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区转移农村富余劳力的作法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160193 上传时间:2017-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区转移农村富余劳力的作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X区转移农村富余劳力的作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X区转移农村富余劳力的作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X区转移农村富余劳力的作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区转移农村富余劳力的作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区转移农村富余劳力的作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 区转移农村富余劳力的作法X区转移农村富余劳力的作法#作为武汉新型城区,全区农村拥有 71.8万亩耕地,21.8万亩水面,18 万亩山林,仍有18.7万农户,74万农民,34万劳力。农村人均仅有0.97亩田地,0.29亩水面,0.24亩山林,共计只有1.5亩农业资源。面对增收致富任务和人多田地少的现实,#区在严格执行中央、省市系列惠农政策的同时,并不满足于政策的直接实惠,深入展开了一场农村富余劳力向非农业发展、向非农村转移、向非农民转变持久战。一、现状 在外务工的 16.6 万农村富余劳力,常年务工的11.7万人,占农村劳力的 34.4。从务工人员结构看,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年龄集中在 174

2、0岁之间,其中25岁以下的41.96,2540岁的42.76。10.5的具有职校学历,79的是初、高中毕业生;从分布的区域看,本区安置27.78,其中街镇就地转移22.03。向区外省内输出 44.25,主要集中在以武汉市为主的周边城镇。向省外输出 27.78,主要分布于珠三角、长三角和北京等地区。向境外输出也有突破,目前已有2 例;从从事的行业看,主要从业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如:建筑建材、工业机械、纺织服装、食品餐饮、商贸运输等,其中建筑建材业25.3,工业机械业16.3,食品餐饮业16.1,纺织服装业14.2,商贸运输业7.6。二、特点 动态分析#农村富余劳力转移趋势,呈现以下特点:(一)由低

3、收型向高收型转变。打工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在免费食宿的条件下,区内月薪400 元、市内月薪 600元、市外月薪800 元的岗位,外出劳工人员托人找,抢着干。如今,即便是在电视台发布用工信息,也很少有人问津。从劳力输出和统计部门了解到,去年,常年外出务工农民年人均纯收 9089.73元,占此类农户户平总收入的 64.87,比3 年前提高了1/3。据此测算,打工这个无资金投入、无环境污染的产业,为#年创收10多亿元,相当于 2017 年全区财政收入的 2倍。打工增收,成为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动力之一。(二)由季节型向常年型转变。人多地少的先天不足,驱使劳务输出,打工经济的比较

4、效益,吸引农民打工。资料显示,一年有半年以上在外务工的占 70.5,比 5年前提高了 20.5 个百分点。(三)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几年来,区委、区政府组织加大先培训、后输出,再培训、再输出力度,技能型劳务输出比例大幅提高,当年比历年提高了20左右,去年比历年提高22.5。据统计,5.6万建筑业农民工,常年务工约 2.96 万人,已经取得技能等级证书、专业技术职称的8390人,占 28.3。经调查,区技校 1998 年以来培训输出的6380 人,已成为高级技师或技术能手的,就有 1560 人,占输出人数的 24.5。在他们看来,自觉钻专业,考职称,拿学历是“必修课”,主动争技术岗,干技术活,

5、吃技术饭是新时尚。(四)由打工型向创业型转变。精明、文明、开明的#“打工仔”、“打工妹”,用自己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努力实现由“蓝领”向“白领”过渡、由“士兵”向“将军”转变,涌现出一大批车间主任、项目经理、公司老总。据走访调查,目前在汉施工建筑企业,农民工出身的企业经理或项目经理占九成。9106名区技校毕业生中,已诞生了 180位经理、老板。北京凯艺玩具公司从班组长,到车间主任,全部是#籍员工,其中 19 人入党,9人就地成家立业。昔日,孤身一人外出打工,如今携妻带子回家探亲,有的还开回了小车。( 五)由自发型向自觉型转变。外来妹时期,迫于生计,外出当“打工仔”、“打工妹”,打工者自卑的心里

6、,时常流露难言的苦涩,谦称“在外讨饭”。近些年来,壮大的队伍、丰厚的收入、开阔的眼界,铸就了打工这个新兴职业。如今,问他们在干什么,“在打工!”脱口而出,理直气壮,有的甚至自豪地戏侃:全国人在打工。打工,成为上班、创业的代名词,“淘金”,是外出打工的理想和追求,他们由过去被动接受岗位挑选,渐渐主动挑选岗位。只要机会合适,都争先恐后,自觉投入其中。(六)由无序型向有序型转变。前些年,亲戚带朋友、熟人带老乡,自然输出十分普遍。随着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农村富余劳力输出工作,政府引导、部门组织、中介参与、职业培训,一个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输出格局逐渐明朗。区劳动力市场、仓埠民间服装学校、民办“震宜”职介所,每年成功推介 4000 多人就业。仅去年,区委、区政府实施“阳光工程”、“扶贫计划”、“春风行动”,依托技校、商校、企校、农广校、二职高等培训基地,定点培训,定向输出3960人,占当年新增输出人员的32.9。全区有序输出率达到6.8,是上年的1.8倍。( 七)由个体型向整体型转变。个人外出,带动举家外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因父母外出务工,携带子女全家外迁。据区农经部门调查,农村土地二轮延包以来,全区5600多户外迁,迁出 2.4万人,占全区农村人口的 3.2,腾出承包耕地 3.57 万亩,1 2 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