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496033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教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选自人教版教材)年级: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型:综合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3 自然段。2、能力目标:.感悟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领悟以小见大的表达方法。3、德育目标: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教学难点、重点:1. 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2. 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课前搜集读书名言;制作由重点词句组成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引导分析法、互动学习法

2、,小组讨论法、视觉图象法、体验法教具准备:多媒体等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及说明第一个环节:复习导入,引出课题。 (大约要 5 分钟)1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这篇访谈录。其中大树指谁?2介绍季羡林先生 :季羡林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他教给我们读书要做到三个“贯通”: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这就是他一生读书学习的真切体会。比如他精通 12国语言。光是德国,1935 年至 1945 年,他在那儿就整整呆过十年,德国人爱花、养花的民族风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五十年以后,当他故地重游,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 (指题)3齐读课题。 (强调:谁的花又是让谁看的?)再

3、读。这节课,就让我们去德国赏花,跟着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融入花的海洋,和作者季羡林先生共同感受德国的花吧。 (板书课题) 利用多媒体介入语文教学,让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求知欲望。2第二个环节: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一品德国花的风情,丰富阅读体验(大约要 20 分钟)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这些词语大家会读吗?课件出示新词: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应接不暇 莞尔一笑 脊梁 指名读、齐读。教师随机指导。指导书写。(1)加点的字我们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谈。(2)教师范写生字“脊” ,强调笔顺;范写“ 暇”,关注日字旁。(3)学生练写。

4、2接读课文请 4 位学生接读课文 4 个自然段。学生评价。3请听读的学生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板书:花美 人美)把学生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让学习变成一个读书交流的多种形式的活动。第三个环节:朗读感悟,品位语言。(本部分是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本课重点)(一)自主研读,体会“ 花美 ”。请学生读课文,找出写花美的句子,多读几遍。相机课件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 道上,应接不暇。请学生再读这 3 句话,用横线划出描写花美的词语。(

5、1) “花团锦簇” 、 “姹紫嫣红”(板书: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描绘的是怎样一番景象?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读这两个词边想象画面。 (课件再现词语所描绘的画面)(2) “山阴 道”山阴 道指的是什么?(学生谈)小结:山阴 道是地处我国的一处山清水秀,令人陶醉的风景名胜。(3) “花的海洋”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小结:作者把大片大片,没有边际的花儿比作浩瀚无边的海洋。这段话中还有用得非常贴切的词语吗?说出理由。教法、学法:引导学生用视觉图象法、讨论分组讨论,踊跃发言,这些手段都是为表达课文意境、情感服务的。这个环节遵循了从实际出发、直观性教学原则

6、。这个阶段达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3(4) “任何”去掉“任何”,让学生读句子,体会作者用词贴切。(5) “家家户户”“家家户户”指的什么?能去掉吗?有更贴切的词语替代吗?(6) “应接不暇”请学生谈什么是“应接不暇”。在哪见过这个词语?(比如在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中见过,课文中的“应接不暇”就是指眼前的花儿多得看不过来。 )“应接不暇”在这里还包含着看花人怎样的情感?(喜爱,生怕错过)小结:作者用词多么贴切啊。正所谓增一字嫌多,减一字嫌少,改一字嫌不当。真让人折服!课件播放画面,师生美读并背诵。同学们,刚才我们谈到的就是这样的景象。 (教师配乐范读)课件:图片配乐连播。学生多种形式读。3总结:同

7、学们,刚才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想象画面、用心揣摩文中每个词语的意思,融入了文章的意境,全身心沐浴在花海中,闻到了花香,看到了花美,读出了文章所蕴含的真情。(二)合作探究,感悟“ 人美 ”。1关于“人美”,请同学们再回到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多读几遍。相机课件出示: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的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学生读。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学生讨论,汇报交流。3结合

8、生活实际谈谈对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解。学生讨论,汇报交流。4刚才我们读到的内容是描述德国什么时候的情景?四五十年之后,当作者再次来到德国,看到的又是怎样一番景象?4课件出示: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5如果今天我们再去德国,看到的一定还会是怎样的景象?6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会由衷地发出怎样的感叹?为什么?课件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板书:奇丽的景色 奇特的民族)第四个环节:总结学法,拓展延伸。1、养花是件平凡的小事,但作者通过写“花美”和德国人民种花习俗的特别来赞美德国人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美;通过写德国人民一代又一代传承这种爱花、养花的习俗,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德来赞美德国民族精神的伟大,这种写作方法就叫(板书:以小见大)2、推荐阅读:德国印象文本成为学习活动的载体,而不是学习活动的最终目的,这样设计始终把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显著的位置。学生时刻处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者。第五个环节:布置作业,读写结合小练笔:通过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你有什么收获?将课本内容引伸,拓展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理解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