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大单片机综合实训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4847954 上传时间:2017-12-0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师大单片机综合实训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上师大单片机综合实训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上师大单片机综合实训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上师大单片机综合实训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上师大单片机综合实训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师大单片机综合实训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师大单片机综合实训报告(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单片机系统应用综合设计报告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完成日期: 2014 年 12 月 18 日2一、基于 ADC0809 芯片的简单采集系统设计1.方案论证11 系统的设计任务1用单片机、ADC0809 芯片、数码管等组成温度数据采集显示系统。温度范围为 0255,数码管显示被测温度;当温度低于下限 70时,实现低温报警,当温度高于上限 150时,实现高温报警。2.原理图设计 根据所确定的设计电路,利用 Proteus 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3.软件设计 根据电路工作过程,画出软件流程图,根据流程图编写相应的程序。利用Proteus 与 Keil Vision4 联

2、调,直到实验现象正确为止。4.设计报告按规定的规范和要求书写并打印。12 设计方案根据系统的设计要求,当温度传感器把所测得的温度通过驱动电路转换成电压信号,89C51 通过控制 ADC0809 对 AD 值进行采集并进行处理,把温度在数码管上显示。利用 89C51 芯片控制温度传感器进行实时温度检测并显示能够实现快速测量环境温度。模拟电压信号采集温度信号 ADC080 采集数字电压信号 89C51温度显示实际温度图 1:采集系统程序框图1.3 软、硬件开发环境利用 Proteus 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利用 Proteus 与 Keil Vision4 联调。2.系统硬件设计2.1 单片机主电路

3、设计单片机选用 AT89C51内含 4KB 的 FLASH 存储器,擦写次数 1000 次; 内含 28 字节的 RAM; 具有 32 根可编程 I/O 线; 具有 2 个 16 位可编程定时器; 具有 6 个中断源、5 个中断矢量、2 级优先权的中断结构; 具有 1 个全双工的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3具有一个数据指针 DPTR; 两种低功耗工作模式,即空闲模式和掉电模式; 具有可编程的 3 级程序锁定定位; 1.复位电路:5l 系列单片机的复位引脚 RST(第9管脚)出现大于10ms 的高电平时单片机就执行复位操作。如果 RST 持续为高电平,单片机就处于循环复位状态。复位操作通常有两种基本形

4、式:上电自动复位和开关复位。本实验所用的复位电路就包括了这两种复位方式。上电瞬间,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此时电容的负极和 RESET 相连,电压全部加在了电阻上,RESET 的输入为高,芯片被复位。随之+5V 电源给电容充电,电阻上的电压逐渐减小,最后约等于0,芯片正常工作。并联在电容的两端为复位按键,当复位按键没有被按下的时候电路实现上电复位,在芯片正常工作后,通过按下按键使 RST 管脚出现高电平达到手动复位的效果。一般来说,只要 RST 管脚上保持10ms 以上的高电平,就能使单片机有效的复位。 S1W-PBC.uFRKV/T图 2:复位电路图2.晶振电路:XTAL1 和 XTAL2 是

5、独立的输入和输出反相放大器,它们可以被配置为使用石英晶振的片内振荡器,或者是器件直接由外部时钟驱动。本实验中采用的是内时钟模式,即采用利用芯片内部的振荡电路,在 XTAL1、XTAL2 的引脚上外接定时元件(一个石英晶体和两个电容) ,内部振荡器便能产生自激振荡。一般来说晶振可以在 1.2 12MHz 之间任选,甚至可以达到 24MHz 或者更高,但是频率越高功耗也就越大。在本实验套件中采用的 12M 的石英晶振。和晶振并联的两个电容的大小对振荡频率有微小影响,可以起到频率微调作用。4Coment: Y12pF6XTAL图 3:晶振电路图3.软件设计3.1 主程序设计主函数程序设计:主函数里面

6、对定时器以及 ADC0809 进行初始化,然后通过 P3 口采集 ADC0809 电压值,并将其进行处理,转化为实际温度,最后将其显示到数码管上。中断服务程序设计:定时器/计数器 0 服务程序主要完成的是 CLK 引脚也就是 P1.3 引脚的取反,从而生成驱动 ADC0809 所需要的始终信号。数码管显示程序设计:本实验用的是四个共阴极的数码管,公共端位阴极,程序执行时,单片机首先选中其中一位,并关闭另外三位,将第一位要显示的数据通过 P0 口写到数码管中,关掉第一位和第三位、第四位数码管,并打开第二位,然后将第二位要显示的数据写到数码管中,然后依次类推,从而将四个数码管的数据显示完整。5开始

7、定时器初始化A D C 0 8 0 9 初始化等待 A D 转换结束数据处理结束是否数据显示进入中断设定定时器初值C L K 端口取反退出中断进入中断图 4 主函数程序设计图 图 5:中断程序流程图 4.系统调试与分析4.1 调试内容及实验现象6图 6:现象一:当温度低于下限 70时,实现低温报警图 7:现象二:当温度高于上限 150时,实现高温报二、100000s 以内的计时程序1.方案论证711 系统的设计任务1程序启动后即开始计时,时间显示在数码管上, 在 6 只数码管上完成 099 999.9s 计时.2.原理图设计 根据所确定的设计电路,利用 Proteus 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3.

8、软件设计 根据电路工作过程,画出软件流程图,根据流程图编写相应的程序。利用Proteus 与 Keil Vision4 联调,直到实验现象正确为止。4.设计报告按规定的规范和要求书写并打印。1.2 设计方案:使用 STC89C51 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部件,采用 12M 晶体振荡器及 30PF 微小电容构成振荡电路;用 1 个四位一体共阴极数码显示管作为显示部分,构成数字式秒表的主体结构,配合独立式键盘和复位电路完成此秒表的计时、清零、停止、增减初始时间等各项功能。图 8:计数器框图1.3 软、硬件开发环境利用 Proteus 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利用 Proteus 与 Keil Vision

9、4 联调。2.系统硬件设计2.1 单片机主电路设计 单片机选用 AT89C51图 9:单片机最小系统1. 时钟电路 在 XTAL1、XTAL2 的引脚上外接定时元件(一个石英晶体和两个电容) ,内部振荡器便能产生自激振荡。在本设计中采用的 12M 的石英晶振。和晶振并联的两个电容的大小对振荡频率有微小影响,可以起到频率微调作用。当采用石英晶振时,电容可以在 20 40pF之间选择。 2. 复位电路 复位操作通常有两种基本形式:上电自动复位和开关复位。上电瞬间,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此时电容的负极和 RESET 相连,电压全部加在了电阻上, RESET 的输入为高,芯片被复位。随之+5V 电源给

10、电容充电,电阻上的电压逐渐减小,最后约等于 0,芯片正常工作。并联在电容的两端为复位按键,当复位按键没有被按下的时候电路实现上电复位,在芯片正常工作后,通过按下按键使 RST 管脚出现高电平达到手动复位的效果。3. EA/VPP(31 脚) 的功能和接法 STC89C52 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独立摁键控制模块 4 位数码管显示模块851 单片机的 EA/VPP(31 脚) 是内部和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择管脚。当 EA 保持高电平时,单片机访问内部程序存储器; 对于现今的绝大部分单片机来说,其内部的程序存储器(一般为 flash)容量都很大,因此基本上不需要外接程序存储器,而是直接使用内部的存储器。

11、 2.2 显示电路设计74LS245 芯片介绍:74LS245 常用来驱动 led 或者其他的设备,用法很简单如上图,这里简单的给出一些资料,他是 8 路同相三态双向总线收发器,可双向传输数据。74LS245 还具有双向三态功能,既可以输出,也可以输入数据。当 8051 单片机的 P0 口总线负载达到或超过 P0 最大负载能力时,必须接入 74LS245 等总线驱动器。当片选端/CE 低电平有效时,DIR=“0” ,信号由 B 向 A 传输;(接收)*DIR=“1”,信号由 A 向 B 传输;(发送)当/CE 为高电平时,A、B 均为高阻态。图 10:74LS245显示部分采用动态显示。数码管

12、动态显示接口是单片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显示方式之一,动态驱动是将所有数码管的 8 个显示笔划a,b,c,d,e,f,g,dp的同名端连在一起,另外为每个数码管的共阴极增加位选通控制电路,位选通由各自独立的 I/O 线控制,当单片机输出字形码时,所有数码管都接收到相同的字形码,但究竟是那个数码管会显示出字形,取决于单片机对位选通端电路的控制,所以我们只要将需要显示的数码管的选通控制打开,该位就显示出字形,没有选通的数码管就不会亮。通过分时轮流控制各个数码管的位选通端,就使各个数码管轮流受控显示,这就是动态驱动。动态显示是利用人眼视觉暂留特性来实现显示的。事实上,显示器上任何时刻只有一个数码管有

13、显示。由于各数码管轮流显示的时间间隔短、节奏快,人的眼睛反应不过来,因此看到的是连续显示的现象。为防止闪烁延时的时间在 1ms 左右,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图 11:LED 数码管3.软件设计93.1 主程序设计图 12:主程序流程图4.系统调试与分析4.1 调试内容及实验现象图 13:秒表计时三、8x8 点阵 LED 电路设计初始化调用数码管的显示程序K2 是否按下?执行按键操作函数K1 是否按下?计数器清零是否否101.方案论证11 系统的设计任务1. 应用 MCS-51 单片机设计 8X8 点阵 LED 电路。选用两片 8X8 点阵 LED 显示器,一个发光二极管控制点阵中的一个点,用三

14、个按键实现文字的左、右移动和暂停功能。2.原理图设计 根据所确定的设计电路,利用 Proteus 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3.软件设计 根据电路工作过程,画出软件流程图,根据流程图编写相应的程序。利用Proteus 与 Keil Vision4 联调,直到实验现象正确为止。4.设计报告按规定的规范和要求书写并打印。12 设计方案利用单片机对整个系统进行总体控制,进行显示所要显示的字符。显示方式分为三种:逐字显示、上滚显示、左滚显示。 其中显示字模数据由单片机输入显存,点阵的点亮过程有程序控制,由驱动电路完成,点阵采用单色显示,该显示器电路的特点是:点阵的动态显示过程占用时间比较短,亮度比较高,而且

15、亮度可以改变电阻进行调节。图 14:8*8 点阵电路程序框图1.3 软、硬件开发环境利用 Proteus 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利用 Proteus 与 Keil Vision4 联调。2.系统硬件设计2.1 单片机主电路设计由单片机进行处理,并将行列信号分别通过显示驱动输入点阵屏,控制点阵的显示。(1)单片机:采用 AT89c51 单片机芯片作为主控,控制 LED 点阵显示。 (2)显示:采用8x8 LED 点阵屏显示字母。 (3)显示驱动:考虑到驱动 LED 所需电流采用 74HC573 芯片 8位锁存器作行驱动芯片,AT89S52 的 I/O 口作为列驱动。AT89C51单片机8*8LED

16、点阵显示屏列复位晶振电路74HC59511文字下移文字停止移动在初始处按下 DOWNEnd22 测量、转换电路设计原理分析:锁存器都是透明的 D 型锁存器,当使能(G)为高时,Q 输出将随数据(D)输入而变。当使能为低时,输出将锁存在已建立的数据电平上。输出控制不影响锁存器的内部工作,即老数据可以保持,甚至当输出被关闭时,新的数据也可以置入。这种电路可以驱动大电容或低阻抗负载,可以直接与系统总线接口并驱动总线,而不需要外接口。特别适用于缓冲寄存器,I/O 通道,双向总线驱动器和工作寄存器并行输出,总线驱动; 串行输出;标准中等规模集成电路74HC595 移位寄存器有一个串行移位输入(Ds) ,和一个串行输出(Q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