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性德为本教书育人爱在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4939126 上传时间:2017-12-09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身养性德为本教书育人爱在先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修身养性德为本教书育人爱在先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修身养性德为本教书育人爱在先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修身养性德为本教书育人爱在先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修身养性德为本教书育人爱在先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修身养性德为本教书育人爱在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身养性德为本教书育人爱在先(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修身养性德为本 教书育人爱在先,东莞市班主任培训讲师团成员,周抒萍,班主任师德修养谈,班主任,学生精神成长的太阳。 教师要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 教育者的人格是教师事业的一切。教师应该在自己的身上体现人类的理想。 班主任应该特别有爱心,特别有学问,特别有修养,特别有智慧,特别爱读书,特别爱思考。 与班主任老师共勉,关注班主任群体 工作定位:是教育者、管理者、指导者。,基本功能:是教育方针的贯彻者;是德育工作的实施者;是学生成长的导师;是协调家长和社会的纽带桥梁。,关注班主任群体 工作现状:是一份“苦”差事。苦在工作时间长,任务重,矛盾多,压力大成就感低。(是学校中职责最重的

2、群体是令人敬佩的群体;是最值得同情的群体。),关注班主任群体 班主任是学校影响力最大的群体,是职责风险最高的群体,是最辛苦的群体,是最值得敬佩的群体,是最需要给予关心的群体。,工作前景: 营造有利于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大环境;开展班主任能力建设计划;建立班主任评价激励机制。,一、师德意义 1、教育的意义: 教育是什么? 教育就是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教人变呆的是死板的教育,教人变刁的是刻薄的教育,教人变积极、乐观、豁达的教育是善的教育,教人充满宽容、同情、怜悯的教育是爱的教育。,一、师德意义 1、教育的意义: 教育的本源在于为学生的成长奠定亮丽的生命底色。重在提升人的精神

3、境界,建设人的精神家园,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和谐发展,成为一个完善的独立的大写之人。,什么是教育? 它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呼唤另一个灵魂,一种人格影响另一种人格。 教育就是感动,就是影响。真的教育,好的教育,必定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育,你应当这样: 你应是物欲世界里一座永不沉没的岛。 你应是漫漫岁月中一张永不退色的画。 你应是连通世间每一个角落的一张网。 你应是能够自由呼吸的思想的一扇窗。,2、师德的力量 道德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根 基。是人们安身立命之本。,何谓师德? 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八条规范: 一、 依

4、法执教 二、 爱岗敬业 三、 热爱学生 四、 严谨治学 五、 团结协作 六、 尊敬家长 七、 廉洁从教 八、 为人师表,1、能否不穿背心、短裤、拖鞋,能否不浓妆艳抹、奇装异服走进教室?2、能否不说粗话、脏话,不乱丢纸屑、粉笔?3、能否上课不迟到、下课不拖堂,能否每一次作业都认真批改?4、能否从不打骂学生、从不挖苦学生、从不歧视学生?5、找学生到办公室谈话,能否先给学生一个凳子请他坐下?6、学生出现矛盾,解决时能否给双方一个辩解机会?,7、班级被扣分,没能拿到流动红旗,能否不发火?8、遇到不顺心的事,能否不迁移到班上学生头上?9、与家长沟通,能否不“嫌贫爱富”、做到一视同仁?10、与他班发生纠纷

5、,能否不“护短”,公正客观对待具体事件?11、能否不依成绩、不看家庭,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12、当发现自己有错时,能否公开承认并向学生道歉?,儿童成长,必有师。凡为师且留有口碑、为人景仰者,是经师,更是人师;有学问,更有人格。,、,儿童成长,必有师。凡为师且留有口碑、为人景仰者,是经师,更是人师;有学问,更有人格。 真正的教育工作者,必定是人性丰富人格完善、人品高尚的人。,、,儿童成长,必有师。凡为师且留有口碑、为人景仰者,是经师,更是人师;有学问,更有人格。 真正的教育工作者,必定是人性丰富人格完善、人品高尚的人。 班主任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全面、终身。,、,师德属于一种

6、职业道德,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职业道德。(侧重于人的精神、人格),3、师德的特点,师德属于一种职业道德,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职业道德。(侧重于人的精神、人格) 特殊性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高尚的事业”,它寄寓着人们美好的期望,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态。,3、师德的特点,师德属于一种职业道德,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职业道德。(侧重于人的精神、人格) 特殊性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高尚的事业”,它寄寓着人们美好的期望,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态。 典范性师德是以身立教。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达到比平常人群有更高的道德水准。,3、师德的特点,师德属于一种职业道德,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职业道德。(侧重于人的精神、人格) 特殊性教师职业

7、是“太阳底下最高尚的事业”,它寄寓着人们美好的期望,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态。 典范性师德是以身立教。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达到比平常人群有更高的道德水准。 自律性教育的特殊性还在于老师的劳动呈现个体性特征。道德规范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自觉的意志行为。,3、师德的特点,职业性质决定职业定位:社会追求公平,市场追求利润,教育则追求理想。一个从事教育的人不应该是一个彻底的现实主义者,教育者在立足现实的同时,还要仰望星空。,原 因:,职业性质决定职业定位:社会追求公平,市场追求利润,教育则追求理想。一个从事教育的人不应该是一个彻底的现实主义者,教育者在立足现实的同时,还要仰望星空。,原 因:,教育对象决定可塑性

8、强:高压环境中的孩子缺少自信,冷漠环境中孩子缺少同情。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职业性质决定职业定位:社会追求公平,市场追求利润,教育则追求理想。一个从事教育的人不应该是一个彻底的现实主义者,教育者在立足现实的同时,还要仰望星空。,原 因:,教育对象决定可塑性强:高压环境中的孩子缺少自信,冷漠环境中孩子缺少同情。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劳动特点决定言传身教:言教教人知,身教导人行。是耳濡目染,植根于孩子的心灵。作用于孩子的精神世界的。,师德意义: 决定了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高度; 决定了对学生终身影响的程度;

9、 决定了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深度。,小 结,1、师德缺失 缺乏事业心工作为了谋生,职责成为负担。,二、师 德 现 状,1、师德缺失 缺乏事业心工作为了谋生,职责成为负担。 缺乏进取心手捧老黄历,一页页往下翻。满足现状,不图思变。,二、师 德 现 状,1、师德缺失 缺乏事业心工作为了谋生,职责成为负担。 缺乏进取心手捧老黄历,一页页往下翻。满足现状,不图思变。 缺乏是非心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对错没有标准,是非没有界限。,二、师 德 现 状,1、师德缺失 缺乏事业心工作为了谋生,职责成为负担。 缺乏进取心手捧老黄历,一页页往下翻。满足现状,不图思变。 缺乏是非心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对错没有标准,是非

10、没有界限。 缺乏廉耻心君子贪财,取之无道。为人之尊严,为师之身份,俱已丧失。,二、师 德 现 状,1、师德缺失 缺乏事业心工作为了谋生,职责成为负担。 缺乏进取心手捧老黄历,一页页往下翻。满足现状,不图思变。 缺乏是非心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对错没有标准,是非没有界限。 缺乏廉耻心君子贪财,取之无道。为人之尊严,为师之身份,俱已丧失。 缺乏博爱心只有工作任务,没有责任意识;只有制度管理,没有人文关怀。,二、师 德 现 状,a、太理想化圣人道德,高不可攀;英雄道德,难以做到;大众道德,严重忽略,2、师德建设存在问题,。,a、太理想化圣人道德,高不可攀;英雄道德,难以做到;大众道德,严重忽略 b、太

11、虚泛化内容要求不实不具体,难以操作。难有效果。,2、师德建设存在问题,。,a、太理想化圣人道德,高不可攀;英雄道德,难以做到;大众道德,严重忽略 b、太虚泛化内容要求不实不具体,难以操作。难有效果。 c、太说教化以说教、灌输为主要教育方式,以被动接受为基本特征。,2、师德建设存在问题,。,a、太理想化圣人道德,高不可攀;英雄道德,难以做到;大众道德,严重忽略 b、太虚泛化内容要求不实不具体,难以操作。难有效果。 c、太说教化以说教、灌输为主要教育方式,以被动接受为基本特征。 d、太功利化直接、浮躁、现实。寄希望于几个文件,几次运动,几个标兵。,2、师德建设存在问题,。,师德建设 缺乏“感动”的

12、效果; 缺乏“行动”的有效指引。 亟待加强与改进 立足三重: 重道德底线,重行为实践,重具体实效。,小 结,1、教育是基于信念的行为 教育信念是对教育事业、教育制度 深信不疑、矢志追求的一种思想和精神 状态。是教师毕生的精神追求和奋斗目标。,教育者必须用教育信念作支撑, 没有信仰就不成为教育。,(一)执着之信念,三、师德修养,前言,2、生活就是找准位置 影响人生发展因素很多,关键在于 (1)、能否在现实生活中找准自己生存的立足点。(立足现实自知者明) 脚踏实地,你的工作才有现实的生活意义。 (2)、能否在现实生活中找准自己发展的制高点。(追求信念自胜者强) 仰望星空,你的生活就有了成长的实际

13、高标。,(二)、独立之思想 1、教育,我该听谁的? 社会大众的、学者教授的、媒体报道的、行政领导的、同行同事的?,(二)、独立之思想 1、教育,我该听谁的? 社会大众的、学者教授的、媒体报道的、行政领导的、同行同事的? 反思中国教育:信、听话、顺从。 我们需要思想家,但我们不能让他们来代替我们的思想。,2、破除三大思想障碍 (1)偶像崇拜 出“专家”的年代,出“理论”的年代,出“模式”的年代,出“奇迹”的年代。,2、破除三大思想障碍 (1)偶像崇拜 出“专家”的年代,出“理论”的年代,出“模式”的年代,出“奇迹”的年代。 教育本质、教育智慧、教育规律、教育的大道理,都是一些老道理,浅道理。 教之道,贵以专。,(2)思维定势 长期的传统影响,习惯了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书上这样写的,大家这样说的,从来就这样做的,你怀疑过吗? 例:一间屋子,一根横梁,一根绳子,一张凳子,一个人- 请问:这是什么场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