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 民用建筑设计原理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4939179 上传时间:2017-12-09 格式:PPT 页数:153 大小:10.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08章 民用建筑设计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第08章 民用建筑设计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第08章 民用建筑设计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53页
第08章 民用建筑设计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53页
第08章 民用建筑设计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08章 民用建筑设计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8章 民用建筑设计原理(1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建筑平面设计,建筑平面是表示在建筑物水平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建筑平面集中地反映建筑功能方面的问题,一些剖面关系比较简单的民用建筑,它们的平面布置基本上能够反映空间组合的主要内容。在平面设计中,要始终从整体空间组合的效果来考虑,紧密联系建筑剖面和立面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不断调整修改平面,反复深入。,各种类型的民用建筑,从组成平面各部分面积的使用性质来分析,主要可以归纳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使用部分是指主要使用活动和辅助使用活动的面积,即各类建筑物中的使用房间和辅助房间。使用房间:例如住宅中的起居室、卧室;学校中的教室、实验室;商店中的营业厅;剧院中的观众厅等。辅助房间:例如住宅中

2、的厨房、浴室、厕所、贮藏室等;公共建筑中的厕所、贮藏间以及各种电气、水暖等设备用房。,交通联系部分是建筑物中各个房间之间、楼层之间和房间内外之间联系通行的面积,即各类建筑物中的走廊、门厅、过厅、楼梯、坡道,以及电梯和自动楼梯等所占的面积。 建筑物的平面面积,除了以上两部分外,还有房屋构件所占的面积,即构成房屋承重系统、分隔平面各组成部分的墙、柱、墙墩以及隔断等构件所占的面积。下图是住宅单元平面面积的各组成部分示意。,建筑平面中各个使用房间和辅助房间,是建筑平面组合的基本单元。本节主要内容是分析房间面积大小、平面形状、尺寸、门窗在房间平面的大小和位置等,考虑单个房间平面布置的几种可能性。,第一节

3、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一、使用房间按使用功能分为:(1)生活用房间:如住宅的起居室、卧室、招待所的卧室;(2) 工作、学习用的房间:如办公室、教室、实验室;(3)公共活动房间:商场的营业厅,剧院、电影院的观众厅、休息厅等。 对使用功能不同的房间,设计时侧重点也不同。对生活、工作、学习用房间要求安静、少干扰、有好的朝向;公共活动房间的特点是人流比较集中,要求室内活动和通行面积的组织有效,能快速疏散人流。,1.1.1 使用房间的分类和设计要求,二、使用房间平面设计的要求(1)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要满足室内使用活动和家具、设备合理布置的要求;(2)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应考虑房间的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

4、光通风良好;(3)房间的构成应使结构构造布置合理,施工方便,也要有利于房间之间的组合,所用材料要符合相应的建筑标准; (4)室内空间以及顶棚、地面、各个墙面和构件细部,要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美要求。,1.1.2使用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一、房间的面积 房间内部的面积由以下各部分组成(1)家具或设备所占面积;(2)人们在室内的使用活动面积(包括使用家具及设备时,近旁所需的面积);(3) 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注意与交通联系部分的区分)室内交通面积和室内作用面积有重合和互换,但不影响对使用房间面积的基本确定(当然,当房间的形状合理地考虑了家具和设备的布置、人们的活动和通行情况,可以节约房间的面积)

5、。,为了确定房间的使用的大小,除了需要掌握室内家具设备的数量和尺寸外,还需要了解室内活动和交通面积的大小,这些面积的确定又都和人体活动的基本尺度有关。 在实际设计中,我国已编制出一系列面积定额指标,用以控制各类建筑中作用面积的限额,并作为确定房间作用面积的依据。为部分民用建筑房间面积定额的参考指标。,二、房间的平面形状房间平面的形状,主要是由室内使用活动的特点,家具布置方式,以及采光、通风、防噪等要求所决定的。以剧院观众厅为例。不同的平面形状,都能够满足建筑视听的使用要求。以教室为例,教室的视听要求主要有:(1)离黑板最远座位距离黑板不大于8.5m;(2)边座和黑板面远端连线与黑板所在墙面的夹

6、角控制在30以上;(3)第一排座位离黑板的最小距离控制在2m左右;面积相同的教室,可以有很多种平面形状和尺寸满足教室的视听要求。,房屋的平面形状以矩形为多,这是因为矩形平面体型简单,墙面平直,便于家具和设备的安排,能充分利用室内面积,同时矩形平面结构布置简单,便于施工,有利于统一开间、进深,有利于建筑构件标准化 。,三、房间的尺寸 房间平面的尺寸,指的是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同样的面积和形状后,房间的尺寸可以多种多样。房间的尺寸,与房屋使用活动的特点,家具布置方式,以及采光、通风、防噪等要求有关。房屋的尺寸应满足模数制的要求。 考虑家具布置方式,一般双人卧室的开间取3.3m3.6m,进深取4.2m

7、4.5m。单人卧室的开间取2.7m3.0m,进深取3.3m3.6m。 根据桌椅的布置和视听要求,教室的尺寸一般取6.39.0m,6.69.0m,6.99.0m。 房屋尺寸还应满足自然采光的要求。一般单侧采光时进深不大于窗上口至地面距离的两倍,双侧采光时进深较单侧采光时可增大一倍。,总之,房间平面的形状和尺寸应满足:均匀和足够的自然采光,良好的通风,远离外界噪音干扰,较好的朝向等建筑要求。很好地满足建筑设计要求,离不开合理的平面设计。,使用房间中门的设计,一、门的宽度房间平面中门的最小宽度,是由通过人流多少和搬进房间家具、设备的大小决定的。例如住宅中卧室、起居室等的生活用房间,门的宽度常用900

8、mm左右,这样的宽度可使一个抬东西的人,方便地通过,也能搬进床、柜等较大的家具。住宅中厕所、浴室的门,宽度只需650800mm,阳台的门800mm即可,即稍大于一个通过宽度,这些较小的门扇,开启时可以少占室内的使用面积。,室内面积较大、活动人数较多的房间,应该相应增加门的宽度或门的数量,当门宽大于1000mm时,为了开启方便和少占使用面积,通常采用双扇门,双扇门宽可为12001800mm。,二、门的数量 房屋平面设计中门的数量应当根据正常情况下的使用要求以及紧急疏散的要求来确定。 如果室内人数多于50人,或房间面积大于60m2时,按照防火要求至少需要两个门,分设在房间两端,以保证安全疏散。 在

9、人流大量集中的公共活动房间,考虑疏散要求,门的总宽度按每100人600mm计算,并应设置双扇的外开门。,三、房间平面中门的位置 房间平面中门的位置应考虑室内交通路线简捷和安全疏散的要求,门的位置还对室内使用面积能否充分利用、家具布置是否方便,以及组织室内穿堂风等关系很大。对于面积大、人流多的房间,门的位置主要考虑通行简捷和疏散安全。例如剧院观众厅一些门的位置,通常较均匀地分设,使观众能尽快地到达座位或室外。对于面积小、人数少,只需设一个门的房间,门的位置首先需要考虑家具的合理布置。,当小房间中,门的数量不止一个时,门的位置应考虑缩短室内交通路线,保留较为完整的活动面积,并尽可能留有便于靠墙布置

10、家具的墙面。 有的房间由于平面组合的需要,几个门的位置比较集中,并且经常需要同时开启,这时要注意协调几个门的开启方向,防止门扇相互碰撞和妨碍人们通行。,房间平面中门的位置,在平面组合时,从整幢房屋的使用要求考虑也可能需要改变。如有的房间需要尽可能缩短通往房屋出入口或楼梯口的距离,有些房间之间联系或分隔的要求比较严密,都有可能重新调整房间的门位置。,四、门的开启方式 房间中门的开启方式常用的有平开、推拉、旋转等,主要根据房间内部的使用特点来考虑。如无特殊要求,一般采用平开门。例如医院病房,常采用1200mm的不等宽双扇门。商店的营业厅,进出人流频繁,常采用双扇弹簧门,使用比较方便。,使用房间中窗

11、的设计,房间中窗的大小和位置,主要根据室内采光、通风要求来考虑。采光方面,窗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室内照度是否足够,窗的位置关系到室内照度是否均匀。通常以窗口透光部分的面积和房间地面面积的比,即采光面积比,来初步确定或校验窗面积的大小。为民用建筑中根据房间使用性质确定的采光分级和面积比。,窗的平面位置,主要影响到房间沿外墙(开间)方向来的照度是否均匀、有无暗角和眩光。如果房间的进深较大,同样面积的矩形窗户竖向设置,可使房间进深方向的照度比较均匀。 教室在一侧采光的条件下,窗户应位于学生左侧;窗间墙的宽度从照度均匀考虑,一般不宜过大(具体窗间墙的尺寸需要综合考虑房屋结构或抗震要求等因素);同时,窗户和

12、挂黑板的墙面之间的距离要适当,距离太小会使黑板上产生眩光,距离太大双会形成暗角。,建筑物室内的自然通风,除了和建筑朝向、间距、平面布局等因素有关外,房间中窗的位置,对室内通风效果的影响也很关键,通常利用房间两侧相对应的窗户或门窗之间组织穿堂风,门窗的相对位置采用对面布置通直布置时,室内气流通畅。,户型点评1、房间面积、形状、尺寸;2、门窗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满足通风、采光要求;3、房间朝向分配是否合理;4、设计中是否体现了动静分区、净污分区;5、面积的合理利用程度,回顾上次课的主要内容,辅助房间中厕所、盥洗室的设备个数的确定和房间面积、尺寸确定以及布置方式。厨房的面积、平面位置的确定。过道(走

13、廊)、楼梯(坡道)、电梯(自动扶梯)的平面设计;门厅、过厅、出入口的平面设计消防楼梯间具体规定了哪几项指标(3点)?过道或楼梯的宽度如何确定?为什么要规定房间门距离消防楼梯间的最大长度?门厅、过厅、出入口的平面设计要点?,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建筑平面组合的类型、建筑平面组合和结构布置的关系 、场地环境对平面组合的影响交上周二布置的作业,第四节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是从建筑整体的使用功能、技术经济和建筑艺术等角度将平面各组成部分组合在一起。同时,考虑总体规划、场地环境对建筑单体平面组合的要求。建筑平面组合设计须要综合分析建筑本身提出的、以及总体环境对单体建筑提

14、出的,内外两方面的要求。,建筑平面组合设计的主要任务:(1)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合理安排各组成部分的位置,并确定它们的相互关系;(2) 组织好建筑物内部以及内外之间方便和安全的交通联系;(3) 考虑到结构布置、施工方法和所用材料的合理性,掌握建筑标准,注意美观要求;(4) 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密切结合场地环境等平面组合的外在条件,注意节约用地和环境保护。,一、各类房间的主次关系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平面中各个房间相对来说总是有主有次。如学校教学楼中,教室、实验室是主要使用房间,其余的管理、办公、贮藏、厕所等属于次要房间;住宅中生活用的起居室、卧室是主要房间,厨房、浴厕、贮藏室则属于次要

15、房间。商店的营业厅、体育馆的比赛大厅也属于主要房间。平面组合时,主要房间应优先考虑其使用功能的需要,安排合适的平面位置。,1.4.1建筑平面功能分析,二、各类房间的内外关系在多数公共建筑物中,各类房间会形成较明显的内外关系。对外联系比较密切、频繁的房间,例如商店的营业厅,门诊所的挂号、问讯处,食堂的就餐厅它们的位置需要布置在靠近人流来往的地方或出入口处。而与外界联系很少的房间,如商店的行政办公、生活用房、门诊所的药库、化验室,食堂备餐的厨房等,平面布置时,主要考虑内部使用时和有关房间的联系,可以布置在建筑物的里侧,远离对外出入口,或设置单独的内部出入通道。,部分建筑物的内外关系,三、功能分区以

16、及各分区间的联系和分隔当建筑物中房间较多,使用功能又比较复杂时,这些房间按照它们的使用性质以及联系的紧密程度,进行功能分区。通常借助于功能分析图,能够比较形象地表示建筑物的各个功能分区部分,它们之间的联系或分隔要求以及房间的使用顺序。建筑物的功能分区首先把使用性质相同或联系紧密的房间组合在一起,以便平面组合时,能从几个功能分区之间大的关系来考虑,同时还需要具体分析各个房间或各区之间的联系、分隔要求,以确定平面组合中,各个房间的合适位置。,教学楼的功能分区图,医院的功能分区图,四、房间的使用顺序和交通路线组织建筑物中不同使用性质的房间或各个部分,在使用过程中通常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如图门诊部和车站建筑在平面组合时要很好考虑这些前后顺序。有些建筑物对房间的使用顺序没有严格的要求,但也要安排好室内的人流通行面积,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往返交叉或相互干扰。房间的使用顺序和它们的联系和分隔要求,主要通过房间位置的安排以及组织一定方式的交通路线来实现。通常联系主要出入口和主要房间的是主要交通路线,人流较少的部分可用次要交通路线,门厅或过厅作为交通路线连结的枢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