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成正反比例量的练习教案 教学设计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5011348 上传时间:2017-1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下成正反比例量的练习教案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数学下成正反比例量的练习教案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数学下成正反比例量的练习教案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数学下成正反比例量的练习教案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数学下成正反比例量的练习教案 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下成正反比例量的练习教案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下成正反比例量的练习教案 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6.3.8 成正反比例量的练习课 型 练习课 学 校 使用教师:主备人 徐长云 修改人 冯继朋 时 间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习七的 4、611 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正、反比例的意义,了解正反比例的区别和联系,更好的把握正、反比例概念的本质。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使他们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各种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能根据相关条件直接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提高判断成正比例、反比例量的能力。重点、难点:1. 进一步认识正、反比例的意义。2. 能根据相关条件直接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提高判断成正比例、反比例量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 学 过 程 最佳解决方案一、谈话引入,回顾再现师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什么是成反比例的量?正、反比例的图像各是什么样子的?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比较分析区分特征)师:这节课,我们就进行正、反比例的练习。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一)基本练习1. 判断。(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判断的根据)(1)一个因数不变,积与另一个因数成正比例。( )(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 )(3)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成反比例。( )(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正比例( )( 是固定值,2 也是一个固定值)(5)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反比例。( )(6)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 )(7)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

3、所需块数成反比例。( )(8)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 )2.课本练习七第 4 题。3.课本练习七第 6 题。4.课本练习七第 7 题。(二)综合练习1.在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这三种量中,当底面周长一定时, ( )和( )成( )比例;当( )一定时, ( )和( )成( )比例;当( )一定时, ( )和( )成( )比例。2.课本练习七第 8 题。3.课本练习七第 9 题。(三)应用、提高练习1.课本练习七第 10 题。2.课本练习七第 11 题。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一)自主检测1.判断下列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说明理由。(1) 每袋大米的重量一定,袋数

4、与总重量。(2)用同一规格的地砖铺地,铺地的面积和地砖的块数。(3)班级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4)在同一幅地图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5)树的高度和它生长的年数。(6)人的体重与他的饮食量。(7)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和比值。(8)圆的周长一定,圆的半径与圆周率。2.选择(1)把一堆化肥装入麻袋,麻袋的数量和每袋化肥的重量(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2)和一定,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3)在汽车每次运货吨数,运货次数和运货的总吨数这三种量中,成正比例关系是( ),成反比例关系是( )。A汽车每次运货吨数一定,运货次数和运货总吨数。B汽

5、车运货次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总吨数。C汽车运货总吨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的次数。(二)评价完善教师在班内核对答案,学生同桌互评。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板书设计:正、反比例的练习作业设计: 最佳解决方案:基础:1. 判断下列各题中两个变化的量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1)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2)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的平方。(3)圆的面积和圆的周长的平方。(4)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5)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6)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时,长和宽。(7)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时,长和宽。(8)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时,底和高。(9)梯形的面积一定时,上底和下底的和与高。(10)

6、圆的周长和圆的半径。(1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12)一堆煤的总量不变,烧去的煤与剩下的煤。(13)花生的出油率一定,花生的重量与榨出花生油的重量。(1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变,它的底与高。(15)圆的面积一定,直径与圆周率。(16)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与比值。(17)时间一定,速度与路程。(18)被减数一定,减数与差。(19)圆锥体体积一定,底面积与高。(20)买相同的电脑,购买的电脑台数与总价(21)每捆练习本的本数相同,练习本的总本数与捆数(22)总路程一定,已行的路程与未行的路程(23)分数值一定,分数的分子与分母(24)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面积和宽(25)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底面

7、积和高(26)一本书的总页数一定,看的天数与平均每天看的页数(27)圆的周长和直径(28)订阅扬子晚报 ,订的份数与总价(29)小麦的出粉率一定,小麦的质量与面粉的质量(30)六(1)班同学做操,每排站的人数与排数综合:2.在被除数、除数、商这三种量中,当( )一定时, ( )和( )成正比例;当( )一定时, ( )和( )成反比例。3.当 ab=c(a、b、c 均不为 0,a、b、c 为三种量) 。当( )一定时,( )和( )成( )比例;当( )一定时, ( )和( )成( )比例;当( )一定时, ( )和( )成( )比例。拓展提升:4a 与 b 成正比例,并且在 a =1.5 时,b 的对应值是 0.15(1)a 与 b 的关系式是 a/b=( )(2)当 a=2.5 时,b 的对应值是( )(3)当 b=9.2 时,a 的对应值是( )5甲、乙两人步行速度的比为 5:6,从 A 地到 B 地,甲走 12 小时,乙要走几小时?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