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东南钢铁技改项目高炉区热风炉施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4949003 上传时间:2017-12-0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州东南钢铁技改项目高炉区热风炉施工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徐州东南钢铁技改项目高炉区热风炉施工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徐州东南钢铁技改项目高炉区热风炉施工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徐州东南钢铁技改项目高炉区热风炉施工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徐州东南钢铁技改项目高炉区热风炉施工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州东南钢铁技改项目高炉区热风炉施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东南钢铁技改项目高炉区热风炉施工(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徐州东南钢铁技改项目高炉区热风炉工程施工方案编 制: 刘 伟审 核: 吴彦增批 准: 万 明施工单位:中冶集团华冶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日期;2010 年 4 月 18 日 目 录1. 编制依据2. 工程概况3. 施工部署及施工准备4. 施工工艺5. 施工技术措施6. 质量要求7. 安全文明施工及成品保护措施8. 施工进度计划9. 附图及附表 1 编制依据1.1 热风炉基础施工图。1. 2 现行规范、标准。 1. 3 本公司的资源情况及现场的实际情况1. 4 本公司原有热风炉工程的施工经验2 工程概况及特点2. 1 建设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东南钢铁有限公司2. 2 设计单位:山东冶金设计研究院

2、2. 3 施工单位:中冶集团华冶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4 工程概况:徐州东南钢铁技改项目高炉区热风炉工程,由热风炉基础及 J-1至 J-9 计 12 个独立基础组成;其中热风炉基础长 36.7 米,宽 16.4 米,高3.02米,基底标高-3.1 米,基础顶面标高 0.02 米,基础下设 100mm 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工程设计热风炉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混凝土总量 1533.9m3,其中上部 1.0m 范围采用 C30 耐热混凝土,耐热温度 350, ;耐热混凝土量 455 m3, 基础配筋:面筋均为 HRB33520200 双层双向;底板配筋 HRB3352520

3、0 双层双向。J-1 至 J-9 独立基础按常规方法施工,本方案主要介绍热风炉基础施工方案。2.5 工程特点:2.5.1 热风炉基础混凝土工程量大,整体性要求高,中间不得留设施工缝。 2.5.2 热风炉基础上部 1 米范围为 C30 耐热混凝土,耐热温度 350,耐热混凝土工程量 455m3。3 施工布署及施工准备3. 1 本工程施工由中国华冶天津工业安装公司徐州东南钢铁工程项目部负责组织施工,下设施工安全部、技术质量部、物资供应部、计划经营部、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在华冶公司的统一领导下,严格按照公司质量程序文件指导施工,严格按项目法进行组织管理,确保工程符合合同要求,并按期交付使用。项目部组织

4、机构图详见附表 1 示。3.1 技术准备3.1.1 各岗位管理人员认真学习相关规范和图纸;3.1.2 技术部编制大体积混凝土方案;3.1.3 召开技术交底会议,就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对工长交底,使其施工前作好充分准备。3.1.4 工长对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前技术、质量交底。3.1.5 混凝土浇筑前,做好配合比。3.2 材料准备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对各种材料必须通过严格选择,符合要求方可使用。3.2.1 水泥采用散装 P.S42.5 中低热矿渣水泥。水泥进场时必须严格验收,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证明书,水泥 500t 为一验收批,按规定要求进行检试验。 3.2.2 碎石粗骨料碎石粒径按

5、 5-31.5 连续级配,其质量应符合普通混凝土所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要求,且含量泥在 1以内,按 400m3 或600T 为一验收批检验;耐热混凝土骨料采用玄武岩。3.2.3 砂砂选用天然中粗砂,有利于泵送、减少水泥用量,控制混凝土的温升和收缩量。含泥量 2以内,质量符合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按 400m3 或 600T 为一验收批。3.2.2.4 外加剂掺加高效减水缓凝剂,以保证足够的施工时间,使初凝时间达到 68h。掺加掺粉煤灰,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代替部分水泥,降低水化热,有利于混凝土强度的增加。3.3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施工机具准备具体计划详附表 2

6、 示;保温材料准备计划详附表 3 示。3.4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并结合工程特点,劳动力准备具体详附表 4 示。4 施工工艺4.1 施工顺序定位放线土方开挖钎探、验槽垫层混凝土施工基础施工。4.2 土方开挖土方开挖采用大开挖形式,开挖机械采用 1m3 反铲挖掘机,土方外运采用翻斗汽车运到业主指定地点,运距暂按 3 km 计。开挖时一次性开挖至基底标高以上 200mm,而后用人清土至基地设计标高;施工时基底比设计平面尺寸每侧增加 0.6 米(其中支模工作面 0.3 米,排水沟 0.3 米) ,开挖放坡坡度 1:0.67。土方开挖完毕后,应及时清槽并进行钎探、验槽,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4.2 垫层设计

7、厚度 100mm,C20 混凝土。施工时要求振捣密实、表面平整。4.3 钢筋工程4.3.1钢筋制作钢筋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各种规格各种级别的钢筋分类堆放,并进行类别和检验状态的标识。钢筋翻样人员要熟识图纸、会审记录和施工规范,按图纸要求的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准确的填写钢筋料表,计算出钢筋的用量。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须清理干净。钢筋采用机械加工,钢筋接长采用闪光对焊及搭接接长。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筋。钢筋对焊接头和焊接制品的机械性能必须

8、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4.3.2 钢筋绑扎与安装熟识图纸,核对半成品钢筋的级别、直径、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及时纠正增补。划出钢筋安装位置线,如钢筋品种较多时,应在混凝土垫层或已安装好的模板上标明各种型号、构件的钢筋规格、形状和数量。钢筋网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必须将全部钢筋相互交点扎牢,注意相邻绑 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绑扎。独立基础为双层双向钢筋网时,在上下层钢筋之间设 22 钢筋马镫间距双向 1000mm,以保证上层钢筋位置的正确和上下两层钢筋之间距离。热风炉基础设计底板、顶板及中间两层钢筋,共四层钢

9、筋网片,施工时用 22 钢筋焊成钢筋支架,以承担钢筋网片自重及保证钢筋位置;钢筋支架立筋间距 2000mm,并与水平方向纵横筋焊牢,形成钢筋骨架;焊接时水平方向纵横筋位置标高,据钢筋网片标高而定,其作用为支撑钢筋网片;详见附图1。底板钢筋保护层设计 50mm,考虑到钢筋自重大,将底板钢筋垫块采用C30 细石混凝土制作,施工时垫块间距双向 800mm,梅花形布置。当钢筋绑扎时应同时将散热管安装,安装时设定位架将散热管固定牢固,要求位置准确。4.4 模板工程热风炉基础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基础一次性支模整体浇筑,用 48*3.5脚手管加固,对拉螺栓间距双向 600mm。施工前进行计算并绘制钢模板配板

10、图,施工时按施工作业设计进行钢模板组装,要做到模板几何尺寸正确不变形、不漏浆,钢筋砼里实外光。对于较重的、较大的预埋件(管)也要采用 50*5 角钢支架进行支撑固定,以保其位置的准确及平整度。模板工程验收重点为控制高度、垂直度、平整度,把预埋管件、预留孔等作为验收的重点。基础砼顶面、予埋件顶面标高只能出现负误差,不得出现正误差。4.5 混凝土热工计算 4.5.1 混凝土的最大绝热温升Tt=WQ/C(1-e -mt)式中: T t混凝土的最大绝热温升() ;Q水泥水化热,查表得水化热 Q=334kj/kg;W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kg/m 3) ,W =350kg;C混凝土比热,取 0.97k

11、j/(kgK); 混凝土密度,取 2400(kg/m 3) ;t混凝土的龄期(d)取 3、6、9、12、15、18、21;e为常数,取 2.718;m系数,随浇筑温度改变,取:0.362(浇筑温度约 20) 。则:T3 =350334/0.972400(1-2.718 -0.3623) =75.8T6 =350334/0.972400(1-2.718 -0.3626) =56.7T9 =350334/0.972400(1-2.718 -0.3629) =52.2T12 =350334/0.972400(1-2.718 -0.36212) =50.9T15 =350334/0.972400(1-

12、2.718 -0.36215) =50.4T18 =350334/0.972400(1-2.718 -0.36218) =50.3T21 =350334/0.972400(1-2.718 -0.36221) =50.24.5.2 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Tmax(t)= T j+Tt(t)式中:T max(t)t 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 ;Tj混凝土浇筑温度(),取 20 度;(t)t 龄期降温系数,查表计算得:对 3m 混凝土板:(3)= 0.68;(6)=0.67;(9)=0.63; (12)=0.57;(15)=0.45;(18)=0.36 ;(21)=0.30;Tmax(3)= 20+

13、75.80.68=71.5Tmax(6)= 20+ 56.70.67=58.0Tmax(9)= 20+ 52.20.63=52.9Tmax(12)= 20+ 50.90.57=49.0Tmax(15)= 20+ 50.40.45=42.7Tmax(18)= 20+ 50.30.36=38.1Tmax(21)= 20+ 50.20.30=35.1由上可知:混凝土内部温度在养护 18 天后温度约可降至 3040间,考虑现在日平均气温在 2030间,因此混凝土养护时间约需 1218 天。4.5.3 循环水降温法混凝土内部温度计算已知条件:混凝土水泥用量 350kg/m3;冷却水管直径 32mm,沿长

14、边方向上下两层交错布置,间距 1500mm。循环水管平面布置示意图见附图 2;循环管剖面图见附图 3Tq浇筑后平均气温 Tq =24;Ts冷却水管初期通水水温 Ts=10;Tb混凝土表面温度() ;X冷却水管散热残留比;Ca1底部不绝缘,上层新混凝土接受下层混凝土(或基底)传热并向表面散热的残留比;Ca2底部不绝缘,上层新混凝土接受下层混凝土(或基底)及表面散热的残留比;Tr通过表面及冷却水管散热之后的水化热温升; 混凝土导热系数 =3.15W/m.K;a混凝土导温系数 a=0.115 m2/d;d冷却水管直径 d =32mm;D冷却水管纵向排列间距 D=1.5m;Cs水的比热 Cs=4.2k

15、j/(kgK); s水的容重 s =1000 kg /m3;qs冷却水的流量 qs =1.35 m3/h;L冷却水管总长 653.7m;根据水管冷却范围 D=1.5mLog(D/d)=Log(150/3.2)=1.67a=a(Log100/Log59.1)=0.1152/1.67=0.138(a为化引的混凝土导温系数 m2/d)at/D2=0.138t/1.52=0.061t3.6(l/C s sqs)=3.6 (3.15653.7)/(4.210001.35)=1.09查图得 X 值,见表 1表 1t(d) 0.5 1.5 2.5 3.5 4.5 5.5at/D2 0.031 0.092 0.153 0.214 0.275 0.336X 0.98 0.92 0.86 0.81 0.76 0.71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见表 2;表 2 龄期 t(d)1 2 3 4 5 6混凝土绝热温升()15.25 25.86 33.25 38.4 41.98 44.50注:T t=WQ/C=350334/0.97240050.2Tt(t)=Th(1-e-mt),其中 m=0.362F0=at/h2=0.115t/32=0.013t查图得 Ca2, 见表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