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2013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3.1.1 认识区域课时提能演练 鲁教版必修3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2491032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程复习方略】2013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3.1.1 认识区域课时提能演练 鲁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3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3.1.1 认识区域课时提能演练 鲁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3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3.1.1 认识区域课时提能演练 鲁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3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3.1.1 认识区域课时提能演练 鲁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3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3.1.1 认识区域课时提能演练 鲁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程复习方略】2013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3.1.1 认识区域课时提能演练 鲁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程复习方略】2013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3.1.1 认识区域课时提能演练 鲁教版必修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全程复习方略】2013 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3.1.1 认识区域课时提能演练 鲁教版必修 3(45 分钟 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1.为了更好地体现区域特点,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各地区发展,有人建议根据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分为“珠三角” 、 “沿海欠发达地区” 、 “山区”三个板块。这种划分方案的主要依据是( )A.区域面积大小 B.历史沿革差异C.经济发展状况 D.自然和交通条件(易错题)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 2、3 题。- 2 -2.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A.积温的多少 B.年降水量的多少C.降水

2、量和蒸发量的关系 D.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3.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 B.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 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2012烟台模拟)读某地区示意图,回答 4、5 题。4.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B.边界有实有虚C.属于不同层次的区域D.相互间区域环境差异大5.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C.丙区域河流长但流量季节变化小D.丁区域土层厚但 土壤肥力低下图是世界上著名的两个岛屿,读图回答 6、7 题。- 3 -6.两图显示出的区域特点是

3、( )A.区域有不同的类型B.区域具有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C.区域都有一定的形状、面积和范围D.区域可以按单一指标划分,也可以按综合指标划分7.两岛屿在自然环境上相同或相似点是( )A.均位于太平洋西岸B.均为季风气候C.地形对降水影响较大D.沿岸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下图中 1、2 、3 线是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据此完成 8、9 题。8.该地理界线最有可能是( )A.橡胶种植北界 B.1 6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30 等温线 D.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4 -9.同一界线可以划分出若干条,这说明地理区域具有( )A.不确定性 B.差异性 C.过渡性 D.整体性下图为甲、乙两个区

4、域之间的经济要素流动示意图,读图完成 10、11 题。10.关于甲、乙两个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表示我国的中西部地带,乙表示东部地带,则箭头表示粮食B.若甲表示我国的中西部地带,乙表示东部地带,则箭头表示核电C.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表示劳动力D.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表示资金、技术11.该图 体现的区域特征是( )A.综合性 B.整体性 C.不确定性 D.开放性二、非选择题(共 56 分)12.(探究题)2011 年,南沙新区发展被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把南沙新区打造成“内地连接港澳的商业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教育培训基地、临港产业配套服

5、务合作区” 。结合下列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 下列问题。(28 分)材料一 南沙地理位置示意图- 5 -材料二 2000 年以来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示意图(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区域划分标准是什么?区域分界线有何特点?(2)随着南沙新区的发展,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6 -(3)南沙新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有哪些?13.(2012无锡模拟)据图,综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8 分)(1)利用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分析该地区自 然环境特点。(2)若在甲处修建大坝,建水库,分析水库建成后对该地区的影响。(3)你认为该地区农业应该如何发展? 答案解析1.【解析】选 C。珠三角是广

6、东省最发达的沿海地区,山区是经济落后地区,因此这种划分实际上是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来划分的。2、3.【解析】2 选 C,3 选 A 。第 2 题,题干中指明区域的划分是依据自然 指标, 区域的名称是干湿区,所以其划分依据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第 3 题,这 四大区域界线是不明确的,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4、5.【解析】4 选 D,5 选 D。第 4 题,甲、乙、丙、丁四区域的划分依据是植被;边界具有过渡性,是虚的;属于同一层次的区域;相互间区域环境差异大。第 5 题,甲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光照、热量都比较充足;乙区域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量少,季节变化也

7、小;丙区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河流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6、7 题。 【解析】6 选 C,7 选 C。第 6 题,A、B、D 三项本身的叙述正确,但是与题干中的限定条件“两图显示出的”不符,故排除;两岛屿位置明确、轮廓鲜明,说明区域有一定的形状、面积和范围。第 7题,甲为我国的台湾岛,乙是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台湾岛位于太平洋西岸,是典型的季风气候,沿岸- 7 -有日本暖流流经。而马达加斯加岛位于印度洋西岸,是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附近海域有马达加斯加暖流。两岛的中部均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东南部分别为东南季风或东南信风 的迎风坡,降水较多。而西北坡为背风坡,降水较少。8、9.【解析】8 选 D

8、,9 选 C。第 8 题,A、B、C 三项均为单一指标,分别以积温、降水量和温度为指标。第 9 题,同一界线有多条,说明界线所处的区域地理特征不典型,在两区域间扮演了过渡角色。10、11.【解析】10 选 C,11 选 D。第 10 题,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带,核电分布在东部地带,故 A、B 项错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廉价,发达国家具有资金、技术优势,故劳动力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资金、技术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第 11 题,该图反映了甲、乙两区域经济要素的差异性及开放性。12.【解析】第(1)题,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主要呈现的是一些行政区域,其区域划分标准是行政区界线,区

9、域界线较为明确。第(2)题,在南沙新区的发展中,交通是先导,交通网络会更为密集;由题干可以看出,该区域产业结构会更加优化,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会上升。第(3)题,可结合南沙地理位置示意图分析其海陆位 置、相邻位置优势,同时还可从其土地面积较广来分析区域发展空间的优势。答案:(1)行政区界线。 区域界线较为明确。(2)交通网络更加密集,城市地域不断扩大;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增大,产业结构更为优化。(3)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靠近港澳,受辐射影响较大;土地面积较广,区域发展空间较大。【素材链接】南沙新区2011 年 8 月 20 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中共广 州市委、广州市政府在北京联合举行“

10、广州南沙新区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成果发布及研讨会,提出广州南沙新区的总体战略是:用 40 年左右时间,将广州南沙建设成国际智慧海滨城市、粤港澳全面合作的国家级新区、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新枢纽。13.【解析】第(1)题,据经纬度可知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南低山丘陵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应从地形、气候、河流、土壤、植被等角度分析。第(2)题,甲位于盆地出口处,该处建坝,水库集水量大,库区水位落差大,水库建成后必然会产生防洪、灌溉、发电、供水等多方面的效益。第(3)题,根据图示地形及经纬度信息,联系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立体开发知识即可解答。答案:(1)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有山间盆地和局部平原。气候:亚

11、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低温少雨。河流:流 量较大,径流季节和年际变化较大,无结冰期,含沙量较少。土壤:红壤分布较广,土质黏重,有机质少,呈酸性,土壤贫瘠。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植被覆盖率较高。组成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调节大坝下游河流的径流,使下游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趋于稳定,减少该地区旱涝灾害,有- 8 -利于发展经济,调节该地区气候。为该地发展旅游业提供有利条件。利用水库大坝的落差发电,为该地区提供清洁能源。为人们生活、工农业生产提供清洁而充足的水源。可能诱发地震和土壤盐渍化。(3)要因地制宜,农、林、牧、副、渔全面合理发展;要对农产品进行多层次、深加工,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要加大农业的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在发展农业中要防止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