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种群和群落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4896205 上传时间:2017-12-08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种群和群落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二生物种群和群落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二生物种群和群落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二生物种群和群落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二生物种群和群落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种群和群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种群和群落(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课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第二课时种群和群落,要点、疑点、难点,概念,例如: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鲤鱼,它是由鱼苗、小鱼和大 鱼组成;,1 生物的种群,要点、疑点、难点,种群特征,种群并不是许多同种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单元,它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同种,这些特征是单独的生物个体所不具备的。,要点、疑点、难点,(1) 种群密度,A 概念,eg: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非洲鲫鱼的数量,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等。,B 特点,要点、疑点、难点,A 概念,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2) 年龄组成,要点、疑点、难点,B 各

2、种类型年龄组成的特点,* 增长型,种群中年轻的个体非常多,年老的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 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时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定时期内会保持稳定。,* 衰退型,种群中年轻的个体较少,而成体和年老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要点、疑点、难点,(3)性别比例,A 概念,指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B 特点,* 雌雄相当 多见于高等动物,如黑猩猩、猩猩等。,* 雌多于雄 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鸡、鸭、羊等。有些野生动物在繁殖期也是雌多于雄,如象海豹。,* 性别比例 在一定程度上影

3、响着种群密度,要点、疑点、难点,(4) 出生率和死亡率,A 概念,出生率是指种群中的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如某个和平鸟种群的出生率为每个雌鸟每年生出7.8个雏鸟。,死亡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如某个达氏盘羊种群中,每1000个活到6岁的个体,在67岁这一年龄间隔期的死亡率为69.9。,B 特点,出生率和死亡率也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要点、疑点、难点,种群的数量变化,1 生物的种群,种群的数量是指在一定面积或容积中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一个种群的个体数目多少,也叫做种群大小。理论上认为,种群大小决定于三个因素:(1)起始种群个体数量;

4、(2)出生率和迁入率;(3)死亡率和迁出率。种群的数量变动首先主要决定于(2)和(3)的对比关系,在单位时间内,前者与后者的差就是种群数量的增长率。,要点、疑点、难点,种群的数量变化,“J”型增长曲线,“S”型增长曲线,要点、疑点、难点,概念,2 生物群落,要点、疑点、难点,概念,生物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状况,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两方面。,特点,* 垂直结构,群落结构,2 生物群落,要点、疑点、难点,珠峰河谷森林动物,雀鸟,上层,中层,底层,要点、疑点、难点,* 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起伏、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往往也有差别。eg:森林遮光

5、(苔藓,阴生植物),间隙(灌木和草丛),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的个体形成种群,不同的种群形成群落,种群的种群密度等特征和群落的结构,都与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群落结构,2 生物群落,课前热身,1种群特征包括 等。2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会连续增长,增长曲线呈 型;在自然界中,环境条件是有限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呈 型。3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 结构。,4在什么条件下种群数量才会呈指数增长( )A当只有食物受到限制时B只是没有捕食者C在物种适宜的环境中食物开始出现不足,但还未影响到该物种的生存D只有在实验室实验条件下,答案1:种群密度、年龄

6、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答案2: “J”、 “S”答案3:垂直和水平答案4:D,能力、思维、方法,【例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中的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交配繁殖B一个种群由许多同种个体组成C种群的个体数量是经常变动的D种群内的个体间常因食物和空间而发生竞争,【解析】种群是由许多同种个体组成;种群中个体间可以通过交配而繁殖后代;种群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经常变动;种群内的个体间常因争夺空间和食物而发生斗争,但这不是竞争,而是种内斗争。,答案:D,能力、思维、方法,【例2】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100只环颈雉引入某岛屿。一年后,经取样调查,测得种群数量增加到150只。两年后该

7、种群的数量应为( )A200只 B225只 C250只 D300只,【解析】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会连续增长,种群每年的增长率在一定时期内都保持不变。其计算公式为:种群数量起始数量年增长率。本题中两年后环颈雉的数量应为:100150%150%225只。,答案:B,能力、思维、方法,【例3】(1994年全国高考题)在一生态系统中,对甲、乙两个动物种群的数量进行研究后得到下图,据图回答:(1)甲、乙两种群之间的关系是。(2)在3、4月份甲种群数量的下降,很可能是由于。(3)种群数量变化的周期是。,【解析】一个动物种群,在一年中的变化不同,主要是受生存条件的

8、影响,对于该题,动物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我们可以理解为繁殖季节内的大量繁殖,由于生存斗争导致大量个体死亡,使种群数量下降。【答案】(1)捕食关系(2)乙种群数量的增长(3)1年,能力、思维、方法,【例4】如果1个生态系统有4种生物,并构成1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下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是对食物链、食物链中各营养级、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

9、金字塔”关系,种群数量及其制约因素的认识。考试的目标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理想食物链上各营养级能量逐级递减的原理;理解各营养级生物所含有机物与所含能量的递变关系是一致的原理;理解在捕食关系作用下种群数量变动的规律;能理解题目中图示的4种生物种群所含有机物总量的多少的比较。在平衡的生态系统内,食物链上某一种群数量的增加,应该导致其前一营养级生物种群数量因天敌的压力增大而减少。同时后一营养级生物种群数量因食物压力减小而增加。从图示量值关系看出,有机物占有量由多到少依次为丙甲乙丁。因此按营养级由低至高关系形成的食物链应该是丙、甲、乙、丁。如果以种群乙的数量增加为起因,继而引起的变化应以D项合理。,答

10、案:D,延伸、拓展,【例6】螺旋蛆蝇是家畜的毁灭性寄生虫。在实验室里对两组数量相同的螺旋蛆蝇进行不同的处理:一组使用杀虫剂;另一组使用电离辐射促使其雄性不育,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用杀虫剂处理,可使群体中的个体数在短时间内迅速减少,但从第2代以后螺旋蛆蝇种群的年龄组成又变成 型,个体数量回升,说明这种蛆蝇 ,并用现代生物进化论解释这种回升现象。(2)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的方法在遗传学上叫 ,用这种方法能使种群出生率 ,种群年龄组成变成 型。这种方法不易产生适应,效果好,但起效慢,原因是 。(3)若对a组从第7代起改用另一种杀虫剂处理,预计群体714代数量变化曲线会是什么样的?由此可见是长期使用一种杀虫剂好还是交替使用不同杀虫剂好?,延伸、拓展,【解析】(1)第2代后种群数量回升表明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说明这种蛆蝇已对杀虫剂产生适应。原因是通过杀虫剂的逐代选择作用使抗杀虫剂的基因出现的频率不断提高。(2)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属人工诱变,它使种群出生率下降,种群年龄组成变为衰退型。起效慢的原因是人工诱变效率较低,需要在多代中反复进行才能使雄性不育个体增多。(3)从第7代起改用另一种杀虫剂处理,714代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与图中a曲线相似。交替使用不同杀虫剂害虫难以适应,杀虫效果较好。,微信号出售 微信号出售 uoh044lj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