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2012年自考5008课程考试大纲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489927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2012年自考5008课程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黑龙江2012年自考5008课程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黑龙江2012年自考5008课程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黑龙江2012年自考5008课程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黑龙江2012年自考5008课程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2012年自考5008课程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2012年自考5008课程考试大纲(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语概论考试大纲(课程代码 5008)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二九年四月1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成语概论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专业的选修课,是为丰富自学者的文字基础知识,提高运用和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而设置的一门新闻学专业辅助性课程。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中熠熠闪光的明珠,对成语的掌握和使用是提高自学者的写作水平,增强写作文采的重要因素。本课程主要从成语的基本知识、成语与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对学习者进行有关成语方面的比较系统的教育和辅导。在今天,无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中,成语都被广泛利用,学习成语知识,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对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是十分

2、必要的。二、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上编 成语概要第一章 成语的概念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关于成语的定义、界定和特点,成语与其它固定词组的比较,对成语现象有大致的了解。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成语的界定和特点成语的定义。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的特点。第一、源远流长;第二、成语结构定型;第三、成语音节整齐;第四、成语意义精辟。第二节 成语与其它固定词组的比较一、成语与谚语共同点:成语与谚语都是熟语,都是简洁精炼的定型词语,都有精辟的含义。区别:第一、成语书面语色彩浓,言语的口语色彩浓。第二、成语比谚语的结构更为定型化。第三、成

3、语结构整齐,以四字句为主,谚语结构较长,多为短句。二、成语与俗语 俗语大致等同于谚语三、成语与惯用语惯用语与俗语接近,也是通俗习用的固定词组,也具有较强的口语色彩。四、成语与歇后语歇后语语言更为口语化,通俗易懂,幽默风趣。2五、成语与格言、警句格言警句都有习用性,都有言简意赅的特点。三、考核知识点(一) 、成语的界定和特点(二) 、成语与其他固定词组的比较四、考核要求(一) 、成语的界定和特点1、识记:成语定义。2、领会:成语的特点。源远流长,结构定型,音节整齐,意义精辟。(二) 、成语与其他固定词组的比较1、识记:谚语、俗语、惯用语、歇后语、格言、警句。2、应用:成语与谚语、俗语、惯用语、歇

4、后语、格言、警句的异同第二章 成语的形成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成语的来源,成语的定型过程。从而能够准确的理解成语的意义,更正确地运用成语。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成语的来源一、来源于寓言故事二、来源于神话传说三、来源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四、来源于古代作品名句五、来源于谚语俗语和通俗作品六、来源于佛经第二节、成语的定型一、径直援用有些成语是从古籍原文中原封不动的摘引出来的,其结构形式没有任何变化。二、加工改造1、截取并合就是从原文中截取两个双音节词组,然后合并成一个固定词组。2、删繁就简有些来自古书名句的成语,原文句子较长,字数较多,形成成语就需要删繁就简,使之形式简洁,精炼。3、添

5、枝加叶作为成语来源的词语,如果只有两个字或三个字,可增加一二个字,凑足四个音节而成为成语。4、更易字面有些来自古书名句的成语,其原始语音材料本身就是四字短语,形成成语后,字数没有增减,只是改动了个别字词。35、变动词序有些成语,与其原始语音材料比,字数没有增减,字词没有更换,只是变动了词序。三、撮要概括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和历史事件的成语,其定性方式多为撮要概括,即以一个精炼的四字词组概括某一故事或事件的思想内容或主旨。三、考核知识点(一) 、成语的来源(二) 、成语的定型四、考核要求(一) 、成语的来源1、识记:成语的来源。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古代作品名句,谚语俗语和

6、通俗作品,佛经。2、领会:了解成语来源的意义(二) 、成语的定型1、识记:径直援用。加工改造。撮要概括。2、领会:成语定型加工改造的方式3、应用:举例分析成语定型的若干形式,如径直援用,加工改造,撮要概括第三章 成语的结构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成语的结构与意义的关系,只有真正弄懂成语的结构,才能透彻的了解成语的意义,从而正确的使用成语。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成语的语法结构一、联合式并列关系、对举关系、承接关系、目的关系、因果关系二、非联合式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谓补式、兼语式第二节 成语的常见格式一、相加式1、两个双音节同类词连用2、四个单音节同类词连用二、重迭式1、部分重迭2、

7、全重迭三、交错式1、同字交错。同一个字在一条成语中交错出现。2、同义交错。同义词在一条成语中交错组合。分单对同义交错和双对同义交错。3、反义交错。是反义词在一条成语中交错组合的一种格式,包括单对反义交错和双对反义交错。44、同义反义交错。一条成语由一对同义词和一对反义词交错组合而成。第三节 成语中的修辞方式一、比喻是指抓住不同事物之间具有的相似点,用彼事物去描述所要表现的此事物,即打比方。1、明喻。就是明显的本喻。2、暗喻。是把本体等同于喻题。3、借喻。以喻体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喻体当作本体来说明和描绘。三、比拟把物当成人、把人当作物、或者以此物作彼物来描写形容。三、借代借代就

8、是借彼代此,既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四、夸张指故意言过其实,夸大或缩小事实,其目的是作艺术渲染,以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五、摹绘就是描摹事物的声音、颜色、形态、情状等。六、衬托就是用相似、相反或相关的事物作陪衬,以突出或渲染主题,使其特点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鲜明。1、正衬。采用和主体相同或相近的事物来正面衬托主体事物。2、反衬。采用与主体相反或相对的事物,从反面衬托主体。七、对比也叫对照,是把两种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描述或说明,使对比更加鲜明,给人深刻印象。第四节 成语的音韵特点一、双声迭韵双声是指两个音节的字母相同,迭韵是指

9、两个音节的韵相同。二、平仄相对成语在音韵上大都平仄相对,交替使用,所以节奏感很强。第五节 成语中的数词一、成语中数词的用法1、一个数词单独使用。2、同一个数词交替使用。3、两个数词交错使用。二、成语中数词的意义表示少、表示多、表示程度。三、考核知识点 (一) 、成语的语法结构(二) 、成语的常见格式(三) 、成语中的修辞方式(四) 、成语的音韵特点5(五) 、成语中的数词四、 考核要求(一) 、成语的语法结构识记:联合式及其分类;非联合式及其分类。(二) 、成语的常见格式识记:相加式、重迭式、交错式及其分类。(三) 、成语中的修辞方式1、识记: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摹绘、衬托、对比。2、应用

10、:分析成语的结构及修辞方式。(四) 、成语的音韵特点1、识记:双声迭韵、平仄相对。2、领会:音节在音韵调节方面的作用。3、应用:分析成语中的音韵特点。(五) 、成语中的数词1、领会:成语中数词的用法。2、应用:分析成语中数词的作用 。 第四章 成语的意义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成语的字面义、引申义、比喻义,掌握多义成语、同义成语和反义成语的意义与表现。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成语的字面义、引申义、比喻义字面义是构成成语的各个词语的意义的相加,引申义是在其字面义的基础上加以引申发挥而产生的一种扩大了的抽象意义、概括意义。具有比喻义的成语,其中多数本身又是典故,它的字面义实际是对一个典故

11、的表述。第二节 多义成语、同义成语和反义成语一、多义成语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是多义成语。二、同义成语和反义成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成语称为同义成语。两条成语表示相反或相对意义称为反义成语。三、考核知识点(一) 、成语的字面义、引申义、比喻义(二) 、多义成语、同义成语、反义成语四、考核要求(一) 、成语的字面义、引申义、比喻义1、识记:成语的字面义、引申义、比喻义。2、领会:成语字面义、引申义、比喻义的表现。3、应用:分析具体成语的字面义、引申义、比喻义。 。6(二) 、多义成语、同义成语、反义成语1、识记:多义成语。同义成语。反义成语。2、领会:多义成语、同义成语、反义成语的不同表现。3、应

12、用:分析判断成语的多义类别,同义、反义现象。第五章 成语的运用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成语的运用规律和方法,从而能够正确地运用成语。 二、 课程内容第一节 成语的语法功能和修辞作用一、成语的语法功能成语是一种固定词组,词组的语法功能相当于一个词。多数成语的语法功能于一个词相当,少数成语相当于一个短句。二、成语的修辞作用运用成语本身就是一种修辞手段。成语的修辞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成语所起的修辞作用与构成成语本身所采用的修辞方法是一致的。第二节 成语的活用一、换用字词使用成语时,根据行文需要,在原成语基础上,换用各个别的字词,改变原成语的部分意思,以达到某种修辞效果。二、增添词语

13、把一条成语拆开,中间嵌入某些词语,扩充其结构部分。三、削减压缩削减成语的个别字词,压缩成语的结构成分。通常是四字格成语压缩成二字格。四、折离分用拆散成语整体,分离来使用。五、变更词序变更成语字词的顺序,成语的结构成分未变,而结构顺序不同了。六、转用语义临时改变成语的意义或褒贬色彩。七、叙述成语故事或引用成语原始语言材料第三节 成语的误用一、误读语音二、误写字形三、窜改结构四、使用不当三、考核知识点(一) 、成语的语法功能和修辞作用(二) 、成语的活用(三) 、成语的误用 四、考核要求7(一) 、成语的语法功能和修辞作用1、识记:成语的语法功能。2、领会:成语的修辞作用。3、应用:分析具体成语的

14、语法功能及修辞作用。 (二) 、成语的活用1、识记:成语活用的类型。2、领会:成语活用后的效果变化。3、应用:分析成语活用在广告词创作中的表现。(三) 、成语误用1、识记:成语误用的几种表现。2、应用:辨析有关成语误用的原因并修正错误。第六章 成语的发展变化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掌握成语结构与意义上的变化,对有关成语的知识有更深入地了解。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成语结构的变化一、成语结构成分的变化是指换用成语中的个别字词,而成语的意义没有变化或没有大的变化。包括换用同音字、换用同义词、非同音同义词换用。二、成语结构关系的变化成语结构关系的变化是在不影响成语的意义的前提下进行的。结

15、构关系变化的成语大都是联合结构的成语。三、结构成分与结构关系综合变化结构成分与结构关系综合变化,就是即更换一条成语中的个别字词,又变动它的词序,而意义不变或基本不变。第二节 成语意义的变化一、成语语义的变化语义的扩大、语义的缩小、语义的转移。二、成语感情色彩的变化有的成语原无感情色彩,后来带上了褒义或贬意;有的成语原有褒义后变成了贬义;有的成语原有贬义后变成了褒义。三、考核知识点(一) 、成语结构的变化(二) 、成语意义的变化四、考核要求(一) 、成语结构的变化1、识记:成语结构的变化种类。2、领会:成语结构变化的特征。8(二) 、成语意义的变化1、识记:成语意义变化的类型。2、领会:成语意义

16、变化的应用。3、应用:辨析成语意义变化的具体实例。下编 成语与中国传统文化第一章 成语与社会民生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成语与各个历史时代的社会民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成语与治国行政政务法纪、用人之道、兴盛衰败。第二节 成语与战争兵戎兵法谋略、征战厮杀、胜负得失。第三节 成语与民生民情衣食住行、贫富苦乐、生老病死。三、考核知识点(一) 、成语与治国行政(二) 、成语与战争兵戎(三) 、成语与民生民情四、考核要求(一) 、成语与治国行政1、识记:与治国行政有关的成语。2、领会:有关成语在治国行政方面的应用。(二) 、成语与战争兵戎1、识记:与战争兵戎有关的成语。2、领会:有关成语在战争兵戎方面的应用。(三) 、成语与民生民情1、识记:与民生民情有关的成语。2、领会:成语在民生民情方面的应用。第二章 成语与世态风情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成语在世态风情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