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法制教育讲话稿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081671 上传时间:2017-12-1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法制教育讲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校法制教育讲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校法制教育讲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校法制教育讲话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校法制教育讲话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法制教育讲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法制教育讲话稿(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法制教育讲话稿篇一:学校法制教育讲稿 学校法制教育讲稿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来给同学们讲授一些通常的法律知识,以便同学们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有所作用。 我们知道,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同学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收到各种新鲜的事物,其中有健康的,也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你们是否能分辨得清楚?你们是否想过你们日常的一言一行部必须受到法律约束,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侵犯的,谁违犯了法律就必定受到法律的惩罚。 那么,什么行为是犯罪的行为呢?要远离犯罪,这是同学们首先耍弄清楚的问题。犯罪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律

2、的行为,即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三)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今天在坐的都是中学生,也就是说你们都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犯罪,是未成年人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对未成年人犯罪,我国刑法第17条做了年龄及犯罪行为种类上的限制。刑法第17条第1 款规定: 己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意思就是凡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的犯罪行为,都应当负责任。刑法第 17 条第 2款规定: 己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这样规定,是充分考虑了他们的智

3、力发展情 况,己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一般己具有事实上的识别能力,但由于年龄小,他们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应当受他们刑事贡任能力的限制,不能要求他们对一切犯罪部负刑事责任,因此,我国刑法规定 己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只有犯以上规定的八种犯罪,才负刑事责任 。那么有些同学会说我现在还不到十六周岁呢,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如果你实施犯罪行为时年龄虽末达到能追究刑事责任的界限,国家法律还是有惩罚的措施的,比如作治安处罚、送劳动教养、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等等。同时我认为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从小养成了各种不良习性的话,以后要改正就很难,乎时又不注重学习科

4、学文化知识、不注重规定自己的言行,不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做事,最后必将酿成大错。在这里,我给同学们举几个说明未成年人由于不知道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懂犯罪概念而酿成大错的真实案例:一个是发生在 201X 午的一名十四周岁的中学生投毒案,这起案件发生在去年的四月份某天下午,该学生将自己买来未吃的冰袋咬破一口,再灌入一点老鼠药,而后放入附近一小学的某教室的一张课桌抽屉里,第二天,坐该课桌的小学生喝了这有毒的冰袋后,很快就死了。这起案件侦破后,该投毒的中学生后悔不已,他说自己没有想害死人,以为小学生吃了只会拉肚子,但是严重的后果己经造成,该学生的后悔不能代替法律的惩罚,根据刑法的规定,投毒致人重伤、

5、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后该同学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再给同学们讲一个 201X 年发生的案件,被告人刘某年仅 15 周岁,原是四中的学 生,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进网吧玩了一下,觉得挺好玩,以后就经常到网吧玩,之后一直沉迷于玩网吧和游戏机,但父母不给钱,怎么办呢,他想到了向同学下手敲钱,一天,他在四中操场玩时,看见同学方某,刘某就走上前要万某给他钱,并威胁万某说,你以前跟别人打过架,被打的人叫我来拿医药费,自己认识许多社会上的人,不给钱就叫人来打死你,万某很伯,将自己身上仅有的五元钱给了刘某,以后刘某陆续向万某耍了三次,共计六十余元,其中有一次,刘某逼方某带他到万某父亲那骗借了

6、三十元,最后一次,被告人刘某逼方某拿五十元,方某不给,刘某便将方某带到一偏僻地万,用玻璃刮万某手掌,用烟头烫方某,并要求方某第二天中午把钱交到刘某手中,在这种情况下,方某才将这件事告诉其父亲,万某父亲马上到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公安人员将被告人刘某抓获归案,刘某在接受审判时说道: 我以为只是敲点同学的钱好玩,不知道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刘某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零六个月。 以上所列举的例子只是较为典型的几个案件,我知道有的同学其实很聪明,但他不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调皮捣蛋上,喜欢逞强好胜,有事没事惹一下其他同学,比如别人走路时他突然伸出一只脚将别人绊倒;有些同学喜欢打架,将别的同学打伤;有些同学不

7、爱护公物,故意毁坏公共场所的物品;有些同学以大欺小,没有钱买东西吃、没有钱进网吧就强行向弱小同学索要等等行为都是法律不允许的,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说你这一逞强就有可能将自己玩进班房。所以在这里我耍告诉同学们平时一定要听老师和家长的 话,遵纪守法,什么游戏室、网吧、舞厅等地万,同学们 f万不要进去,因为那种地万很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有些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就是由于在网吧、台球厅等地结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后就被带坏,最后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下面,我再给同学们讲一讲如何加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 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不法侵害,比如说被人敲诈、被人殴打、

8、被人抢劫等等,一旦碰到了,怎么办呢?我们要增强分辨能力,学会自我保护。国家的法律都是为保护一切合法权益、惩罚各种不法行为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罪犯的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面临危险的时候,同学们要机智勇敢地同犯罪分子作斗争。如果畏惧罪犯的话,就会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使他们有恃无恐地实施犯罪行为。 所谓犯罪的自我防范是指个人为减少被害的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万法,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 40 条的规定,末成人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未成年人通过加强文化修养和法律知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9、另一方面是指未成年人在受到犯罪侵害后应通过法律途径,及时维护目己的合法权益。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未成年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 实践证明未成年人一且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未成年人就应该在日常生活 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 (二)加强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未成年孩子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讲的,还必需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根据实践经验,我们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

10、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切切要记住两点。 第一、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博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 110 报警。 第二、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己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样、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的报告。例如前面所举案例中的万某,他当时就没有通过正当的途径保护自己,如果他被刘某第一次抢劫时立即向父母或老师报告,就不会三番五次地被刘某抢劫。此外学生之间打架事件也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据调查,一些学生被

11、同学殴打后并不是向家长或学校汇报,而是自己作主到外面找人来报复,要知道报复伤人也是违法的,情节严重的是要构成犯罪的,要被判刑坐牢。 我再给同学们讲另一种自我保护的特殊情形。举一个案例说明:学生蒋某假期与邻居李某及张的几个朋友在一起玩,一天,蒋某和李某等人坐出租车出去玩,在出租车上,蒋某听李及朋友说: 等一下要篇二:中学生法制教育讲稿 中学生法制教育讲稿 老师们、 同学们、你们好! 今天能参加学校举行的法制课,我很高兴,借此机会从发生在青 少年身边的典型事例,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一些法律知识,讲几个方 面,与大家共勉。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就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矩”。 随着社会的发展

12、,法律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越来越密切。作为 21 世纪主人的青少年朋友,学习、掌握必要的法 律知识,是实现新世纪宏伟蓝图、振兴中华的需要,也是维护人类和 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需要。广大青少年应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 接受法制教育,努力学习法律知识。 第一,通过学习法律知识,迈好人生的第一步。人生的路很漫长, 打好基础是人生之旅的关键所在。青少年时代正是长身体、学知识的 重要时期,只有学习了法律知识,才能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 学会分辨是非,识别善恶,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第二,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争做新世纪合格公民。广大青少年 只有学法懂法,才能树立民主法制观

13、念,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才 能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 第三,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 格接班人。 当前,未成年人包括在校学生犯罪问题,仍然是危害社会治安的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今天我用三个案例,说明一个道理:中小学生 应该学法、懂法,守法。 案例一:5个青年结伙抢劫,断送前程追悔莫及 201X 年,5人青年纠集在一起,先后在中学、网吧等地,抢劫 作案 5次,抢劫现金113 元,所抢现金被5 人用于吃喝零用。 张某等 5人以暴力的胁迫手段多次抢劫他人财物,其行为已触 犯了刑法,构成了抢劫罪。张某在共同犯罪中起了主要作用,是本案 的

14、主犯,且结伙多次持刀抢劫。对社会危害大,影响极坏,使学生上 学无安全感,犯罪情节严重,应从重处罚。张某、刘某犯罪时已满十 八周岁,在犯罪中起了主要作用,应根据其犯罪的情节从重处罚。李 某、肖某、吴某犯罪时未满十六周岁,且是本案的从犯,应减轻处罚。 法院201X1 年10月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以抢劫罪,判处张某有 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 201X 元;判处刘某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 1500 元;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1000元;判处肖某有期 徒刑二年,并处罚金1000元;判处吴某有期徒刑一年,宣告缓刑二 年,并处罚金 1000 元。 案例二:邱某、武某盗窃案。 邱某,22岁,山东人,社

15、会青年。武某,17岁;贺某,14 岁; 刘某,14 岁,均是某一中学生。201X 年5 月11日下学后,在邱某授 意下,对武某、贺某、刘某说:“某某地方好玩,你从家里偷些钱, 我带你们到那里玩”。6 月14日下午 3时,贺某叫上同学卸掉了爷爷 家的防盗门螺丝,武某、贺某入室、刘某放哨,偷了 23500多元现金 和两条香烟,刘某分得 201X元,其余由武某拿着,四个人上某好玩 地方,回来后,只剩3000元,其余均在邱某挥霍。 案发后,邱某、 武某某分别被判有期徒刑 3年 6个月。 案例三:在校生酒后伤人。 张某,1岁,某初中二年级学生。201X年 3月 22 日晚 10 时酒 后出宿舍门时,将下

16、晚自习回宿舍的学生孙某撞了一下,孙到宿舍, 将此事告诉了同学杨某,让杨某处理一下,杨某答应后,孙某就将张 某叫到宿舍楼西侧说刚才发生的事情。正说着,叶某到了跟前,问:“什么事?”杨某就将发生的事给他说了,孙某说:“没事”。叶某说:“怎么没事呀?”并问张某这件事怎么处理,张某说:“你想怎么办 就怎么办。”这时,叶某就往张某的右肩打了一拳,后又用左手搂住 张的脖子,用右拳在张的身上打,用膝盖在肚子上顶,叶某抓住张某 时没有考虑背后,张某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刀,用左手抓住叶某的头 发,在叶某的胸部捅一刀,后连推带拉将叶某又捅二刀。经法医鉴定:叶某身体多处被锐器刺伤,导致流血过多,因抢救无效死亡。 张 某故意持械伤人,致人重伤后死亡,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第条之规定,构成故意伤害罪. 同学们:从上述几个案例中,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哪些启示呢? 我想应是5句话,15个字:这就是:慎交友、立大志、善慎独、敢 维权、要坦白。 1、慎交友。刘某等 5人抢劫一案引起学校、家庭、社会关注的 青少年犯罪案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