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教材教法报告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5146566 上传时间:2017-12-11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7.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上教材教法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一上教材教法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一上教材教法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一上教材教法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一上教材教法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上教材教法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上教材教法报告(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教法报告,2011、8,人教版(一上)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数一数 第二单元:比一比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第五单元:分类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数学乐园第七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第九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我们的校园第十单元:总复习,空间与图形,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第一单元:数一数 第二单元:比一比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七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第九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我们的校园,

2、数学乐园,第五单元:分类,人教版(121页):,北师大版(106页):,第二单元:比一比,第二单元:比较,第二单元 比一比,1、单元教学内容说明 本单元内容包含:“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使学生初步感知“多”、“少”、“长”、“短”、“高”、“矮”的含义;在开展的简单的比较活动中,经历并体验比较的过程,学习比较的方法,为学习认数、计数和量作知识上的准备;同时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为以后的数学学习作思想方法上的准备。,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只比“同样多”“多些或少些”,不比

3、“多多少、少多少”。,学生会用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来比较和描述两个物体的数量关系。不要求说出具体的数量。,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 “短”、“高”、 “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一端对齐比另一端,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常识性地复杂地多个量比较(最多、最少),第三单元教学内容:,15数的认识写15的数比15数的大小第几(序数)几和几( 15数的组成),练习二, 加法 减法,练习三, 0的认识,练习四,第三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

4、分几个(基数)和第几个(序数)。2使学生认识“”、“”、“”、“=”的含义,会用这些符号来表示10以内数的大小。4学生能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5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出10以内(一步)的加、减运算;学生能口算出10以内(两步)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6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一步或两步):理解图意,能看图列出正确的算式并解答。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在涂色的过程,完整的填出6的组成。,看1组想另1组,一图两式,金色的秋天,8、9的组成:,一图四式:,7只,6个,10的组成,10的加减法,在教学中老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学生

5、的操作和观察活动。2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3引导学生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4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第七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1、单元教学内容说明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数、读、写1120各数,数的组成,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十几加几何相应的减法。 本单元属于数与代数板块的内容。1120各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610各数,学习了十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是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对今后计算的准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因此,本单元

6、教材特别注重使学生通过操作进行学习。本单元要求学生能数、读、写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在此基础上能够熟练地口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评价工具:,2、单元教学内容检测标准及评价方法,第八单元 认识钟表,1、单元教学内容说明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认识钟面,认识钟表和电子表的整时和半时。 本单元属于数与代数板块的内容。这个内容是学生初次建立时间观念,由于时间和时刻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不像其他计量单位直观、形象,儿童感知时间比较困难,所以需要把时间的认识与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

7、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还要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学习,教师和学生都要准备钟表模型,以便课堂上进行操作和演示。,教学建议:,1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认识时间。2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学习。,老师和学生都要准备钟表模型,第九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1、单元教学内容说明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用数学(编排在计算中),实践活动。 本单元属于数与代数板块的内容。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对今后计算的准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20以内进位加法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会加减法的含义,又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第九单元教学内容:,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第九单元 教学目标:,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凑十法:,点数法:,拆小数凑大数,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能用“凑十法”和“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低年级组织教学常用的方法:,有节奏的拍手带动作的儿歌童谣简单的歌伴舞或简单的韵律操反动作按照老师的口令快速做动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