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气液平衡液体精馏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4938273 上传时间:2017-12-09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81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气液平衡液体精馏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化工原理》气液平衡液体精馏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化工原理》气液平衡液体精馏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化工原理》气液平衡液体精馏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化工原理》气液平衡液体精馏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气液平衡液体精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气液平衡液体精馏(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1 概述7.2 双组分溶液的气液相平衡7.3 精馏原理7.4 双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7.5 板式塔,2,7.1 概 述 化工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将均相混合物分离为较纯净或几乎纯态的物质。对于均相物系必须要造成一个两相物系,利用原物系中各组分间某种物性的差异,而使其中某个组分(或某些组分)从一相转移到另一相,以达到分离的目的。物质在相间的转移过程称为传质过程或分离过程。化工生产中常见的传质过程有蒸馏、吸收、干燥和萃取等单元操作,常见的蒸馏方式有简单蒸馏、平衡蒸馏和精馏。当分离程度要求不高或较易分离时,可采用简单蒸馏或平衡蒸馏;当分离程度要求很高时,可采用精馏。精馏是蒸馏操作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2、,3,7.1.1精馏操作在化工中的应用 精馏是分离液体均相混合物典型的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等工业生产中应用很广,例如石油精馏可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液态空气精馏可得到纯的液氧和液氮等。精馏分离的依据是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性不同。 精馏操作通过气、液两相的直接接触,使易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气相传递,难挥发组分由气相向液相传递,是气、液两相之间的传质过程。,4,7.1.2 精馏的分类工业上精馏操作可按以下方法分类:(1)操作方式:可分为间歇精馏和连续精馏。(2)物系中组分的数目:可分为双组分精馏和多组分精馏。(3)物系分离的难易:可分为精馏和特殊精馏。(4)操作压强:可分为常压精馏、减压精馏和

3、加压精馏。,5,7.2 双组分溶液的气液相平衡7.2.1双组分溶液的气液相平衡1双组分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关系 气液相平衡关系,是指溶液与其上方的蒸气达到平衡时,系统的总压、温度及各组分在气液两相中组成间的关系。 理想溶液及拉乌尔定律 实验表明,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关系遵循拉乌尔定律。 拉乌尔定律表示:当气液呈平衡时,溶液上方组分的蒸气分压与溶液中该组分的摩尔分率成正比。 在一定压强下,液体混合物开始沸腾产生第一个气泡的温度,称为泡点温度(简称泡点)。 严格而言,实际上理想溶液是不存在的,仅对于那些由性质极相近、分子结构相似的组分所组成的溶液,例如苯-甲苯、甲醇-乙醇、烃类同系物等可视为理想溶液

4、。,6, 气液平衡相图 t-x-y图 该图表示在一定总压下,温度与气、液相组成之间的关系。 在总压为101.33kPa下,苯-甲苯混合液的t-x-y图如图7-1所示。,图7-1 苯-甲苯混合液的t-x-y图,7, y-x图 在一定外压下,以y为纵坐标,以x为横坐标,建立气-液相平衡图,即y-x图,图中曲线代表气液相平衡时的气相组成y与液相组成x之间的关系。 图7-2为苯-甲苯混合液在外压为101.33kPa下的y-x图。如图中曲线的D点表示组成为x1的液相与组成为y1的气相互成平衡。该曲线又称为平衡曲线。,图7-2 苯-甲苯混合液的y-x图,8,2双组分非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关系 非理想溶液可分

5、为与理想溶液发生正偏差的溶液和负偏差的溶液。例如,乙醇-水物系是具有正偏差的非理想溶液;硝酸-水物系是具有负偏差的非理想溶液。它们的y-x图分别如图7-3和7-4所示。,图7-3 乙醇-水溶液的y-x图,图7-4 硝酸-水溶液的y-x图,9,7.2.2相对挥发度1 挥发度 挥发度可表示物质挥发的难易程度。纯物质的挥发度可用该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来表示。同一温度下,蒸气压愈大,表示挥发性愈大。对于混合液,因组分间的相互影响,使其中各组分的蒸气压要比纯组分的蒸气压低,故混合液中组分的挥发度可用该组分在气相中平衡分压与其在液相中组成(摩尔分率)之比表示, 2相对挥发度 相对挥发度,即为混合液

6、中组分挥发度之比,用表示。,10,7.3 精馏原理7.3.1 精馏原理 精馏过程原理可用气液平衡相图说明,如图7-5所示。,图7-5 多次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11,若将组成为xF、温度低于泡点的某混合液加热到泡点以上,使其部分气化,并将气相和液相分开,则所得气相组成为y1,液相组成为x1,且y1xFx1,此时气液相量可用杠杆规则确定。若将组成为y1的气相混合物进行部分冷凝,则可得到组成为y2的气相和组成为x2的液相;又若将组成为y2的气相部分冷凝,则可得到组成为y3的气相和组成为x3的液相,且y3y2y1,可见气体混合物经多次部分冷凝后,在气相中可获得高纯度的易挥发组分。同时,若将组成为x1的

7、液相经加热器加热,使其部分气化,则可得到组成为x2的液相和组成为y2(图中未标出)的气相,再将组成为x2的液相进行部分气化,可得到组成为x3的液相和组成为y3(图中未标出)的气相,且x3x2x1,可见液体混合物经过多次部分气化,在液相中可获得高纯度的难挥发组分。,12,7.3.2 精馏装置的流程 典型的连续精馏流程如图7-7所示。 原料液经预热后,送入精馏塔内。操作时,连续地从再沸器取出部分液体作为塔底产品(釜残液),部分液体气化,产生上升蒸气,依次通过各层塔板。塔顶蒸气进入冷凝器中被全部冷凝,并将部分冷凝液借助重力作用(也可用泵送)送回塔顶作为回流液体,其余部分经冷却器(图中末画出)后被送出

8、作为塔顶产品(馏出液)。,1.精馏塔2.再沸器3.冷凝器4.回流液泵图7-6连续精馏装置流程,13,塔内气、液两相每经过一块塔板,上升蒸汽中易挥发组分和下降液相中难挥发组分分别同时得到一次提浓,因此,经过的塔板数越多,提浓程度越高。通过整个精馏过程,最终在塔顶得到高纯度的易挥发组分(塔顶馏出液),塔釜得到的基本上是难挥发组分。概括来说,每一块塔板是一个混合分离器,进入塔板的气流和液流之间同时发生传质和传热过程,结果是两相各自得到提浓。 塔顶蒸汽冷凝器可分为全凝器和分凝器两种。全凝器用得较多,所以通常称其为冷凝器。,7.3.3塔板与回流的作用,14,7.4 双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 精馏过程的计算可

9、分为设计型和操作型两类。本章重点讨论板式塔的设计型计算。精馏过程设计型计算,通常已知原料液流量、组成及分离程度,需要计算和确定的内容有:选定操作压强和进料热状态等;确定产品流量和组成;确定精馏塔的理论板数和加料位置;选择精馏塔的类型,确定塔径、塔高和塔板结构尺寸,并进行流体力学验算;计算冷凝器和再沸器的热负荷,并确定两者的类型和尺寸。,15,7.4.1 理论板的概念及恒摩尔流的假定1理论板的概念 所谓理论板,是指气液两相在板上充分接触混合,塔板上不存在温度差、浓度差,离开该板时气液两相达到平衡状态,即两相温度相等,组成互为平衡。2恒摩尔流的假定 恒摩尔气流 恒摩尔气流是指在精馏塔内,在没有中间

10、加料(或出料)条件下,各层板上升蒸气的摩尔流量相等,但两段的上升蒸气摩尔流量不一定相等。 恒摩尔液流 恒摩尔液流是指在精馏塔内,在没有中间加料(或出料)条件下,各层板下降液体的摩尔流量相等,但两段的下降液体摩尔流量不一定相等。,16,1全塔的物料衡算 对图7-8所示的间接蒸汽加热的连续精馏塔作全塔物料衡算,并以单位时间为基准,,图7-7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7.4.2 物料衡算操作线方程,17,则总物料 F=D+W (7-12)易挥发组分 FxF=DxD+WxW (7-12a)式中 F原料液流量(kmol/s); D塔顶产品(馏出液)流量(kmol/s); W塔底产品(釜残液)流量(kmol/s

11、); xF原料液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 xD馏出液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 xW釜残液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18,2精馏段的物料衡算 按图7-8虚线范围(包括精馏段第n+1层塔板以上塔段和冷凝器)作物料衡算,以单位时间为基准,即总物料 易挥发组分,(7-15a),(7-15),式中 xn精馏段中任意第n层板下降液体中易挥发组分的 摩尔分率; yn+1精馏段中任意第n+1层板上升蒸气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19,图7-8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推导,20,将式7-15代入式7-15a,并整理得: 若将上式等号右边的两项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D,可得:令L/D=R,代入上式得: 式中R称为回流比

12、,它是精馏操作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值一般由设计者选定。R值的确定将在后面讨论。,(7-16),(7-17),21,图7-10 精馏塔的操作线,式7-16和式7-17称为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此二式表示在一定操作条件下,精馏段内自任意第n层板下降的液相组成xn与其相邻的下一层板(如第n+1层板)上升蒸气气相组成yn+1之间的关系。该式在x-y直角坐标图上为直线,其斜率为R/(R+1),截距为xD/(R+1),如图7-10中直线ab。,22,7-9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推导,3提馏段的物料衡算 按图7-10虚线范围(包括提馏段第m层板以下塔段及再沸器)作物料衡算,以单位时间为基准,,23,即总物料 (7-

13、18) 易挥发组 (7-18a) 式中 提馏段第m层板下降液体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 提馏段第m+1层板上升蒸气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将式(7-18)代入式(7-18a),并整理可得: 式(7-19)称为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式。此式表示在一定操作条件下,提馏段内自任意第m层板下降液体组成与其相邻的下一层板(第m+1层)上升蒸气组成之间的关系。根据恒摩尔流的假定,L为定值,且在稳定操作时,W和xW也为定值,故式(7-19)在x-y图上也是直线,如图7-10直线cd。,(7-19),24,7.4.3 进料热状态对操作线的影响1进料热状态 在生产中,加入精馏塔中的原料可能有以下五种热状态:(1)冷液体进料,原料温度为低于泡点的冷液体;(2)饱和液体进料,原料温度为泡点的饱和液体,又称泡点进料;(3)气、液混合物进料,原料温度介于泡点和露点之间的气、液混合物;(4)饱和蒸汽进料,原料温度为露点的饱和蒸汽,又称露点进料;(5)过热蒸汽进料,原料温度为高于露点的过热蒸汽。,25,2.进料热状态参数 进料板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对图7-11所示的进料板分别作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即F+ V+L=V+ L FIF+ VIV+LIL=VIV+ LIL 由于与进料板相邻的上下板的温度及气液相组成各自都很相近,故有:IVIV ILI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