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气质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4940363 上传时间:2017-12-09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的气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前儿童的气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前儿童的气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前儿童的气质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前儿童的气质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的气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的气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儿童的气质,一、气质的概述,(一)气质的概念(二)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学前儿童的个性远还没有形成,但个性系统中的若干因素已经有所发展,我们将在本节中阐述学前儿童的气质、自我意识、性格等个性的因素及发展特点,并阐述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气质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有的人生来好动,有的人生来好静;有的人脾气温和,有的人性情暴躁;有的人动作麻利,有的人行动缓慢等等,以上的区别就是心理学所称的气质区别,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气质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速度(如言语速度、思维速度等)、强度(如情绪体验强弱等)、稳定性(如注意集中的时间长短)和指向性(如内向或外

2、向)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组合。气质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独特的色彩,不同气质的人其行为特点、言语速度、情绪类型、思维习惯、交往风格、性格特征都有各自明显的特色。这些特色反映在他的所有心理活动中,并直接影响性格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儿童气质类型和表现,(1)强而不平衡型。兴奋占优势,条件反射形成比消退来得更快,易兴奋、易怒而难以抑制,又叫兴奋型。(2)弱型。兴奋与抑制都很弱,感受性高,难以承受强刺激,胆小而显神经质。(3)强、平衡而不灵活型。条件反射容易形成而难以改变,庄重、迟缓而有惰性,又叫安静型。(4)强、平衡而且灵活型。条件反射形成或改变均迅速,且动作灵敏,又叫活泼型。,由于气质与神经系统

3、的先天或遗传特征有关,因此,通常认为气质类型是相对稳定的,不容易改变。环境可能会掩蔽气质的特性,但并没有改变气质。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不同气质类型的儿童都能以自己特有的动力特征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婴幼儿气质的影响因素,(一)、遗传因素的影响 遗传学研究显示同卵双生子的气质相关程度明显大于异卵双生子;个体的活动水平、行为退缩、情感转移、抑郁等与遗传有关。 (二)、围生期因素的影响 国内有研究报告表明,母亲孕期的心情,对分娩疼痛的恐惧,孕期的工作环境,孕期的看电视时间,住房条件等因素都会影响婴儿的气质类型和气质维度。 (三)、年龄因素 长期纵向观察研究证明,儿童的气质类型相对稳定,但随着年龄的

4、增长构成气质的各维度可能发生一些倾向性变化,即活动水平及反应强度降低,节律性变好,注意力趋向集中,反应阈限升高,但消极心境却也增多。 (四)、独生子女的影响 独生子女活动水平较低,适应较快,易于接近或倾向探究,注意力易于集中。,气质与幼儿教育,面对不同气质、性格的幼儿,我们的教育方案也会有所不同。,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也不决定个体的智力水平和社会价值。每种气质都存在着向积极的或消极的品质发展的可能,因此,应发挥各种气质的积极特征,控制消极特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塑造优良的人格品质。,气质与幼儿教育,1针对幼儿的不同气质进行教育对多血质的幼儿进行教育时,在要求遵守纪律的同时,对他们要热情;在给他

5、们各种参加活动的机会的同时,要培养他们稳定的兴趣;在发展他们的满腔热情、朝气蓬勃的同时,要对粗心、虎头蛇尾进行教育。 对胆汁质的幼儿进行教育时,既要让他们有所触动,又要避免激怒他们;在着重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时,又要防止任性、粗暴,要教会他们自制,养成安静守纪律的习惯。 对粘液质的幼儿进行教育时,多给予他们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要多表扬他们的成绩,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活动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机敏地完成活动,要防止拖拉、过分谨慎等。 对抑郁质的幼儿进行教育时,要给予充分的关心和帮助,但要避免在公开场合批评指责;要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引导他们和其他幼儿交往,同时教会他们各种活动

6、技能和方法,培养自信心,防止怯懦、孤独等消极品质。 2针对幼儿的不同性格进行教育 幼儿期是儿童性格形成的奠定时期,但性格的发展还未定型,特别重视幼儿的性格教育,尤其要有的放矢地培养良好的性格。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而要 总的来讲,在幼儿阶段,要使幼儿具有这样的性格:朝气蓬勃,愉快开朗;心地善良,诚实正直;勤劳朴实,做事认真;勇敢坚强,有自制力和创新精神;听指挥,守纪律。但针对幼儿的具体特点,还要采取既有原则又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二)针对幼儿能力的因材施教 从整体来看,幼儿期能力的差异还没有非常显著的分化,也很不稳定,具有很大的可变性,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应给予所有的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环境刺激,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合理的早期教育,以促使幼儿的智力更早更快地发展。幼儿教师应该依照幼儿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如动机规律,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社会规范的形成规律,美感的形成规律、迁移的规律等,利用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使幼儿的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与发展。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也要对特殊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