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学年九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497043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9-10学年九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09-10学年九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09-10学年九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09-10学年九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09-10学年九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9-10学年九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10学年九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9-10 学年九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卷出题人:zqlc1977【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 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 5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42 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5 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一空一分,共 11 分)更深月色半人家,_。(刘方平月夜) ,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观刈麦 )酒困路长惟欲睡,_。 (苏轼浣溪沙 )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

2、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晏殊破阵子 )诸葛亮集中有一句话, “赏不可不严,罚不可不均。 ”与出师表中的 , 两句一致。辛弃疾破阵子中描写战场上拼杀场面的是, 。古代有不少写“雪”的诗篇,请你写出一个含“雪”字的诗句。 (课内外均可), 。(2)默写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或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 。 (4 分) , 。 , 。 ,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7 分)不要怕土地贫瘠,只要你有手,土地就会变肥沃。不要怕路途遥远,只要你有腿,路途就是近的。不要怕山峰耸峙,只要你有毅力,山峰就在脚下。你想想:哪块贫瘠的土地,不在农人的手下献上粮食;哪条遥远的道路,不在我们的前进中逐渐缩

3、短;哪座巍 ()的高山,不在登山者的脚下 A (臣服、屈服、折服) ;哪个黑暗的长夜,不在我们的忍耐中变成光明。伸出双手,迈开脚步,坚毅、忍耐、B (跨进、奋进、迈步) ,胜利就在眼前。(1)第一段,加点字“峙”的读音 ;第二段, “巍”后面应填的字 。 (2 分)(2)第二段中,A、B 两处应填的词语分别是:A B 。 (2 分)(3)在第一段末补上与第二段内容相照应的句子。 (句式与前面句子大体一致) (3 分)3、读下面的这首题为“如果”的诗,仔细揣摩内容和句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 (分)如果你是大河,_,如果你是春色,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而叹息;_,何必为没有结出果实而着急;如果你

4、就是你,那就静静地微笑沉默不语。4、名著阅读与积累。 (5 分)(1)A 果举扇,径至火边,尽力一扇,那火光烘烘腾起,再一遍,更着百倍;又一遍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渐渐烧着身体。文段节选自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文段中的 A 指的是 (人物) ,请再写一个于 A 相关的故事情节 。水浒传中力大无比,能倒拔垂杨柳的英雄是 ;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叙述了 、米开朗琪罗和 的苦难坎坷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5、综合性学习(13 分)下表是第六次国民阅读调查的部分数据,请用文字表述 2008 年的变化情况。(不超过 35字)(2 分)成人图书阅读率 成人人均年阅读图书2007 年 48、8%

5、4、58 本2008 年 49、3% 4、72 本答:调查显示 2008 年: 小丽准备对九年级同学的课外阅读目的进行调查,她在设计调查问卷时,首先想到了“休闲消遣” 。请你用四个字短语帮助她再设计两点。 (2 分)2 月 28 日下午,温家宝总理通过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全球网民进行在线交流时说:“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请你也说一段话,向全校同学发出多读书的倡议。 (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2 分) 学校举办“推广普通活活动周” ,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请你

6、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2 分)_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三项。 (3 分) _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 (2 分)_二、阅读理解 (55 分)(一)阅读语段,完成下面 811 题。 (14 分)(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

7、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 分)逆寡人( ) 色挠( ) 怫然( ) 跪而谢之( )7、加点文言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1 分)A、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挺剑而起 B、轻寡人与 与臣而将四矣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以头抢地尔、D、受地于先王 仓鹰击于殿上8、翻译下列语句。 (2 分)(1)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2)若士必怒,浮尸二人

8、,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9、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 ,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2 分)(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_(2)与臣而将四矣。 _(乙)课外文言文阅读(5 分)一乡人,极吝致富,病剧 牵延不绝气,哀告妻子曰:“我一生苦心贪吝,断绝六亲 1,今得富足,死后可剥皮与皮匠,割肉卖与屠,割骨卖与漆店。 ”必欲妻子听从,然后 2断气。既死半日,复苏,嘱妻子曰:“当今世情浅薄,切不可赊与他!”剧:厉害、严重 六亲:父、母、兄、弟、妻、子。这里泛指亲属。 1 210、解释加点字在文中的含义。 (2 分)(1)极吝致富 (

9、) (2)病剧牵延不绝气( )(3)必欲妻子听从( ) (4)既死半日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语句。 (1 分)12、这个乡下人是靠什么发财致富的?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 分)(二)阅读文段,完成 13-16 题。(共 12 分)纵观悠悠历史,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几乎每一个人做每一件事,都可能失败。如果害怕失败,那么只能什么事也不干。只有不怕失败,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失败与成功之间往往有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有人曾把这个过程比作桥梁。古今中外,有不少人就是通过这座桥梁,才走向成功的。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曾经被吴国打得大败,成了吴王的奴仆。面对这样惨重的失败,他不是从此消沉,而

10、是卧薪尝胆,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积聚力量,终于战胜了强大的吴国。居里夫妇,在提取新元素的实验过程中,虽然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可他们却毫不气餁,佡心十足,不攭总繓,坚持试验。他们终于成功了,发现了镭,对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近、现代的革命史上,这样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孙中山先生实践了自己的誓言“ 愈挫愈奋 ”,最终推翻了清政府;中国共产党人,更是不怕失败,前赴后继,由弱至强,成长壮大。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胜利了。可见,失败并不可怕,把每一次失败都看作新的起点,万里关山从头越,坚持不懈,加倍努力,那就一定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在艰难的人生道路上,遇到失败,别灰心,莫丧气,要振作,去奋斗。失败

11、只是暂时的,鼓起勇气,去战胜新的困难,去迎接胜利的明天。笑在最后才是笑得最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失败者同样光荣。13、这篇短文的论点是_(1 分)14、 作者为了论证论点,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和_,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所用的事实论据。 (6 分)(1)_(2)_(3)_(4)_15、居里夫妇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艰难曲折的过程” 是什么? 数学家陈景润与居里夫妇一样,也是从失败最终走向成功的。但是不宜把居里夫妇的例子换成陈景润的例子,为什么?(3 分)_16、在学习和生活上,你是如何看待失败的?请联系实际谈谈、(3 分)_(三)阅读语段,完成下面 1822 题。 (10 分)日常生活中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人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便恶语相向,甚至动起手来;有的人缺乏同情心,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无动于衷;还有的人能关爱家人和朋友,但对其他人却漠不关心这些现象都是缺乏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