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分离定律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4895496 上传时间:2017-12-08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因的分离定律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基因的分离定律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基因的分离定律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基因的分离定律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基因的分离定律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的分离定律(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二、阐明基因的分离定律三、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第一 节 基因的分离定律,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遗传子代和亲代之间的相似性。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的差异性。【说说】遗传和变异的实例,孟德尔(Geroge.Mendel,1822-1884),奥地利人。 从小热爱自然科学,由于家境贫寒,21岁做了修道士,因为勤奋好学被派往维也纳大学学习自然科学和数学。当时欧洲掀起了做杂交实验的热潮。毕业后回到修道院也开始了研究。 他利用一小块田种植了多种植物,进行杂交实验,研究了8年。其中豌豆的杂交实验最成功,通过分析该实验的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

2、合定律,并写入论文植物杂交实验中。20世纪初,这些研究成果被科学界重视,从此遗传学诞生了。,遗传学 Genetics,豌豆孟的第一个高人之处,1、自花传粉、 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永远是纯种,实验结果容易分析、可靠,为何选豌豆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花瓣,雄蕊,雌蕊,2、具有多对呈鲜明对比的相对性状,性状,:生物体表现出的各种特征,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相对性状,思考:相对性状,【随堂练习】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棉纤维的长和粗 B、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C、兔的长毛和短毛 D、马的白毛和鼠的褐毛,C,图1耳垂的位置1、有耳垂 2、无耳垂,图2

3、卷 舌1、有卷舌 2、无卷舌,图4 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1、挺直 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图3上眼脸有无褶皱1、双眼皮 2、单眼皮,这么多的性状,该如何研究呢?你是如何思考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P(亲代),F1 (子一代),F2 (子二代),比例约 3 : 1,共705,224,【思考与讨论】1、为什么子一代中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紫色),而不表现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或是紫色和白色的中间色呢?2、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是永远消失了还是暂时隐藏起来了呢?3、F2中的3:1是不是巧合呢?,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2.84:1,277(矮),787(高),茎的高度,F2的比,另一种性状,一种性状,性状

4、,2.82:1,152(黄色),428(绿色),豆荚颜色,2.95:1,299(不饱满),882(饱满),豆荚的形状,3.01:1,2001(绿色),6022(黄色),子叶的颜色,3.15:1,224(白色),705(灰色),种皮的颜色,3.14:1,207(茎顶),651(叶腋),花的位置,面对这些实验数据,你信服了吗?那又如何解释实验现象呢?,高茎的花,矮茎的花,正交,高茎的花,矮茎的花,反交,【名词】1、亲本(P): 父本()和母本()2、交配类别: 杂交 正交、反交 自交3、人工授粉的步骤 去雄 套袋 授粉 套袋,P:,显性性状,性状分离,: 1 孟德尔的第2个高人之处,观察实验,发现

5、问题,1、生物的性状是由 决定的; 显性性状由 决定的, 隐性性状由 决定的。2、体细胞内遗传因子(基因)是 存在的; (纯种紫花豌豆: 、纯种白花豌豆: ) 性基因遮盖 性基因。(F1紫花 豌豆:_) 纯合子: 杂合子: 等位基因:,遗传因子(基因),显性因子(显性基因),隐性因子(隐性基因),成对,显,隐,AA,aa,Aa,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AA、aa),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A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3、遗传因子各自_。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_分裂)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_中。配子中只含每对基因中的_个。如图,独立,减数,生殖

6、细胞,1,4、受精时,雌雄配子以_的机会结合(随机结合)。,同样,如何解释F1代全为显性性状?,P:,F1:,配子:,受精作用,紫 紫 紫 白,分析问题,提出假说,如何解释F2代既有显性又有隐性性状,比值为3:1?,让F1与_杂交,隐性纯合子,测交,P:,F1:,Aa,aa,aa,测交后代,Aa,设计实验,验证假说,1 : 1,归纳综合,总结规律,在杂合子的细胞中,_是位于1对_上的。当细胞进行_时,等位基因会随着_的分开而_,分别进入到_个配子中,_地随_遗传给后代。,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2,独立,配子,科学的实验程序 “假说-演绎法”,归纳综合,总结规律,分析

7、问题,提出假说,观察实验,发现问题,设计实验,验证假说,阅读与思考 : P301、表现型、基因型的定义,并举例2、生物的表现型相同,其基因型一定相同吗? 生物的基因型相同,其表现型一定相同吗?,紫花:AA或Aa,表现型=基因型+_,环境,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1)正确的选择实验材料豌豆;(2)研究方法由单因子到多因子,即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3)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4)科学地设计实验的程序。,1)育种,2)医学,基因的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在杂交育种过程中如何选用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品种?,培育显性品种:应连续自交,直到确认得到不再发生分离的显性类型为止。

8、,为什么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在人类,虽然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通常很少出现,但在近亲结婚(例如表兄妹结婚)的情况下,他们有可能从共同的祖先那里继承相同的基因,而使其后代出现病症的机会大大增加。,培育隐性品种:一但出现隐性性状的品种,就是选用的品种。,阅读与思考 : P31-321、杂交育种的过程:2、以上2种类型中,哪种类型较易选育?为什么?用遗传图解表示,1)育种,AA,aa,连续自交,取隐性,2)医学,阅读与思考 : P321、人类的一种先天性聋哑是由隐性致病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父、母亲都正常,生下一个孩子有此病,这是为什么?在他们的后代中发病的概率是多少?(画出遗传图解)2、人类的多指

9、是由显性致病基因D控制的一种畸形。如果双亲的一方是多指,他们的子女就可能患多指,为什么?(画出遗传图解)3、了解“家族系谱图”的符号,1、判断亲代和子代基因型 已知亲代的表现型及后代表现型比例,通过显隐性状的关系一般可以推出亲代基因型。 例如一对正常夫妇生出一个白化病的孩子,就可直接用遗传图解推出亲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2、概率计算用分离比直接计算:如人类白化病遗传:AaAaAA2Aaaa,杂合的双亲再生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4,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1/4。用配子的概率计算:先算出亲本产生几种配子,求出每种配子产生的概率,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如:白化病遗传,AaAaAA2Aaaa。父本产

10、生A和a配子的概率各占1/2,母本产生A和a配子的概率各占1/2,因此再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1/21/21/4,应用分离规律解题,1、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长毛和卷毛 B.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C.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2、下列几组杂交中,哪组属于纯合子之间的杂交.,、下列四组交配中,能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的一组是 . . .、基因型为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的个体杂交产生的进行自交,那么中的纯合子占中个体数的. . .5、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隐性亲本与杂合子亲本相交,其子代个体中与双亲遗传因子组成都不相同的是.0 .25 .50 .

11、75,6、分别具有显性和隐性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其子代显性和隐性个体之比为5248。以下哪项推论是正确的 A.两个亲本都有显性遗传因子 B.两个亲本都有隐性遗传因子 C.一个亲本只有显性遗传因子 D.前三项推论都不正确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个纯合子的后代必是纯合子 B.两个杂合子的后代必是杂合子 C.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D.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8、番茄果实的红色形状对黄色为显性。现有两株红色番茄杂交,其后代可能出现的的性状正确的一组是 全是红果 全是黄果 红果黄果=11 红果黄果=31 A. B. C. D.9、一株杂合的红花豌豆自花传粉共结出10粒种子,有9粒种子生成的

12、植株开红花,第10粒种子长成的植株开红花的可能性为 A.9/10 B.3/4 C.1/2 D.1/410、一对杂合子的黑毛豚鼠交配,生出四只豚鼠。它们的性状及数量可能是 A.全部黑色或白色 B.三黑一白或一黑白 C.二黑二白 D.以上任何一种都有可能,11、耗牛的毛色中,黑色对红色为显性。为了确定一头黑色母牛是否为纯合体,应选交配的公牛是 A、黑色杂合体 B、黑色纯合体 C、红色杂合体 D、红色纯合体12、对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来说,不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选作杂交实验的两亲本一定要是纯种 B、所选的一对相对性状一定要有明显的差异 C、一定要让显性亲本作为杂交的母本 D、一定要让两性亲本进行有性杂交,巩固练习,1、基因型分别为bb、Bb、BB的三个植物个体,其中属于杂合体的是 ,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有 。 2、用纯种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进行杂交实验,F1产生 种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其比为 。F2的基因型有 ,其比为 。其中,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是 。3、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 ,这对夫妇再生白化病孩子的可能性是 。,Bb,Bb和BB,2,1:1,3种,1:2:1,Dd,Bb和Bb,1/4,4、大豆的花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Pp控制着,下表是大豆的花色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