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古诗两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499705 上传时间:2017-07-31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3古诗两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33古诗两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33古诗两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33古诗两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33古诗两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3古诗两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古诗两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3.古诗两首作者简介: 苏轼( 1037 1101)宋朝人,字 子瞻 ,又字和仲,号 “ 东坡居士 ” ,谥号文忠 ,享年 64岁。 南宋 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 “ 文忠 ” 。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 汉族 ,是父亲 苏洵 的第五个儿子,是 北宋 著名 文学家 、 书 画家 、散文家 、 诗人 、 词人 。 嘉祐 二年( 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 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 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 元丰 二年( 1079),罹 “ 乌台诗案 ” ,责授黄州(今湖

2、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 4个月后 ,迁为礼部郎中 ;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 翰林学士 知制诰,知 礼部 贡举。 元祐 四年( 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祐八年( 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五,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他与他的父亲苏洵( 1009 1066)、弟弟 苏辙 ( 1039 1112)皆以文学名世,世称 “ 三苏 ” ;与汉末 “ 三曹父子 ” (曹操、

3、曹丕、曹植)齐名。三苏 ” 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作品有 东坡七集 东坡乐府 等。在政治上属旧党。豪放派词人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注释:题西林壁: 写在 西林寺 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西林: 西林寺,在庐山。横看: 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 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 南端或北端看。岭: 顶端有道路可走的山,形状长而平。峰: 山顶端,庐山: 在江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只缘: 只因为。此山: 指的是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

4、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横看庐山是雄奇的大岭,侧看则是陡峭的高峰,随着视线的转移,从高处、低处、远处、近处各不同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令人迷惑不能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 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开头两句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

5、万态的庐山风景。后两句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 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

6、人寻味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注释:杂兴: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 耘田:锄草。 绩麻:即缉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童孙:幼小的孙子。 未解:不能,不会。 供:担任,担负。 傍:靠近。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意思: 白天出去锄草夜里缉麻,农家儿女都能各自持家。小孙子还不会耕田纺织,也靠近桑树阴学习种瓜。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各个时期的自然景色和农民劳动生活,做了比较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同时,由于他对农民有一定的同情,所以对农民遭受官府和乡村 地主的剥削,以

7、及他们生活的困苦,在这些诗中,也有一定的反映。这是那些组诗中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一个小场面。它从侧面着笔,反映出农村中的紧张劳动气氛和富有生趣的生活。场面是这样展开的,初夏,小农忙的季节。水稻田里,绿油油的秧苗已经长起来了,稗草也伴随而生。这时该要耘田,即除草了。 “ 昼出耘田 ” ,白天下田去除草,这在当时是男人们干的活。基本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 封建社会 ,吃的穿的,都靠自己生产。当时,种棉的技术还没有在中国广泛传播,穿衣是靠养蚕和种麻。阔气人穿丝绸品,穷苦人穿粗麻布。麻布的制作过程,是在把苧麻收割以后,沤在水里, 除去表皮:抽出纤维,晒干,然后搓捻成线,这叫做 “ 绩麻 ” ,再织成

8、布。妇女在白天干完别的家务劳动,到晚上就 “ 绩麻 ” 。耘草和绩麻,做为例子,照应到第二句的 “ 村庄儿女各当家 ” 。 “ 儿女” 即男女。从诗中人物的口吻来说,自然指年轻人。诗意说:村庄里,男男女女,都不得闲。 “ 当家 ” ,就是各司其事,各管一行。这里的意义,不同于我们现在常说的 “ 当家做主 ” 。除了正在劳动忙碌中的成年人以外,还有另一种人,就是本不忙碌的小孩子们。他们却以另一种方式也投入生产的热潮中了。 “ 童孙 ” ,指更晚一辈的小孩子们。这些小娃娃们,还没有劳动的本领,不会耕也不会织。注意 “ 未解 ” 这个词,是 “ 不会做 ” 。如果会,也就参加 “ 耘田 ” 、 “ 绩麻 ” 的劳动去了。虽然不会,他们却也不闲呆着。那末又干什么呢?农村的孩子嘛,耳濡目染,也熟悉了成年人所于的农业活路,而且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于是三三五五,在桑树下面,学着大人的样子在种瓜呢。这是农村中常见的事情,却具有特色。在这里,不能参加劳动的小孩子们尚且这样,那末,正在担当劳动重担的成年人又是怎样忙着生产呢?童孙种瓜的描写,虽然是从侧面着笔,却不是陪衬,而是深入。这样写,在艺术上散发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在人们面前,展开一幅热烈的劳动生产的图景,使诗的语言,留下了强烈的韵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