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期末经济模块复习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4857462 上传时间:2017-12-07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5.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期末经济模块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2011期末经济模块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2011期末经济模块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2011期末经济模块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2011期末经济模块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期末经济模块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期末经济模块复习(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成长历程(必修) 的复习要求,二、关于统考的内容范围,(1)农作物:水稻、粟 (引进作物:玉米、番薯) (2)生产工具的变革(P3) 原始农业:刀耕火种 商周:主要使用耒和耜 春秋战国:铁器和牛耕开始出现 唐代:曲辕犁(图) 灌溉工具:三国翻车(图)、唐代筒车 (3)水利设施的完善 (p4) 春秋战国:芍陂、都江堰、郑国渠 汉代:漕渠、白渠、坎儿井、治理黄河 (4)生产方式的变化(p5) 千耦其耘: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 自耕农经济: 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进步;私有土地出现 产生:春秋时期 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己自足;规模小, 难扩大再生产,1 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耕

2、作方式 A,【例题】 对右图所示农具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农具的重大改革 B标志着以牛耕地的出现 C具有省力、提速等特点 D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例题】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1)井田制 形成:商周时期 实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2)私有制确立 形成:战国时期 原因:私田逐渐私有;税制改革承认土地私有; 商鞅变法从法律上确认土地私有(3)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 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4)扩大地产的主

3、要途径土地兼并,2古代中国主要的土地制度 A,(1)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p2) (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p3) (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p5),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B,【例题】 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 这反映了 A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 B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1)金属冶炼术的演变(2)纺织技术 A.丝织技术: 西汉中国被称为“丝国”称号 唐代发明了缂丝技术 B.棉纺技术: 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元明时期:江苏的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棉纺织业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

4、衣料,4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和特征 B,(3)陶瓷 A.陶器的发明:新石器时代黑陶、彩陶、白陶 B.制瓷技术: 东汉末年:青瓷 南北朝:白瓷 隋唐时期:技术臻于成熟,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宋代:瓷都景德镇,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 元代:创造了青花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时代 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 清代:创造了粉彩和珐琅彩 影响:唐代瓷器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4)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A官营手工业: 产生:西周时期 特点: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工匠职业世袭;生产 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致;明代以前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B私营手工业 兴起:春秋时期 发展:明

5、代中叶后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经营方式的变化:明中后期;孕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5)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官营、私营、农民个体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发展;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手工业生产规模大、分工细;手工业经济是农耕经济的附属;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例题】 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A.商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例题】 以下内容符合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特征的是 部门不断增加 劳动分工渐趋细密 技术不断进步 官府工业与民间工业同时并存 A. B. C. D.,(1

6、)商业发展 商朝:产生了专门的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周朝: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 春秋战国: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隋唐:出现长安、洛阳、扬州等大都市,陆上、海 丝绸之路繁荣(原因:政治上的大一统和大运河的开凿) 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 明清:商业发展新特点,5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 C,( 2)城市的繁荣 周秦至唐 城市特点:商业交易受官府的严格限制 市坊分明:坊市分开 城市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 宋代 城市特点: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控制 市坊破界: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城市职能:经济功能大大加强 (3)古代商业的特点 商业不断发展,商业运作模

7、式日益成熟; 推动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加强; 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是农耕经济的附属。,【例题】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所反映的是 A.秦都咸阳 B.汉都长安 C.唐都长安 D.宋都东京【例题】 明清时期商业的新特点是 农产品商品化加强 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 区域性大商帮形成 贵金属货币广泛使用 A. B. C. D.,【例题】 对比图2与图1,可以获取的中国古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变化的信息是 A.对经商区域的限制被打破 B.“草市”盛行,集镇兴起 C.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 D.政府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监管,【例题】城市如同一个符号,

8、走近它,可以领略那些历史的沉淀、感受到时代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都长安,是一座拥有近百万人口的东方世界的大都会,许多国家的使节、学者、商人、僧侣聚集在这里,使长安成为各种文化展示的舞台,呈现出一派“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景象。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这是某同学学习的过程:观察图17,获取相关信息:“长安城布局左右对称,呈棋盘形状”;形成认识:体现了当时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高超技术。请阅读上述图文材料、依照学习范例,写出你获得的信息和认识。(6分)信息一: 认 识: 。 信息二: 认 识: 。,图17,6“重农抑商”“海禁”政策及其影响;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

9、因 B,(1)重农抑商 原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的流动性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 集权的思想 产生:商鞅变法提出重农抑商政策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朝代:商朝、明朝、清朝 后果:强化了农耕经济形态,限制了大规模工业化变革(2)禁海 原因:以“天朝上国”自居,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的反清斗争 后果:是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3)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条件:机户拥有资本购买劳动力,增殖财富; 工匠脱离土地,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 特征:商品生产及自由雇佣劳动 概况:明朝中后期在

10、苏州等地稀疏出现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原因:1.资本主义萌芽未能形成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2.统治者对外对外禁闭国门,对内压制工商业,厉行文化专制,【例题】清朝雍正皇帝在上谕中说:“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根据这种思想所制定的政策是 A海禁政策 B重农抑商 C闭关锁国 D抑制兼并,【例题】 清乾隆时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该政策的主要影响是 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促进了国内商业的兴旺 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 A B C D,二、关于统考的内容范围,(1)迪亚士的航海活动 1487年迪亚士抵达好望角葡萄牙(向东) (2)哥伦布开辟新航路 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3)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1新航路的开辟(背景、航路、影响) C,【例题】 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 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完全确立 D.经济活动取代了海外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