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2499572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5-2016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5-2016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5-2016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5-2016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每题 2 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伫立(zh) 称职(chn) 滑稽(j) 陛下(b) B匿笑(n) 迸溅(bng) 伶仃(ln) 炫耀(xun)C援助(yun) 猝然(c) 尴尬(g) 嬉戏(x)D吆喝(yo) 诀别(j) 扒窃(p) 头衔(xin)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故障 酥软 宽宏大量 自相茅盾B纳罕 笼罩 不可救要 混为一谈C真谛 妇孺 语无伦次 迫不及待D孪生 暗哑 情不自禁 疲倦不堪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东北,内蒙古和宁夏等

2、地曾经发现了猛犸化石,这可谓考古事业里的一块里程碑。B对于老师提出的几条建议,大家都随声附和。C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地流下辛酸的眼泪。D国外大面积爆发流感疫情,这消息真是骇人听闻,大家一定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4.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 (草木丛生的样子)B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C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指不切实际、难以实现的想法)D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形容举动十分谨慎,

3、丝毫不敢疏忽。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读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 ,可以让我们 烦恼的枷锁;读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 ,可以让我们 失败的阴影;读张之路的 羚羊木雕 ,可以让我们 纯真的友情。A驱散 珍惜 摆脱 B挣脱 驱散 珍惜C珍惜 摆脱 驱散 D摆脱 驱逐 珍惜6.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及文学常识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伊索寓言的作者是伊索,古希腊人, 伊索寓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最成熟、最完备的寓言集。B.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 丑小鸭 灰姑娘 。 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

4、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C.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 ,作者是宗璞, 文章写景状物,意在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和领悟。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刻画了一个被人们误解、怀才不遇的神灵形象。7关于童话这一体裁的定义,最准确的一项是( )A童话是儿童讲给儿童听的,并达到一定教育目的的一种文学体裁。B童话就是神话。C童话是大人专门用儿童口气讲给小孩听的故事。D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想像、幻想和夸张塑造形象,反映生活,使儿童受到教育。8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木桶理论,短板效应”的意思是一个由很多木板箍成的木桶,如果一块木板很长并不能多盛水,而有一块木板很

5、短的话,它的最大盛水量就只能达到最短木板上沿。著名教练陈运鹏把制约游泳成绩的八个因素比做木板, 。A只有八个因素都突出,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B如果有一个因素欠缺,那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C如果八个因素都欠缺,必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D只有一个因素很突出,并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9和例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一句是 ( )。例句:天空飘浮着团团白云,仿佛盛开着朵朵银棉。A.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B. 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期。C.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D.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

6、脸红起来了。10. 下列标号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 B人们常常看到她俩在阳光下、月光下,像好朋友似的说说笑笑;在没有阳光,没有月光的夜晚,盲孩子就点起一盏灯。C.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并没有终止。她又考虑着:人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D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痛楚,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二课内现代文阅读(共 18 分,每题 2 分)(一)阅读皇帝的新装选段,回答问题。(1)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这美丽的布料。 (2)皇帝就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

7、两位诚实的大臣。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那里。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3) “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 “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看得见布料。 (4)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 “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 “我十分满意!” (5)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不愿意说出什么也没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他们像皇

8、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 “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6)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东西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7)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

9、了出来。 (8)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9)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 (10) “他实在是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 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11.对文中划线句子的人物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心理描写 B细节描写 C动作描写 D神态描写12.“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中“骇人听闻”的潜台

10、词是什么?下列理解表达正确的两项是( )A怎么,连我也看不见这新衣服? B怎么,我也是一个愚蠢的人吗?C那么,我这皇帝大概当不成了! D为什么连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13.下面说法有误的是()A.开头一句独立成段,略写百姓的议论,为后文游行大典的盛况埋下伏笔。B.从这几段中可以看出皇帝是一个虚伪、昏庸、愚蠢的人。C.在这几段选文中皇帝是中心人物。D.皇帝既欺骗别人又欺骗自己,目的就是为了尽快穿上美丽的新衣。14.为什么小孩子说真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大臣们怕被人认为是不称职或愚蠢的人而革了官职。B.因为百姓们怕别人说自己愚蠢,所以不敢说真话。C.因为小孩天真无邪,无私无畏,所以最于

11、说真话。D.因为大臣们和百姓们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不便说真话。15.这篇童话反映生活的主要方式是()A、拟人和想象B、比喻和夸张C、想象和象征D、想象和夸张(二)阅读看云识天气选段,回答问题。(1)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2)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影子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的位置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

12、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温和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开始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遇见一种高积云。这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3)当那连绵的雨雪要来临的时候,卷云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要转阴。接着,云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

13、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新的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开始下降。(4)夏天,雷雨到来之前,在天空先会出现积云。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儿,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着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来,有时竟会带来冰冰雹或者龙卷风。16选文中没有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A.作诠释 B.作比较 C.分类别 D. 打比方17对(3) (4)小节说明的中心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14、A. 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B. 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C. 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D. 卷层云、高层云、积云、积雨云的演变过程。18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表示有误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的语言特点是既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B.“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一句意在说明卷云的特点“很薄” 。C.第(2)节的说明结构是先分后总。D.“像棉花团似的白云”是从形态的角度说明积云的特点, “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是从位置的角度说明积云的特点。19对第(2)小节的说明顺序归纳最恰当的一

15、项是( )A从主到次,从少到多。B从高到低,从稀到密。C从主到次,从稀到密。D从高到低,从少到多。三课内文言文阅读(共 8 分,每题 2 分)阅读下面两则寓言,回答问题。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20.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马无故亡而入胡 暮而果大亡其财B. 其邻人之父亦云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C. 马无故亡而入胡 此独以跛之故D. 不筑,必将有盗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2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丁壮者引弦而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