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1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2499723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八年级物理试题(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卷 (选择题 共 33 分)一、本大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3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的是( )A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50cm B适合人洗澡的水温约为 80C中学生大拇指甲的面积约 1cm2 D短跑运动员比 赛时的速度可达 30m/s 2、下列各种现象,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湖边的树在湖水中的“倒影” B路灯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 C三棱镜分解白光 D在平面镜前看到自己的像3、图 1 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

2、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中的( )4、生活 中我们常看到“白气” ,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 “白气” ,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来源:Z&xx&k.Com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 ,这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C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 ,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现象D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 “白气” ,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的液化现象5、东营市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住宅区道路两旁植树造林、跳广场舞的人要把音量调小一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绿化居住环境 B缓解

3、“热岛效应”C降低噪声污染 D减少大气污染6、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声现象后,总结了以下四点,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超声波清 洗机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 B在音乐会中,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钢琴的声音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特性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3.0108m/sD摩托车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折射现象的是( ) A平静的河面能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 B潜水艇中的潜望镜 C汽车司机所用的观后镜 D从岸边看游泳池内水的深度变浅8下表是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A B C D图 1物质 水银 金 铜 钢 纯铁 钨熔点/ 39 1064 1083 13001400 15

4、25 3410沸点/ 357 2500 2360 2750 5900如按表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B电灯泡里的灯丝常用钨制成,因为钨的沸点高C在40里,水银温度计已不能使用D表中几种金属的沸点都可用水银温度计测得来源:学。科。网 Z。X。X。K9、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 2 所示,右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10、在 0的环境中,把一块-10的冰投入 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冰全部熔化 B.冰有少部分熔化C.水有少部分凝固 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11、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

5、风洞中固 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关于此情境的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B.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C.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D.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第卷 (非选择题 共 67 分)二、填空题(12-15 题每空 2 分,16-20 题每空 1 分,共 21 分)12、许多男生在变声期后,说话时声带振动的频率比以前低,因而声音的 会降低。13、科学工作者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 4s,收到回波信号,则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 米(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 1500 m/s) 。14、教室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 3 所

6、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 “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 的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 15、如图 4 所示,小红和小明都能看到掉在地上的课本,这是由于太阳光射到课本时发生了 _现象。16、小芳面向穿衣镜站立在镜前 1m 处,她在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 m;若她远离平面镜,后 退 0. 5m,则她在镜中的像 (选填 “变大” 、 “变小”或“不变” ) ,小芳正对着平面镜,当平面镜平行于小芳左右移动时,以小芳为参照物,像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 )的。17、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 5 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请

7、填写出对应的内容;,_,_ 。 图 5图 2图 3图 418、如图 1 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如图 2 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 _19、如图 6 所示,是利用频闪相机拍摄水中气泡运动的闪光照片(图中的圆圈表示气泡) 。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塞子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 )的;由照片可判断:气泡做_(选填“匀速”或“变速” )直线运动。 20、如图 7 所示,试管 A 放在装有冷水的容器 B 中,将烧瓶内水沸腾时产 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 A 中时,过一段时间,你看到的现象是:试管 B 中温

8、度计 示数_ _(填变化情况) 这个实验说明了_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 5 小题,共 30 分)21、 (2 分)如图 8 所示,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是30o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22、 (2 分)如图 9 所示,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了弯折,请在图乙中画出能说明这一现象原理的一条入射光 线及对应的折射光线,要求以 O 为入射点。23 (2 分)如图 10 所示,物体甲的长度为 cm,停表乙的示数为 s。24、 (12 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 11 所示,平面镜 M 放在水平桌面上,E、F 是两块粘接起来

9、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 ON 转动。(a) (b)图 6图 7图 8 图 9图 10图 11(1)如图(a),当 E、F 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 AO 沿纸板 E 射向镜面 ,在 F 上可看到反射光得出结论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 ,原因是 _。(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 F 沿 BO 射到 O 点,光将沿图中的_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的。来源:学,科,网(3)如图(b),以法线 ON 为轴线,把纸板 F 向后缓慢旋转,在 F 上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25、 (5 分)如图 12 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

10、的装置图。(1)当水沸腾时,从杯底产生的气泡在水中上升过程中越变越_。 (2)下表是 A 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 ,根据实验数据可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 oC。(3)通过实验可知,水沸腾时,温度 (选填“逐渐升高” 、 “保持不变”或“逐渐降低” ) ;停止加热,水不能继续沸腾,说明沸腾过程需要 。 (4)如图 12 乙中的实线和虚线,分别是 A、B 两组同学用相同实验装置做实验,得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分析可知:_组加热的水较多。26、 (7 分)如图 13 所示是比较晶体与非晶体熔化规律的实验.(1) 、实验中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从而间接为研究对象(海波和蜂蜡)加热,这样做能确保研究对象_

11、。实验中,在记录加热时间的同时还需观察记录的现象有_ ,_ . (2)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乙所示温度时间图像,得出冰熔化特点是_、_;(3)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丙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 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 ,他还发现冰熔化时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这是_形成的。甲 乙丙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8 98 98图 12甲 乙温度/ OC时间/mint1 t2O图 13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 2 小题,共 16 分。解答时应写出

12、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27、 (6 分)某人乘 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右表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2)出租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3)出租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28、 (10 分)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 8m/s 的速度行驶 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 20m/s 的速度行驶 100s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TAXI车费发票车号码 E.U-8888日期 02-05-28上车 1000下车 1005单价 2.00 元里程 6.0km金额 16.00 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