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中的教育新观念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5010296 上传时间:2017-12-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社会中的教育新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信息社会中的教育新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社会中的教育新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社会中的教育新观念(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社会中的教育新观念信息素质培养二十世纪末的今天,世界继新技术革命以后,又掀起了一场以加速社会信息化为宗旨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浪潮。信息正以其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原有的社会空间。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对原有知识的不满和对新思想、新理论的渴望,教育作为人类获取知识的手段怎样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传统的教育主要是通过集中的学校班级授课的方式进行的。一个人通过系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教育,基本上就可以满足他在社会中生存、工作的需求。但是,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以高技术、高学历化为特征的信息社会里,对劳动者知识和技术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断满

2、足人们对知识更新的需求已成为现代教育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正如日本学者增田米二认为的那样:教育要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唯有实施信息素养的教育。换句话说,信息化社会的教育应为信息素养的教育。这种教育注重知识的创新。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 1974 年在美国提出的,它包涵诸多方面:(1)传统文化素养的延续和拓展;(2)使受教育者达到独立自学及终生学习的水平;(3)对信息源及信息工具的了解及运用;(4)必须拥有各种信息技能:如对需求的了解及确认;对所需文献或信息的确定、信息检索;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评估、信息组织及处理并作出决策。综上所述,完整的信息素养应包括三个层面:文化素养

3、(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以及信息技能(技术层面)。 信息素养的教育注重知识的创新,而知识的更新是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得以实现的。因此,把纷杂无序的信息转化成有序的知识,是教育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的当务之急,是培养信息素养首要解决的问题,即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与信息意识(意识层面)的关系问题。 信息与知识结构的关系大体上有三种情况:(1)知识结构能解释、说明的信息;(2)与知识结构毫无关系的信息;(3)知识结构不能解释或相矛盾的信息。 对于情况(1),这种信息对感官的刺激通过神经传到大脑。由于它们与大脑中的知识结构有联系-解释、理解等含义,大脑便处于某种程度的兴奋状态,产生“共振”,信息

4、因此在大脑中留下痕迹,即存储(记忆)下来。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很容易获得知识结构能解释、说明的信息。 对于情况(2),这种信息与知识结构毫无关系,人们不能理解其含义,因而不会在大脑皮层中留下痕迹,不能被吸收,大脑处于一种抑制状态。 综合以上两种情况可知,知识结构对获取信息有选择作用:一个人很容易吸收其知识结构解释、说明的信息;不能得到与知识结构无关的结果。 对于情况(3),相对复杂一些,因为不同的人面对这种信息有不同的态度:有科学头脑的人。面对这种与知识结构相矛盾或不能解释的信息,会发出疑问:“这是为什么?”从而激发起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去探索、实验、去求知、去寻找原因。为此,要付出艰巨的劳动,

5、经受住失败和挫折的考验。同时也激发出超常的智慧和高涨的热情。最后,找到了答案,也获得了新的知识。知识结构随之发生了变化。所以,具有科学头脑的人对这类信息是热情的、欢迎的。他们将其作为求知的新起点和科学研究“突破口”。缺乏科学头脑的人或顽固派,凭借他们原有的思维定式,对这类信息是不理睬、不欢迎的,甚至还会敌视或抵毁,以此来维护原有知识结构的稳定性。 由上述三种情况可知,教育人们等待信息的输入,即依靠输获得知识的传统教育方式已无法满足信息社会中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与不断地更新。而教育人们高高地树起接收信息的天线,在全新的认知方法论的指导下,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培训信息素养为宗旨的教育方式才是社会

6、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另一个角度也进一步说明了,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这里强调的是:信息的接收与知识的发挥、利用都离不开电子科学与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是提高教育系统效率和功能的必要技术手段,是信息处理技术现代化的时代要求。 信息处理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具有一定程度智能化、高效率的电子手段与设备。它包括计算机、光盘、数据库、联机网络、电子印刷、电子邮件、传真机以及卫星通讯等。它们的兴起成万倍地提高了人类社会的信息生产、存贮与传递能力,使人类社会进入了全面的信息化阶段。 目前,我们的各级各类教育都在大力加强信息技能的培育。其目的,就是使人们通过对这些技能的掌握,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所应具

7、有的知识结构及批判性的思维,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需要指出的是:对计算机技能以及信息技能的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对技能的教育,而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的重建,是通过对信息技能(技术层面)的教育,不断提高人们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与信息意识(意识层面)的水平,即通过对信息技能的教育,提高人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人的整体素养的一部分。信息素养的教育关系到人们如何立足于信息化社会这一基本点。它不是所谓的超前教育观,而是教育界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只有加强信息素养的教育,教育的职能才会充分发挥作用。反之,对信息社会的发展视而不见,仍延用旧有的教育方式,其结果只能是在减少认“文盲”的同时,增加新知识的“文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