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焦耳定律》参考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499645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4《焦耳定律》参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8.4《焦耳定律》参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8.4《焦耳定律》参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8.4《焦耳定律》参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4《焦耳定律》参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4《焦耳定律》参考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焦耳定律教案设计理念本课设计中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并注重多种方式进行科学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结合教学内容,将公式 PI 2R 的呈现做了处理,用阅读探究的方式出台,并以“探究卷 ”为桥,完成本次课教学内容。教材简析与处理电和热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的主体内容是在电流相同时,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与电阻成正比。编者的实施建议是根据生活现象发现问题,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结论,最后将结论应用于生活中,体现从生活走进物理再从物理走进社会这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尊重编者的建议,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做如下处理:第一环节:打开探究之门。教

2、师组织学生观察电炉,电热饼通电时发生的现象,并说出启示,提出问题。第二环节:探究与发现通过实验探究,在电流相同时,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电阻的定性关系;再通过阅读探究:电热功率 P 与导体的电阻 R 及通过的电流 I 之间的关系式。第三环节:应用与创新用结论解答课前实验现象,继而再观察多媒体的两个演示实验,根据结论判断实验现象,并加以解释,最后将结论应用于生活。第四环节:拓展与延伸让学生用挑剔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丕合理的地方,提出改进意见。并对课堂中一直控制的另一个变量电流 I,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即对于同一个用电器热功率 P 与电流 I 的关系探究,使课堂得以延伸 教学目标一、知道

3、电流具有热效应,知道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时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二、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三、领悟从生活走进物理,将物理应用于生活这一课改基本理念。教学准备电池组、带蜡油的铅笔芯、带蜡油的铜丝、导线、“探究卷” 、课件。重点:在电流相同时,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组成正比。难点:P I 2R 解决实际问题。关键:做好探究实验,认识现象。教学流程一、导入(5 分钟)师语:请同学观察通电的电炉和电热饼,回答它们工作时能的转化。学生:电能转化成热能。师语:请仔细观察,谈谈你的“发现” ,并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学生:可能的发现和提问(摘选)1电阻丝很快地发

4、红,电热饼也很快地热起来,而与之相连的导线却不太热。2为什么电阻比热得发红,而导线几乎不热。(若学生没有“ 发现”,则提示用手触摸电热饼、导线, “发现”问题)师语:结合 2 引申:探究课题在电流相同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效应与电阻有什么关系?(“导入 ”中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二、探究与发现(15 分钟)1实验与发现目的:探究在电流相同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过程:学生根据所给器材操作(参考装置图如下)学生:根据钢丝和铅笔芯上的蜡油熔化的快慢,推断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热功率 P 与电阻 R 的定性关系。发现小结;在电流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功率越大。2阅读与探究目的:了解电热功

5、率 P 与电流 I 及电阻 R 的关系。过程:组织学生阅读材料,并分析数据,得出热功率 P 与电流 I 及电阻 R的关系式。(附阅读卷)小结关系式:P I 2R师再引导:由 PUI、UIR 推导 PI 2R,根据关系式,用语言描述热功率 P 与电阻 R 的关系。探究结论:在电流相同时,电能转化为热时的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此教学目的,一是放手让学生进行知识总结,突破 PI 2R 这一教学难点;二是学会阅读探究方法)三、应用与创新(20 分钟)目的:用刚刚得到的结论去解释开课时的实验现象(教师给出提示语,学生填相关知识)1过程:以探究卷形式让学生解答实验现象。师:多媒体大屏幕演示实验生:应用

6、结论指出实验应出现的现象,并加以解释。2将结论应用于生活:师请:请你回忆一下,生活中和许多产业中,哪些场合用到了电热器,请说出两个场景,及包含的物理原理。生:联想。师语:利用电热器加热时,我们采用什么办法把热量散发出来。生:交流,解决问题。师语:哪些场合用电器通电时发热,但我们并不希望它们发热?我们采用什么办法降低它的温度?生:交流,解决问题。师语:若用挑剔的眼光看待被研究的问题,关于这两方面,你有什么改进意见。生:交流、评估,教师做总结性发言。(教师赠语:科学靠我们发现、探究、改进科学永无止境)(此环节教学目的有三,一是培养学生联想、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由评估能力;三是培养学生另一种探究思维程序;通过阅读得出结论根据结论解释某些现象再将此结论应用于生活中小问题做创造性改进、发展)四、小结与延伸(5 分钟)1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结构2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出生活中电热危害的实例,学生课后分析原因,找出防止危害的办法;课后设计实验探究电热功率 P 与电流 I 之间的关系,要求说出所需要的物品,并画出电路图。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