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华县中考报告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4902251 上传时间:2017-12-08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华县中考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2013年华县中考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2013年华县中考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2013年华县中考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2013年华县中考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华县中考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华县中考报告(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中考报告会华县教研室屈 鹏涛2013、3、9,2013年中考报告会内容,一、2012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评卷反馈 庞学武 西安市第七十中学中级教师 西安市教科所学科中心组成二、分析2012年中考化学试题 马喜梅 西安爱知中学三、把握方向 精心备考 陕西省2013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命题的分析与解读 辛 梅 未央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化学教研员,兼任教学教研处主任,西安市教育专家协会会员,西安市学科中心组成员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 化学课程标准解读 崔敏 陕西省教育厅,(一)试卷结构与内容,1.化学试题结构与分值,一、2012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概况,2.试卷各部分知识比例与分

2、值(总分按“50+3”计算),3.试题背景取材及命制特点分析统计表(总分按“50+3”计算),4、试题三维评价目标统计分析表,【选材】初中化学教材为基本素材,选取课堂教学片断【内容】考查酸碱中和反应,常见酸、碱、盐的有关性质,pH试纸的使用,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及要素等。【意图】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严谨求实、乐于实践、勇于创新等科学品质。对转变教师的演示代替学生探究、教师的灌输代替学生思考、以及不重视探究教学,甚至是“假探究真结论”等做法具有积极的作用。,(二)试题素材来源和命题立意,【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

3、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21平均分:3.83难度:0.55,例如:,特点本题以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一个教学片断为背景,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探究教学过程。首次以“片段”的形式设置考点,按照一个科学探究相对完整的要素详细部题,通过提出问题-假设猜想-质疑猜想-实验探究-设计方案-实验探究-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评价反思等步骤的呈现,使学生答卷的过程成为一个生动有趣的探究学习过程。增强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的认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进行

4、科学探究的能力。对学生科学探究性学习及教师如何组织探究性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2012年卷结果分析: 满分:36分 平均分为20.1分,难度为0.558.,从二卷的结果分析看出:上册的知识内容理解掌握的要比下册好,当然难点也是在下册.一旦涉及金属性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得分率较低;但是金属与酸碱盐相比还是能够好一些.值得提醒我们的是:近年来试题中这两块知识的比重越来越大,尤其是酸碱盐考查力度在加大.因为试题里纯记忆性的知识考查的少了,当然理解性的知识就必然多了,而且金属和酸碱盐又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所以考查得也就增多了。,二、日常教学的建议,新课教学方面:(一)熟悉课程标准,用好手中的教材

5、1、作为教师一定要熟悉课程标准,这样才可以在教学中把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2、作为教师必须清楚哪些知识学生是必须掌握并且会用,哪些知识学生只需认识了解。3、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补充完善,让学生在书上做好整理。4、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二)放慢教学进度,打好学生的基础1、根据学情和教情确定教学进度,切忌盲目的模仿周边学校来确定自己的教学进度2、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独立思考,给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领会知识的过程3、分层教学,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4、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其树立信心,(三)调整教材顺序,便于学好化学用语1、先感性后理性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用语2、用

6、先入为主的方法学习化学用语3、用读名称写符号的方法记忆化学用语4、用画微观图的方法便于学生理解一些数字的含义,(四)重视实验教学,做好每个演示实验1、实验教学的直观性是讲授无法代替的2、实验代替讲授更具有说服力且更易理解3、根据操作的难易适当让学生演示4、根据教材内容可以增加演示实验,(一)全面系统,做到扎实到位(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体现学生的合作学习)(第一轮复习)1、梳理与整合教材知识形成知识清单 课前:将要复习的章节内容告知学生,让学生对本章节内容进行自我梳理和整合。做到: 内容详实、全面系统;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课堂:交流展示、补充完善、合作学习、共同提高,三、复习备考方面:,2、改变

7、教学和学习方法,主干知识要形成知识网络利用构建知识网络考查学生整体认知水平也是最近几年中考试题中的常见题型,知识网络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考查了知识的整体性,同时也是一种学习方式转变的考查。,复习氧气时可以构建如图网络,注意: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碳及其化合物的复习中可以构建如下网络,可以根据情况让学生每一步的反应能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二)精选习题,做到精讲精炼(教师捕捉信息,寻找素材合作完成体现教师的合作)(第二、三轮复习)1、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编习题 2、编写一题多答案的练习题3、编写多题一答案的练习题4、对教材实验装置进行改进5、多见识一些探究实验题6、研究中考说明中的题型示

8、例,并进行改编,7、用热点素材编写习题(创新性的题型)注意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体现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多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与化学知识相联系的社会焦点、热点问题,体现社会科学发展离不开化学知识多搜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常犯的一些典型错误,然后整理分析,从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三)日常教学中注重化学思维的培养 1、注重化学用语的教学 2、注重语言描述的养成 3、注重读懂题意的培养 4、注重计算格式的练习,(四)关注学生的心理,做好考前的疏导1、做点常规基础题型,使学生心里得到放松2、回归教材重点内容,使学生感觉心里有底3、鼓励学生题能做好,使学生情绪得到稳定,(五

9、)关爱学生,做学生喜欢亲近的老师1、启发但不代替2、要求但不苛求3、宽容但不迁就4、自主但不放任,四、化学命题的分析与解读,(一)考试的性质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其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又是高中阶段学校招录新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二)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命题的指导思想 2013年我省中考化学命题,将继续坚持“五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即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新课程的评价标准;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10、,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有利于高中阶段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2.命题原则,(1)试题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着力体现对化学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考查和评价方式的落实,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出对化学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积极的导向作用。,(2)试题坚持把考查重点放在考查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必须掌握的,对其终身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上,全面而有侧重地考查初中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3)试题强调能力立意,合理提取真实的素材背景。在真实的情境中突出对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自学能力的考查;探索形式新颖、角度灵活的考查方式,拓展新的考查视角。,(

11、4)中考试题的考查内容以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及生存环境和社会、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化学问题为载体,体现出化学知识的实用性。杜绝偏题、怪题和人为编造的繁难试题。,(5)试题每年都贯彻一定的人文主题。,(三)中考命题的依据,初中化学毕业学业考试以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根本的命题依据。以“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为命题的基本原则。参照我省使用的两种版本的教材,即:人教版化学(上、下册)和广教(科学)版化学(上、下册),以及陕西省2013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同时,紧密结合我省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四)考试范围,按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

12、考试范围涵盖化学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的五个一级主题,即: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及这五个一级主题下属的十九个二级主题。试题背景资料的选取不受课标和教材的限制。,(五)考试内容与要求,1.以化学课程标准中涵盖的化学核心知识为命题的学科知识内容。贯彻初中化学课程的理念,落实三维教学目标。,2.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选取对学生未来学习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考查重点。,3.重视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自学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以及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学科知识

13、应用能力的考查。,4.重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联系,知识内容的考查注重过程性和应用性,考查内容的载体和素材注重真实性、时代性和生动性,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适当体现开放性,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5.倡导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渗透学法教育。,6.适当体现初中各学科间基础知识的交叉联系与有机渗透。,容易题 : 较易题 : 较难题 : 难题 0.900.75 0.740.60 0.590.45 0.440.202008年 3 : 4 : 2 : 1 2009年 3 : 3 : 3 : 1 2010年 4 : 3 : 2 : 12011年 4 : 3 : 2 : 12012

14、年 4 : 3 : 2 : 12013年 4 : 3 : 2 : 1,3、试题的难度分布 容易题:较易题:较难题:难题的分值比从2008年的 3: 4 : 2 :1 调整到2009年的3: 3 : 3 :1 ,2010年又调整为4: 3 : 2 :1一直至今,但总难度始终控制在0.65左右。,(六)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的特点分析,-凸显能力与基础并举的命题要求,1.观察能力 能够通过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以及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印象和感性知识。,例1 2012-19题19.(4分)20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人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

15、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甲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相等或甲=乙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 N ;P点表示的含义是 3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例4 2011-9题9.某同学做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其中操作有错误的是【C】,例7 2011-13题1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B.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丙属于氧化物C.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D.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