要在下达的编制数额内,结合本校实际,合理确定教师、教辅和工勤人员的结构和数量。岗位的设置要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应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要尽量精简压缩非教学人员岗位,可以按照一人多岗、专兼结合的原则,设置学校管理人员和其他职员的岗位。三要在选人用人方式上全面推行竞争上岗。通过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等方式,促使优秀

15、人才脱颖而出,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尤其要注意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坚决防止个别人暗箱操作。四要实行合同管理。打破用人上的终身制,建立学校和教职工之间的契约关系,合同内容要明确聘期内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和相应待遇,按要求进行实绩考核,定期聘用,打破用人上的终身制。 3、要建立与完善与聘用制度相适应、符合中小学校特点的分配激励机制。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是实行教师聘用制度的重要保障,是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大力推行岗位工资制度,建立与聘用制相适应的教师工资分配激励机制。我们说的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即工资活发,是在保证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前提下,拿出工资中津贴部分的 30和奖金作为浮动工资,按照效

16、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制定与聘用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办法,对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相对优厚的工资待遇或相应奖励。具体分配方法,方案中说得很细,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4、要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大家应该明白,这次改革是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绝好契机。通过改革,可以解决我县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使我县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师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这里,我要说的是,一方面,要通过这次竞争,发现、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并充分发挥其典型引带作用,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吸引、鼓励优秀人才到偏远、贫困中小学支教,切实解决我县个别中小学师资短缺和教师素质不均衡问题。 5、要妥善安置编余人员。我们这次改革,必然要使一部分教职工面临转岗、待聘及再就业。据测算,我县中小学要精简 470人,妥善安置编余人员是这次人事制度改革的难点。我们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