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的诊治体会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495871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胆管癌的诊治体会 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胆管癌的诊治体会 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胆管癌的诊治体会 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胆管癌的诊治体会 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胆管癌的诊治体会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胆管癌的诊治体会 (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胆管癌的诊治体会 关键词:胆管癌 近 5 年我院在接诊黄疸患者中,收治过 13 例胆管癌患者(后均在省级医院经 ERCP 确诊) ,现结合 2 例典型病例,将基层医院胆管癌诊治的经过叙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13 例,其中男 7 例,年龄 5665 岁,女 6 例,年龄5468 岁;首诊主诉:黄疸伴皮肤瘙痒、恶心、呕吐 6 例,反酸、上腹饱胀 2 例,右上腹疼痛、进行性消瘦 2 例,深茶色尿、陶土色大便 3 例;确诊时间(从首次就诊算起)最长 18 天,最短 5 天。 2 典型病例 例 1,患者,女,64 岁,2003 年 7 月 10 日以“反酸、上腹饱胀 2 个月、剑突下隐痛 5

2、 天”入院,患者 2 个月来间断性反酸,食后上腹胀满疼痛,进行性消瘦,住院后第 3 天,行胃镜检查:急性胃黏膜糜烂(胃体、胃窦) ,胆汁反流(中度) ,Hp(-)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阴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26u/L 、碱性磷酸酶(ALP)158u/L、总胆红素(STB)17.1mol/L。给予丽珠得乐、吗丁啉及输液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住院后第 8 天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浓茶色尿,大便呈灰白色、OB(-) 。复查肝功:STB145mol/L、直接胆红素( CB)102mol/L、ALT200u/L、天2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54u/L、ALP850u/L、-谷氨酰

3、转移酶(-GT) 812u/L。 B 超提示:肝内回声增粗增强、结构尚清、肝内胆管扩张、胆囊显著扩大(9.0cm4.5cm) 、胆总管下段直径0.4cm,诊断胆总管占位病变。会诊后考虑阻塞性黄疸,给予茵栀黄、维生素 K、门冬氨酸钾镁等治疗 5 天,黄疸继续加深,消瘦明显,转省级医院,第二天行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 ,诊断胆管癌(胆总管上段) ,病到晚期未做活检及刷片,行内镜下鼻胆引流术(ENBD) ,当时引出胆汁约 10ml,15 天后黄疸明显消退出院,6 个月后因引流管不慎拔除,黄疸加重死亡。 例 2,患者,女,66 岁,因“黄疸、皮肤瘙痒 1 个月,右上腹胀痛、呕吐 5 天”于

4、 2005 年 11 月 19 日入院,患者消瘦,皮肤、黏膜、巩膜中度黄染,肝脾肋下未触及,莫菲征(+) ,剑突下压痛;住院 1 周来,在保肝、退黄、利胆的同时行胃镜检查:胃底、胃体上段大弯及十二指肠球部前壁肿物(性质待定) ,糜烂性胃炎,Hp(+) ;取活检送省级医院,回报:慢性胃炎;HBsAg(-) 、AST354.3u/L、ALT322u/L、-GT912u/L、ALP1220u/L 、STB224mol/L、CB156mol/L、丙肝抗体(+) ;B 超:肝最大斜径 15.2cm,回声增粗增强,胆总管上段内径 1.3cm,中上段管内透声好,下受肠气干扰显示欠清,内弥漫性回声,胆囊不规则

5、形态 4.7cm2.8cm,内无胆汁,疑及胆总管占位(肿瘤)?行 CT 检查并请外科医生会诊,建议剖腹探查,3因患者黄疸深、消瘦、衰竭,患者家属难以接受,要求转院,到省级医院后第 2 天 ERCP 提示肝总管癌,刷片示:查见少数中重度核异质细胞。遂置聚乙烯塑料支架,3 天后黄疸明显减轻, 8 天后出院时,STB54.2mol/L、ALT80u/L、AST160u/L 、ALP340u/L 、-GT142u/L。给予康莱特及能量合剂治疗,至今尚健在。 3 讨论 在诊治肝病时,常会遇到诸多黄疸患者,鉴别三种黄疸实属首要。如有重度黄疸伴皮肤瘙痒、浓茶色尿、大便灰白甚至呈陶土色,加上血中 CB、ALP

6、、-GT 明显升高,可初步诊断阻塞性黄疸。如年龄在 50 岁以上,出现无痛性黄疸,进行性消瘦、消化道症状突出,胆道、胰腺、壶腹肿瘤可疑;当然,部分患者症状未必典型。收治的 13 例患者中以黄疸、消瘦、消化道症状为多,实验室检查往往支持诊断;B 超、CT 不一定能发现早期病灶,但对鉴别肝内或肝外胆汁淤积实属必要;手术剖腹探查患者难以接受,亦不能解决晚期肿瘤患者的根本问题;ERCP 是除手术与病理检查以外诊断胆道肿瘤的“金标准” 1 。肝外胆管癌系指肝外胆管及其汇合部、肝总管及胆总管的癌肿,其发病率近年有增高趋势,占尸检所有肿瘤的 2%,4060 岁发病率占 70%,男性多于女性。并有以下特点:(

7、1)梗阻性黄疸常为首发症状( 97%) ,并进行性加深。 (2 )上腹钝痛或不适感亦为常见症状(50%) ,不容忽视。 (3)皮肤瘙痒多发生于黄疸之后,但有 15%的患者瘙痒见于黄疸之前。 (4)体重下降、4食欲减退、肝脏肿大见于 50%以上患者。 (5)胆囊肿大因癌灶部位不同而异,肝总管癌并胆囊颈结石可见胆囊萎缩,胆总管中、下段癌 65%有胆囊肿大。 (6)肝脏酶(ALP、-GT) 、血清胆红素(CB升高为主)的增高往往支持诊断。胆管肿瘤良性罕见,一经发现,已到晚期,手术根治性切除难度极大,放疗、化疗等效果亦令人失望,随着介入技术和内镜的发展,内镜下安置支架引流术,能减黄、减压,防止肝衰竭的

8、发生,改善临床症状,近期疗效良好,且有较高的成功率2 。总之,中老年患者(多数曾经患有胆石症)一旦出现无痛性梗阻性黄疸,有时仅感上腹隐痛应立即给予 B 超、CT 等无创性检查,再根据肝内外胆管有无扩张,胆囊有无肿大,判断梗阻部位;若同时显示胆管壁不规则增厚、肿物突出等应高度怀疑胆道肿瘤。ERCP是确诊本病的“金标准”之一,亦是治疗该病的内科学手段,由于基层医院目前尚难普及,应及时向上级医院转诊是诊治该病的基本流程。 【参考文献】 1 徐采朴. 肝外胆道肿瘤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998,18 (7):400-401. 2 李兆申,汪鹏. 胆胰肿瘤介入治疗现状及展望.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 (12 ):1063-106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