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苹果出口现状与对策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5011374 上传时间:2017-12-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苹果出口现状与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陕西省苹果出口现状与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陕西省苹果出口现状与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陕西省苹果出口现状与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陕西省苹果出口现状与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苹果出口现状与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苹果出口现状与对策研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 目 陕西省苹果出口现状与对策研究 学生姓名 王英 学号 1102014106 所在学院 经 济 与 法 学 学 院 专业班级 国际经济与贸易 1103 班 指导教师 张丽芳 _ 完成地点 陕西理工学院_ _ 年 月 日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论文第 1 页 共 10 页陕西省苹果出口现状与对策研究王英(陕理工经法学院国贸专业 1103 班,陕西 汉中 723001)指导教师:张丽芳摘要在国家大力发展“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大背景下,苹果产业作为陕西省的支柱产业,尽管苹果出口贸 易发展类型多样,发展的整体趋势也较好,并且在科技发展水平、市场占有率、产业结构完善程度、品牌形象和信誉等方面都在全国居于优势地

2、位。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陕西苹果出口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陕西苹果出口如欲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就需要突破果园管理水平滞后、产业链条薄弱、品牌形象意识等不够突出的瓶颈。首先应加强苹果产业化建设,以科技手段提高苹果产业化发展,提高果品质量,提高出口标准,严把质量关;其次优化产业结构,鼓励果农进行产业化整合,提高竞争力;最后应该实施品牌战略,提升我省苹果品牌意识。关键词陕西 苹果出口 现状 对策引言陕西省是苹果大省,有着苹果种植的气候、土壤、环境等方面的天然优势, 是我国重要的苹果种植基地和苹果产业优势示范区,苹果产业已成为陕西省的主导产业和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陕西的渭北高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适合苹果生长的

3、地区之一,拥有全国最大的苹果种植区,是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苹果生产基地,陕西苹果以个大皮薄,口感甜脆,酸甜适口,被消费者一致认为口感最佳。随着苹果出口所得在果农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加,此途径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方式之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陕西省而言,苹果产业的发展对果农增收至关重要。因此,苹果出口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果农的生活水平。近年来,陕西省社会各界对苹果的出口状况及如何提高苹果出口的对策做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陕西苹果经过六个个阶段,即起步阶段、发展阶段、重心转移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大发展时期、集约优质发展时期的发展,己具有相当的种植规模优势和产量优势,但是相比总产量,

4、出口量较小。苹果产业作为陕西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扩大陕西苹果出口,对于促进农民增收,促进陕西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通过对影响陕西苹果国际竞争力因素分析来看,陕西苹果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但是陕西苹果产业发展的内部因素处于劣势,促进陕西苹果出口,应实施产业化经营战略。但从苹果出口的长远发展来看,依然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所以,研究陕西省苹果出口现状及对策,是提升苹果出口能力,增加果农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意义重大。一、陕西省苹果出口贸易的现状1.现状分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总量的 40%以上。地处中国内陆的陕西省,是全世界最大

5、的苹果连片生产区之一。2014 年 112 月,全国苹果出口数量为 865070.0吨,总金额为 102761.9 万美元,同期,陕西省苹果出口数量为 35265.2 吨,总金额为 3866.2 万美元,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分别占全国出口总额的 4.07%和 3.76%1。2014 年陕西省全省苹果种植面积为 1022.7 万亩,全年苹果产量为 9880100 吨 2。苹果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产量占全国 1/4 和世界的 1/7。由此可知,陕西苹果在种植面积和产量上的优势并没有转化为市场优势,内陆省份的地理劣势严重影响了陕西苹果的出口数量。(1)出口的主要地区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论文第 2 页 共

6、10 页目前,陕西苹果已出口至全世界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国有英国、荷兰、西班牙、越南、泰国、印尼、哈萨克斯坦、沙特阿拉伯、印度、孟加拉、俄罗斯、菲律宾等国家,泰国等东盟国家是其最重要的出口地。2013 年陕西富士苹果远销智利,为陕西苹果出口打开南美市场。但是近年来,随着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先后提高进口水果的安全卫生指标与检疫要求,陕西苹果迟迟未能进入国际高端市场。(2)出口的主要品种陕西省苹果栽培品种种类较多,但用于商业化生产的主要由富士、秦冠和嘎拉系三大品种构成,分别占 74.07%、9.91%和 8.53%,品种结构总体普遍存在品种单一、晚熟品种过多的共性问题。嘎拉、富

7、士在各地区均表现优良,尤其在洛川、白水和旬邑等县区较为突出。因此近年来,陕西苹果出口的主要品种是富士、秦冠等,尤其以洛川、白水、富平等地区出口的最佳。2.特点分析近年来,陕西苹果在各有关方面的关注下,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国际上也赢得了一席之地。陕西苹果已经成为绿色、无污染的产业。另外华圣果业等一些龙头企业近几年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和出口果园认证注册认证,这使得陕西苹果产业在天然资源和绿色食品生产量上占有优势。陕西省苹果出口贸易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苹果的国际市场需求大截至 2012 年底,陕西省苹果自入世以来连续 13 年丰收。2013 年,陕西省遭遇了多年不遇的干旱、冰冻等严重自然灾害,对全省

8、果业生产造成影响,全省苹果产量 942.82 万吨,比上年减少2.3%,自入世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2014 年,随着各级政府果业主管部门和果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夏季高温干旱及秋季秋淋等灾害气候的不利影响, 全省果业生产稳步提升,水果产量再创新高。全省苹果产量 988.01 万吨,比上年增长 4.8%,实现丰收 2。随着果品质量和产量的不断提高,陕西省苹果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例如:产品外销的地区从 5 年前的亚太地区,已经开始向北美部分地区输出。(2)苹果出口企业不断增加,规模扩大随着近些年来陕西省苹果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苹果出口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迅速发展起来

9、。海升、恒兴、通达、华圣等是我省主要的苹果出口企业,在鲜苹果的出口上,主力是华圣果业有限公司。同时,越来越多的苹果出口企业开始注重加工,并建设企业自有果品基地,逐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3。运营较好的大型企业抗击国际贸易风险的能力较强,发展前景远大。(3)传统品种与新兴品种共同发展陕西省苹果出口在维持传统苹果出口品种的同时,积极探索开发新的苹果种类和品种,并积极开拓市场。以陕西澄城为例,该地区生产的“陕星” 、 “SOD+牛奶”苹果以及贴字工艺果深受市场欢迎 4。二、陕西省苹果出口贸易存在问题在国家大力发展“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大背景下,苹果产业作为陕西省的支柱产业,尽管苹果出口贸易发展类型多样,发

10、展的整体趋势也较好,并且在科技发展水平、市场占有率、产业结构完善程度、品牌形象和信誉等方面都在全国居于优势地位。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陕西苹果出口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陕西苹果出口如欲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就需要突破果园管理水平滞后、产业链条薄弱、品牌形象意识等不够突出的瓶颈。陕西苹果在生产、物流、出口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障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苹果质量安全水平存在的问题(1)苹果农药残留超标农药残留是制约陕西省苹果出口的主要原因。生产者为了提高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导致果实上农药残留高,我国规定的涉及苹果最大残留限量的农药种类有四十多种, 然而这一限定标准远低于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苹果进口

11、技术指标 5。农药残留是长期困扰陕西省苹果出口的主要问题。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论文第 3 页 共 10 页在过去,为了提高苹果产量, 我省果农大量使用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 , 虽使单产大幅度增加, 但果实中的农药残留却持续在较高的水平, 有机磷更是严重超标 , 不符合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 很难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对我省苹果出口量产生较大影响,出口仅限于独联体、越南等周边国家。(2)苹果外观不符合出口标准苹果作为鲜食水果,必须经保鲜储藏才能延长供应期,苹果没有完整的外观会大大缩短其冷藏保鲜的时长。然而在陕西苹果产区,受果农落后的销售行为的影响,果农将苹果采摘后不分等级的堆放在地头等行情、等价格,长

12、期堆放使得苹果的失水率在 5%以上,影响了苹果的外观 6。正是由于果农这一落后的销售行为,使得苹果外观不符合出口标准,影响了陕西苹果的出口量。2.苹果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1)果品结构失衡陕西苹果品种结构失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种植品种单一,比如全省的“红富士”栽培面积已接近栽植总面积的一半,而其他品种种植较为分散且数量有限;第二,品种结构搭配不科学,比如早、中熟品种较为稀少,中、晚熟品种较多,采摘时间较为集中使得后续市场销售压力较大;第三,优果率易受气象因素影响,稳定性较差,尽管陕西苹果己经先后经历了四次“科技革命”,优果率较之以前己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截至目前,全省实际优果率仍不足

13、80%,尽管 2011年优果率就曾达到了 75%,但是近两年来,由于受低温冻害、冬春连旱、雨水分配不均等不利气象因素影响,2013 年优果率已降至 65%70%7。其中以黄土高原优果率的不稳定性尤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该区苹果生产基础设施落后,经济水平较低,苹果投入资金匮乏。另外,自然降水稀少、灌溉设施滞后也是导致这一苹果主产区优果率较低的直接原因。(2)缺乏专业技术人才陕西苹果种植的主体以分散的单个果农为主。果农一般生活在较为偏僻的乡间,这就直接导致了与外界沟通的信息极为有限,尤其是关于苹果种植最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信息极为缺乏,依靠传统种植劳作的惯性思维根深蒂固,不易形成生产创新;另外,果

14、农一般学历程度偏低,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陕西果农大部分只具备小学、初中文化,受过专门苹果种植技能培训的果农不足总人数的15%,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匮乏严重制约了苹果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也影响了苹果业向集约、绿色、智能等方向的转型;此外,陕西地处西部内陆地区,信息闭塞及开放程度相对较低,这导致了专业技术人员与苹果种植、经营维护的技术推广机制不能适应新时期尤其是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造等历史机遇发展的需要,也不适应苹果市场的及时变化与衍生出的新需求。以陕西澄城为例,全县果业技术干部只有 75 名,一线果业技术人员不到 30 人,人均要负责指导 1 万余亩以上的果园,指导不能确保到位,极大制约了当地苹果产业

15、的发展。(3)产业化组织程度不高苹果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准则是以专业化的适度规模经营为基础,实现苹果生产的产业化、产供销一条龙或贸工农一体化,从而避免小规模经营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因此,苹果产业化必然要求将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加以整合发展,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广大果农的组织化程度,形成苹果生产的产业化体系,以增强苹果出口实力。但这一点目前做得还不够,果农虽然在政府的引导下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宜地选择苹果种植的面积和栽培品种,在苹果技术管理方面也会偶尔通过听讲座、学技术来获取信息,但从总体来看仍呈分散、无序状态。(4)苹果加工种类过于单一近年来,随着苹果出口量的快速增长,以苹果为原料进行深加工的产品也在快速发展。陕西省有很大一部分苹果的出口通过苹果汁市场来整合到国际市场中。陕西省苹果产量的 35%流向了果汁加工产业,果汁出口在近几年表现出了强劲的势头 8。陕西省苹果产品加工的种类过于单一,除了苹果汁加工规模较大以外,苹果汁饮料、苹果酒、苹果醋等加工品并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导致我省苹果产品出口的品种过于单一,苹果产品出口的市场开拓力度明显不够,以致苹果出口量受到影响 9。3.市场开拓力度不足nt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