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代种鸭场操作规程

上传人:墨渲 文档编号:24898837 上传时间:2017-12-0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7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父母代种鸭场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父母代种鸭场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父母代种鸭场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父母代种鸭场操作规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 2992002父母代蛋种鸭场操作规程 2002-12-31 发布 2002-12-31 实施DB34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2992002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建场条件 . 1 4 引种 . 1 5 种用雏鸭的培育 . 1 6 父母代青年种鸭的培育 .1 7 疫病防制 . 3 8 饲养管理记录 . 3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程序免疫 . 4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饲养管理记录 . 5 DB34/T2992002 II 前 言 为了适应水禽生产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蛋鸭品种生产性能,努力提高蛋鸭生

2、产水平,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桐城市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桐城市畜牧局、桐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桐城市标准化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湖根、陈友春、赵学明、朱爱发、姚育才、姚观林。 本标准于2002年12月31日首次发布。 DB34/T2992002 1 父母代蛋种鸭场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父母代蛋种鸭场的建场条件、引种、培育、管理、疫病防制、饲养管理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绍兴鸭为典型品种的蛋用型父母代蛋种鸭场,其他类型品种的父母代种鸭场也可参照本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

3、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B34/T297-2002 蛋用雏鸭的饲养与管理 DB34/T298-2002 青年蛋鸭的饲养与管理 DB34/T300-2002 产蛋鸭的饲养与管理 3 建场条件 3.1 场地选择 种鸭场应离村庄1500m以上,距离主干道1000m以上,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排水便捷,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鸭舍座北朝南。 3.2 许可制度 经畜牧主管部门颁发种畜禽生产许可证后,方可兴建种鸭场,产品销售前,应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 4 引种 4.1

4、种用父母代雏鸭的引种 必须从持有种畜禽生产许可证和动物防疫合格证的祖代种鸭场引种。 4.2 种用父母代雏鸭的质量 个体必须均为健雏,无弱雏,日龄、体重基本一致,符合品种特征。 5 种用雏鸭的培育 按DB34/T297- 2002蛋用雏鸭的饲养与管理执行。 6 父母代青年种鸭的培育 6.1 选择 6.1.1 后备母鸭的选择 应选择头小颈细长,眼亮有神,身长背宽,腹大胸深,后腹呈圆形,臀部下垂的母鸭,留作种用。 DB34/T2992002 2 6.1.2 后备公鸭的选择 应选择头大颈粗,眼大明亮有神,羽毛丰满有光泽,身短、背宽、胸深、腿粗,体健而不肥,活泼灵活的公鸭,留作种用。 6.2 父母代青年

5、种鸭的饲养与管理 按DB34/T298- 2002青年蛋鸭的饲养与管理执行。 6.3 产蛋期父母代种鸭的饲养与管理 6.3.1 产蛋期父母代种鸭的营养标准按表的要求执行。 表1 产蛋期父母代种鸭的营养标准 营 养 成 分 含 量 代谢能(MJ/kg) 12.0 粗蛋白(%) 17.5 赖氨酸(%) 0.80 蛋氨酸(%) 0.36 蛋氨酸+胱氨酸(%) 0.6 钙(%) 2.6 可利用磷(%) 0.50 铁(mg/kg) 20.0 锰(mg/kg) 80.0 锌(mg/kg) 60.0 铜(mg/kg) 10.0 碘(mg/kg) 1.0 维生素A(国际单位/kg) 12000 维生素D(国际

6、单位/kg) 300 VE(mg/kg) 30.0 VB1(mg/kg) 8.0 VB12(mg/kg) 8.0 6.3.2 饲养方法 按DB34/T300- 2002产蛋鸭的饲养与管理执行。 6.4 配种 6.4.1 配种比例:按公母 1:2025 的比例配种。 6.4.2 种蛋收集期间,多放水,少关饲,每天放水时间不少于 4h。 6.4.3 配种年龄:公鸭应比母鸭早个月龄。种母鸭产产蛋后,蛋重达品种标准蛋重时配种,种蛋收集前 20 天,将公鸭放入母鸭群。 6.5 种蛋的收集 6.5.1 圈内加厚垫草,运动场保持排水通畅。每天应及时收集种蛋,防止种蛋受潮、日晒及污染。每次收集种蛋完毕后,应立

7、即消毒。 6.5.2 蛋型指数和蛋壳质量不合品种指标的种蛋应及时剔除 6.5.3 种蛋的贮存温度为 1318。5 至 10 天内入孵 。 DB34/T2992002 3 7 疫病防制 7.1 综合防治 7.1.1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鸭舍每日清扫,粪便无害化处理,勤换垫草,定期驱除蛋鸭体内、外寄生虫,提高鸭的抗病能力。 7.1.2 鸭舍门前设消毒池,限制无关人员进入鸭舍,饲养管理人员进行入鸭舍应穿专用工作服和鞋,杜绝疫病传播。 7.2 程序免疫 程序免疫按标准的附录A执行。 8 饲养管理记录 做好记录,建立饲养与管理及疫病防制档案。见附录B。 DB34/T2992002 4 附 录 A (规范性

8、附录) 程序免疫 A.1 父母代蛋种鸭程序免疫按表A.1 执行。 表 A.1 程序免疫 日 龄 疫 病 防 治 710日龄 鸭传染性浆膜炎、雏鸭大肠杆菌二联油苗,皮下注射0.5ml 4周龄 鸭瘟、鸭肝炎二联苗,肌肉注射 5周龄 鸭大肠杆菌苗,肌肉注射 6周龄 鸭巴氏杆菌A苗,肌肉注射 21周龄 鸭腺病毒蜂胶灭活菌苗,肌肉注射 23周龄 鸭巴氏杆菌A苗,肌肉注射 24周龄 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苗,肌肉注射 25周龄 鸭传染性浆膜炎、雏鸭大肠杆菌多价蜂胶复合剂二联苗,皮下注射1ml 45周龄 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苗,肌肉注射 46周龄 鸭巴氏杆菌A苗,肌肉注射 47周龄 鸭大肠杆菌苗,肌肉注射 48周龄 鸭传染性浆膜炎、雏鸭大肠杆菌多价蜂胶复合剂二联苗,皮下注射1ml DB34/T2992002 5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饲养管理记录 B.1 饲养管理记录按表B.1 执行 表 B.1 饲养管理记录 日龄 存 死 栏 亡 数 数 淘 汰 数 产 蛋 数 畸形 蛋数 沙壳蛋数软壳蛋数种 蛋 数 喂 料 量 鸭群有无异常 及采取措施 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