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总结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167239 上传时间:2017-12-1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总结(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下册总结篇一: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归纳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归纳 第1 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年 统一的意义:(1)结束了分裂的局面;(2)为后来的经济文化繁荣奠定基础。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改革制度 发展生产 注重吏治 隋朝经济的繁荣: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 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励精图治,发展生产;统治者提倡节俭。 三、隋朝大运河 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2、四个部分: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3、

2、开凿的目的:游玩江都; 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4、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 课 “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 年 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 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 原因:1、亡隋为鉴,心存百姓,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2、注重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3、崇尚节俭;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表现: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

3、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第 3课 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发展生产,崇尚节俭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1)修建水利工程;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2)蔬菜品种增多;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抗灾能力增强。 2、手工业(1)丝织业:品种多,技术高(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商业(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2)长安城 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

4、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4 课 科举制的创立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二、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 三、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对社会发展有进步意义。2、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4、在世界文明史上占重要地位。 第 5课 “和同为一家“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文成公主入吐蕃松赞干布为什么向唐朝求婚?对中原文化十分仰慕。 唐太宗送文成公主远嫁说明了什么? 唐朝统治者对吐蕃的友好以及各少数民族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

5、么意义?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密切了汉藏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2、金城公主入吐蕃 3.签订盟约:“唐蕃会盟”。 二、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 第6 课 对外友好往来一、对外友好往来 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二、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1、遣唐使:唐朝时,日本政府派往中国学习和交流的使团(留学生和留学僧)。2、鉴真东渡3、唐朝对日本的影响:A.日本人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了政治改革;B.日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C.日本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三、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 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新罗采用科举制选官、

6、引入中国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四、玄奘西游 为什么唐朝与世界各国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1、唐朝的强盛、繁荣、先进,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2、唐朝比较开放的政策和比过去发达的对外交通,给唐朝与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第7 、8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1、赵州桥 设计者:隋朝李春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唐长安城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 2、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四、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1、书法 2、

7、绘画 五、艺术宝库莫高窟 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六、盛大欢腾的乐舞 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唐太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曲。 第9 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907年,唐朝为藩镇所灭。一、辽宋西夏的并立 1、契丹的兴起(1)契丹的生活习俗:游牧为主,唐末开始逐渐有了农耕生活。(2)契丹国的建立916 年 2、北宋的建立(1)北宋的建立960 年(2)杯酒释兵权:用设酒宴的方法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 3、西夏的建立4、北宋与辽的和战(1)宋初,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2)宋真宗时,辽宋澶渊之盟:辽撤兵,宋朝给辽岁币。5、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宋与西夏的和

8、议: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双方在边界开放贸易。 二、金与南宋的对峙 1、金的建立 2、金灭辽和北宋 3、南宋的建立 4、岳飞抗金 5、绍兴和议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一、南方农业的发展1、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苏湖熟、天下足”)(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2、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2)自然因素

9、: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丝织业“号为冠天下”)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 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4、造船业的发展(宋朝的造船业成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2、海外贸易的发展(1)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2)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3)市舶司的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3、货币制度的变化(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第

10、 11 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衣:宋初崇尚节俭;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食:北方以 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吃鱼多;住:茅屋、瓦房、宅第。行:牛车,驴车;乘轿,骑驴骡。 1.宋代服饰特点?A.崇尚节俭盛行奢侈,B.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C.畸形审美 妇女缠足 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1、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2、节日:春节、元宵、端午节、中秋节。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马背上的民族蒙古 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1206 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国建

11、立。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 混战的局面,实现了统一。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 时间:1271 年 都城:大都 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 2、元朝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1276 三、元朝的政治与经济 1、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 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 2、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1)漕运,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2)海运:开辟了海运航线 3、繁华的大都 当时元朝的首都大都成为繁荣的大都市,以大都为中心,元朝的对外往来十分频繁。 4、频繁的中外往来 元朝时对外往来的一个著名使者就是马可波罗。 5、行省制度的建立 蒙古帝国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

12、了行省制度。 地方:行中书省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四、民族融合的发展 1、汉族外迁边疆2、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江南3、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4、回族的形成 第13、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隋唐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2)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3)15 世纪,欧洲出现活字印刷术,比中国晚约四百年。 2、指南针的应用(1)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2)北宋,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3)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4)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3、火药的应用(1)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

13、的记载,(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3)宋元,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4)13、14世纪,火药及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二、史学成就 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史学上的“两司马” 三、宋词 行省制度 宋词的代表人物:4、元曲(1)由杂剧和散曲组成。(2)最优秀的剧作家:关汉卿,其代表作是窦娥冤。 5、绘画(1)宋代绘画,突出表现在: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画的创作中。(2)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3)赵孟頫的画,人称“神品” 6、书法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第 15 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一、明朝的建立 时间:1368 年 都城:应天

14、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1368 年秋天,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2、特务统治 锦衣卫成立于洪武年间,由皇帝亲自主持,负责保卫皇帝安全,侦缉官员和百姓言行,不受法律约束,可直接实行缉捕。3、八股取士 命题范围:四书五经。答题要求: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能有个人见解。文体:“八股文”。 三、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明太祖的分封藩王 2、建文帝削藩 3、靖难之役4、明成祖强化君权(1)1421 年,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

15、北方的控制;(2)削藩政策;(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第 16 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郑和下西洋 1、 郑和下西洋的概括 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1)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2)指南针的广泛使用; (3)郑和个人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4)明朝造船技术的发达。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篇二: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历史下册个人教学小结 渠口九年制学校 刘 晓 琴 七年级历史下册个人教学小结 刘晓琴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三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

16、教育,为培养四有一代新人,本期七年级历史教学除认真地向学生传授了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向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等思想品德教育。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同事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一、本学期实施的措施 1、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为了能更好的讲好历史课,我购买并阅读了很多历史方面的书籍,比如历史知识成语故事从书、历史基础知识手册、初一历史优化练习等等。在备课前,我将这些书里的相关内容仔细的看一遍,过滤出与知识点比较贴近又能结合实际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精心的组织起来,参照课标及教参、教案,尽量使历史教学即符合课标要求又充满乐趣。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