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知识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4910842 上传时间:2017-12-08 格式:PPT 页数:138 大小:8.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知识(1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知识,“事实上,在人类身体里就可以找到天然放射性核素。我们的身体平均每分钟要经历几十万次的核衰变。” 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博格,勿需害怕辐射,然而必须小心!,一、辐射基础知识,1、放射性的基本概念,放射性:放射性是原子核自发地放出、等各种射线的现象。能自发地放射出各种射线的核素为放射性核素。,放射性物质与辐射的关系,半衰期:在放射性衰变过程中,放射性核素数量降至原来的一半时所需的时间。用T1/2表示。 例如:已知Co-60的半衰期是5.6年,2008年1月1日购买的一枚Co-60源活度为10Ci,则该放射源在经过5.6年后它的活度为 5 Ci,常用的辐射量与单位,放射性活度(

2、A):一个放射源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称为它的放射性活度(或者叫衰变率)。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为贝可(Bq)。它的定义是1Bq=1s-1, 即放射源每秒产生一次衰变为1贝可。 它与以前的放射性活度单位居里(Ci)的关系为: 1Ci=3.71010Bq,吸收剂量(D):电离辐射授予单位质量物质的平均能量。它的单位为戈瑞(Gy)。 吸收剂量率:指单位时间(t)内的吸收剂量。国际单位为戈瑞 / 秒(Gy / s)。1 Gy / s103mGy / s106Gy / s109nGy / s,当量剂量(HT) :ICRP(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在60号出版物中给出了新的辐射防护量:HT=WRDTR

3、 式中: DT.R 是某组织或器官中的平均吸收剂量; WR 是辐射权重因子 。 单位:希伏特(Sievert),符号Sv。 下表给出了辐射权重因子的值。,各种射线的辐射权重因子,WR,有效剂量(E):即原来的有效剂量当量。 E = WTHT 式中:WT 为组织T的权重因子; HT 为组织或器官T的当量剂量。 单位:希伏特(Sievert),符号Sv。 下表给出了组织T的权重因子。,组织权重因子wT,吸收剂量(D)与有效剂量(E)的换算系数,UNSCEAR(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报告推荐,吸收剂量(D)与有效剂量(E)的换算系数取0.7,即有效剂量(E) 吸收剂量(D)0.7 Sv/Gy

4、,外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按UNSCEAR-1982年报告附件B第32节中的公式计算: HE.r=Dr T0.710-6(mSv) .(1)其中: HE.r : 辐射外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单位:mSv) Dr : 辐射剂量率(单位:nGy/h) T : 年工作时间(单位:h;250天8小时) 0.7: 剂量转换因子(Sv/Gy) 1,2、辐 射,辐射是粒子、光子通过空间传播能量的方式。辐射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辐射分类:,辐射,辐射源:指可以通过发射电离辐射或释放放射性物质而引起辐射照射的一切物质或实体。例如用于食品辐照保鲜的辐照消毒装置,用于放射诊断的X射线机

5、,以及核电厂等。,电离辐射标志与电离辐射警告标志,电离辐射标志 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原子能的大小,一座100万千瓦的火电厂,每年要烧掉约330万吨煤,而同样容量的核电站一年只用30吨燃料。,秦山一期核电站300MW于1991年12月15日并网发电,辐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到处都有辐射?,3、辐射的来源,全球平均接受的辐射剂量约2.8mSv/年。其中: 1、天然辐射:约2.4mSv/年,天然辐射是人类的主要辐射来源,主要包括宇宙射线、宇生核素和原生核素。其中氡及其子体是最大的天然辐射照射,每年约1.25mSv,形式主要是内照射。,4、人体受到照射的辐射来源及其水平,室内氡的来源,2、人工辐射:约0

6、.4 mSv/年,医疗辐射是最大的人工辐射来源;各种人工放射性核素中大约80用于医学目的。 另外,在人工辐射中,来自大气层核试验和切尔诺贝利事故引起的放射性沉降物约 0.007 mSv/年;来自核电站排放约 0.002 mSv/年。 根据UNSCEAR 2000年报告,人类生活方式对辐射水平的影响,我国19852000期间职业照射的个人剂量监测情况,资料来源: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1985年至2000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情况通报。,5、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照射方式,外照射是体外辐射源对人体造成的照射。外照射主要来源于x、中子等射线。内照射是指进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对人体造成的照射。人体摄入放射性核

7、素的途径有吸入、食入、通过皮肤、毛孔或伤口吸收进入,以及医疗诊治等。,6、辐射对人体的照射途径,7、射线对人体的作用(辐射生物效应 ),根据目前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两类有益的:人类生存条件之一;天然辐射提高免疫力、刺激作用。,有害的:大剂量照射时,可能得各种放射病(白血病等);小剂量照射时,有三个大家关心的问题:遗传、致癌、寿命。根据目前所掌握的知识来看,这些影响可忽略,可被接受。射线对人体作用时,有三种生化指标可能会发生变化:白血球、血小板、染色体。,8、放射性的危害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生物体组织细胞染色体DNA遗传信息,作用机制,细胞核内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双链对放射线非常敏感,射线可直接作

8、用于DNA双链,造成DNA的单链或双链断裂,或通过间接作用,产生自由基和过氧化物,导致细胞的损伤。 单链断裂尚可修复,而双链断裂即可造成细胞失去无限增生的能力而导致细胞死亡。,生物效应产生的过程和机理,个体不同发育阶段的辐射敏感性,个体出生前,辐射敏感性最强,随着个体发育过程的推进,其对辐射的敏感性会逐渐降低。个体出生后,幼年的辐射敏感性要比成年时高,而老年时由于机体各种功能的衰退,其对辐射的耐受力则又明显低于成年期。即胚胎幼儿、儿童成年人老年人,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确定性效应是指辐射效应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所受剂量的大小的效应。 确定性效应的发生有剂量阈值,剂量一旦大于该阈值,人体必然要产生

9、辐射损伤,且其严重程度与剂量大小有关。确定性效应的临床表现是各种放射病乃至死亡。 因此在辐射防护中必须要防止发生确定性效应。,随机性效应是指辐射效应的发生几率(而非其严重程度)与剂量相关的效应。 随机性效应不存在剂量阈值,任何大小的辐射都可导致随机效应。随机性效应有两大类,第一类是致癌效应,第二类是遗传效应。 因此应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辐射照射。,辐射急性全身照射可能产生的影响,常用放射性核素毒性分组表,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放射性废物: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被放射性核素所污染,其浓度或比活度大于审管机构确定

10、的清洁解控水平,预期不会再被利用的废弃物。GB14500-2002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放射性污染与非放射性污染的异同,放射性污染最主要的特点:看不见、听不到、闻不到、摸不着、感觉不到,只能依靠仪器监测到。其危害程度比非放射性污染要大 ,主要体现在:放射性物质的毒性大;不能自然降解,有些反而易被浓集,难以治理;持续时间长,有的半衰期同地球的寿命相当;公众心理影响较大。共同点:同其它污染物一样,放射性可以当作众多环境污染因素中的一个因子。,放射性与非放射性有毒化学物质的毒性比较,总体上说,放射性要比化学物质的毒性大。一般来讲化学毒物多表现为急性,放射性的影响多表现为慢性。放射性的毒性比工业中最普通

11、的毒物(氯气)要高出31062109倍。氰化钾(KCN)是剧毒物质,对小鼠的半致死剂量为15mg/kg(体重),而Pu-239对小鼠的半致死剂量为0.82mg/kg(体重),即Pu-239的毒性是氰化钾的约18倍。,孕妇工作的条件,(GB18871-2002)4.10 已从事放射工作的孕妇、授乳妇不应在甲种工作条件下工作,妊娠六个月内不应接触射线。女性工作人员发觉自己怀孕后要及时通知用人单位,以便必要时改善其工作条件。孕妇和授乳妇女应避免受到内照射。用人单位有责任改善怀孕女性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以保证为胚胎和胎儿提供与公众成员相同的防护水平。未孕妇女的职业照射控制与男人相同。,9、常见的电离辐

12、射,10、射线的穿透能力,二、辐射源安全,1、事故举例丢失探伤机放射源受照事故2001.9.2,事故经过,2001年9月2日凌晨,某施工队在探伤检测后,放射源(192Ir)从仪器中掉出,遗留在工地上。一工作人员在第二天上班时,发现放射源并拾起,双手来回玩耍、观看约20分钟,然后放入右裤兜;2小时后放入工具箱内,并在工具箱边吃饭、休息,下午下班洗澡时,发现右大腿有22cm的充血性红斑。当晚入院治疗。,受照剂量全身剂量:1.0Gy0.5局部剂量:右大腿皮肤 100Gy 右大腿骨中心 8Gy 左大腿 1015Gy 手部 1020Gy 胸部 1015Gy,事故后果,1、严重的确定性效应 死亡,失去肢体

13、,红斑红疹2、增加随机性危险 致死亡性癌症3、环境污染4、社会及经济后果,+1d,+2d,+4d,+5d,+9d,+20d,+39d,+27d,+27d,+2d,+5d,+15d,+22d,+39d,2、事故原因,1、监管体系没有或者不足行政审批监督检查实施2、安全文化没有或不足企业管理质量控制培训和工作人员的资格考查,事故,不使用测量仪表,设备故障,不遵循安全程序,审管控制缺乏或不足,缺少安全大纲,缺少或培训不足,事故原因 (续),事故,监管控制缺乏或不足,事故原因 (续),监管机构的不足:批准程序不到位;缺乏现场监督检查;缺乏监督检查后续行动。,事故,培训不到位或缺乏培训,事故原因 (续)

14、,缺乏培训和再培训导致:工作人员不合格和缺乏指导;应急程序不完善或不掌握。,事故,缺乏辐射安全大纲,事故原因 (续),没有辐射安全大纲: 管理不足 缺乏安全文化,事故,不遵循安全程序,事故原因 (续),不遵循安全程序: 缺乏安全文化 监督不够 培训不够,事故,设备故障,事故原因 (续),设备故障表明: 未达到制造商推荐的维护要求; 设备利用不当; 设备超期使用。,事故,不使用测量仪,事故原因 (续),不使用测量仪表明: 仪表不足和/或功能不满足要求; 使用人安全培训不够; 急于结束工作(雇主给雇员的压力); 缺乏安全文化。,设备制造商,3、辐射防护和安全目标(内容),监管机构,放射性工作人员,管理 人员和辐射防护负责人,辐射安全,管理人员和辐射防护负责人,辐射安全,3.1 管理 人员和辐射防护负责人:获得必需的认可;提供必需的设施, 装备和培训;,建立和发展安全文化;制定和发布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程序,并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设备制造商,辐射安全,3.2 设备制造商和供应商:,安全设备设计与加工;纠正错误,并通知用户设备安全问题;报告监管机构。,监管机构,辐射安全,3.3 监管机构:制定、宣传相关法规;审批和监督管理;制定政策和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