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解比例的练习教案 教学设计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5011261 上传时间:2017-1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下解比例的练习教案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数学下解比例的练习教案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数学下解比例的练习教案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数学下解比例的练习教案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数学下解比例的练习教案 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下解比例的练习教案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下解比例的练习教案 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3.4 解比例的练习课型 练习课 学 校 使用教师:主备人 苗锋 修改人 徐长云 时间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P37-P38 练习六的 8-13 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解比例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解比例。2. 能解决与解比例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重点、难点:1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灵活应用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小黑板,自主检测题。教 学 过 程 最佳解决方案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1.回顾解比例的方法。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解比例,想一想,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能用

2、字母来表示出比例的基本性质么?(a:b=c:d ad=bc)2.简单练习: 1.2= 87解: 7x=2.18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改写成乘法形式)x=2.4 (解方程)3揭示课题。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对解比例进行练习。板书课题:解比例进行练习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一)基本练习。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下列各比例改写成含有未知数的等式。1753)(x 94:2:1)(x8.2:.:)( 1:63:)(2课本练习六的第 8 题。组织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解题方法。教师重点强调:再写比例的时候看清等号前后两个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对应关系。(二)综合练习。1课本练习六第 9 题。组织学生

3、读题分析题意,使学生明确明确模型高度与实际高度的比是1:10,模型高度作为比的前项。根据分析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评价。2课本练习六的第 12 题。等式两边的数据是以两数相乘的形式呈现的,要求把它们改写成比例,是逆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由给出的等式可以改写出多个比例式。如第(1)题,如果把 3、40 看作外项,可以写出下面这些比例式:381540408153 315840401583如果把 3、40 看作内项,可以写出下面这些比例式:834015 840315 153408154038练习时,可先让学生讨论改写的思路,再进行改写。写完后,可以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按照一定的规律可以比较快地写全所有的

4、比例式,以培养学生有条理有顺序思考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明确:相乘的两个数要做内项都做内项,要做外项都做外项。独立计算,汇报订正。(三)提高练习。课本练习六的第 13 题。提示:给出两个有未知项的比例式,让学生填出未知项。两道题比例的表示形式不同,但思路相同:首先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它们改写成内项乘积等于外项乘积的等式,再进行推算。如 = 先改写成 58( )( )即 40( )( ),再看哪两个数相乘等于 40,即可求出两个未知项,答案不唯一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一)自主检测。1课本练习六第 10 题。2课本练习六第 11 题。3我国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 3 周约 3.6 小时,照

5、这样计算,运行 20 周约需多少小时?提示:“照这样计算”表明运行时间和运行周数的比相等。(二)评价完善。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评价,优秀的给予表扬,出错的分析原因。四、课堂总结1谈收获。师:通过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对于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你又有了哪些更深入的了解?2评价。师: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老师评价的方式进行。板书设计: 解比例的练习a : b = c : d a d = b c1.2= 87解: 7x=2.18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改写成乘法形式)x=2.4 (解方程)作业设计: 最佳解决方案:基础:1. = = = 5X 103 4024 5X 821 0.4X6.5:X =3.25:4 : =X :9 : = X:9224 56 13 56综合:2如果 a = b(a,b0), 那么 , (a b a b a b) 38 45。3如果 a3= b5,那么 a :b = : ; : = :613 14拓展提升:4如果两个比的比值 和 dc互为倒数,那么 a、b、c、d 这四个数组成的比例是( ) 。5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相等,甲的长与宽之比是 3:2,乙的长与宽之比是 7:5,则甲与乙面积之比是( )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