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初一同步语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486553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2初一同步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1.2初一同步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1.2初一同步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1.2初一同步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1.2初一同步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初一同步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2初一同步语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语文同步练习 朱老师12013年七年级语文期中检测卷 2013.10命题学校: 命题人: 审核人: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18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s( )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 )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xun( )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他心胸狭窄,经常在一些不值一提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斤斤计较。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C一连下了好几天雨,操场上拖泥带水的。D部门领导在检

2、查防火工作中,认真负责,吹毛求疵,受到群众好评。3名著导读(3分)(1)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 ”著称。(2) 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请写出你最为熟悉的两个故事的名称:如: 、 (任写两个即可)。4古诗文填空(6分)正入万山圈子里, 。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子曰:“岁寒, 。”春天像小姑娘, ,笑着,走着。次北固山下抒发作者浓浓乡愁的诗句是 , 。5综合性学习(5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语文课堂上学语文当然是主要的,但是也不要忽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为此,某班级准备举行一次“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

3、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本次活动中,同学们收集到许多资料,比如对联、店名、精彩的广告、街头不规范用语、荧屏错别字、报刊病句、新词、新流行语等,大家准备将这些资料加以筛选、梳理,编成各种小册子,放在教室里展览,请你给这些小册子取两个恰当的名字,小册子名称不得重复. (3分) 二现代文阅读(32分)(一)春 (13分)初一语文同步练习 朱老师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

4、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1)“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诗中的“杨柳风”指什么?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2分)_(2)从修辞角度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_(3) ,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南宋 的绝句。(2分)(4)“密密地斜织着”“斜织”用得好,为什么?(2分)_(5)用简洁的语言概

5、括两段的大意: _ _ (2分)(6)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春雨的诗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4分)(注意:语段中出现的不能写,否则不给分)(二)访兰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玩赏。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

6、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初一语文同步练习 朱老师3我说:“这里的好。”“怎么个好呢?”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远比家里的清爽。“是味儿好像不同吗?”“是的。”“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

7、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呀。”“样子似乎是,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

8、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1“空谷幽兰”的特征 ,“盆景家兰”的特征 。(分别用一个词概括)(4分)2对文章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 _ 3下面是关于“访兰”过程中父子对话的分析,选出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4分)A通过对话,对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作对比,既照应开头,又为后文议论作铺垫。B通过对话,具体写出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的不同特点,寓褒贬于对话之中,发人深思。C通过对话,交代了“访兰”的具体内容与“我”认识到野生兰草的特性,并因此而惋惜。

9、D通过对话,揭示了父亲约“我”“访兰”的目的,写出“我”的感情和认识的变化。 4简要分析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6分)_三文言文阅读(10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初一语文同步练习 朱老师4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用“/”划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1分)陈 太 丘 与 友 期 行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6分)(1)期日中_ (2)相委而去

10、 _(3)去后乃至 _(4)尊君在不_(5)友人惭_(6)元芳入门不顾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_。4.元方“入门不顾”的做法是否属于不礼貌的行为?(2分)_ 。 四作文(40分)请以“感谢_”为题写一篇文章,500字以上。提示: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然后写一篇作文;2、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初一语文同步练习 朱老师52013年七年级语文期中检测卷答案一语文积累与运用(18分)1、涩 zh 旋2、 B 3、 ( 1) “爱 的 哲 学 ”(2)伊索寓言龟兔赛跑、狼来了、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等4、古诗文填空(6分)(1)一山放过一山拦。(2)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3)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4)花枝招展的。(5)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5、综合性学习(5分)1、漫游语文世界,感受语文魅力;语文,爱你在心口难开。2、举例:特色店名集锦、我们身边的错别字和病句、新流行语荟萃等二:现代文阅读(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